“坂田精工”总部,顶楼董事会会议室。
往日里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的奢华房间,此刻被一种压抑的暴怒和恐慌所笼罩。窗外,虽然看不到那片化为废墟的研究所,但空气中仿佛依旧弥漫着若有若无的焦糊味。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坂田信玄再也维持不住平日里的沉稳与威严,他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如同一头被彻底激怒的衰老雄狮,对着垂手而立、噤若寒蝉的几名高管和安保负责人发出咆哮。
“我们的心脏!我们数十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你们安保部是干什么吃的?!那些拿着高薪的保镖,竟然被人像捆猪一样丢在外面?!奇耻大辱!这是坂田家族百年未有的奇耻大辱!”
他勐地一拍厚重的红木会议桌,震得上面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查!给我不惜一切代价地查!动用所有关系,所有资源!我要知道是谁干的!我要他们付出千百倍的代价!”他猩红的眼睛死死盯住负责与警方对接的专务,“告诉警视厅那帮人,如果他们不能在最短时间内破案,就别怪我们动用议会的关系,质疑他们的能力!”
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无论是家族成员还是职业经理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恐和沉重。他们比谁都清楚,中央研究所被毁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眼前数以亿计的直接财产损失,更是未来数年甚至十几年技术研发的断档,是市场信心的崩塌,是竞争对手趁势而起的绝佳机会。坂田精工,这座看似坚固的商业帝国,根基已然被动摇。
警视厅总部,特大特别搜查本部。
与坂田会议室的暴怒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更为凝重的挫败感。
本部长,一位资深的警视监,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听着下属们的汇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爆炸物鉴定结果确认,是军用级tNt和硝酸甘油混合物,使用老式雷管起爆……来源无法追溯。可能是黑市流通的二战剩余物资,或者……”汇报的警官顿了顿,“来自某些我们无法触及的库存。”
“起爆装置是老式的机械计时器,钟表店常见型号,没有任何特殊标记,无法追查购买记录。”
“入侵路径分析,对方极其熟悉研究所的安保盲区和换班规律,使用的是简易撬锁工具和铁丝开锁,没有留下指纹、毛发等生物特征。”
“最关键的是,”负责现场勘查的专家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我们找不到任何武器使用的痕迹。对方制服所有安保和研究人员,使用的是纯粹的身体技击,精准打击致晕,没有枪伤,没有利器伤。这种非致命但高效的控制手段,非常……专业,而且克制。”
另一名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官补充道:“我们排查了所有已知的极左组织、暴力团以及国际恐怖组织的活动迹象,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与此案手法相符的。对方目的明确,只摧毁技术核心,刻意避免人员伤亡,这不符合大多数恐怖组织的行事逻辑。”
会议室里陷入一片沉默。
“不是普通的恐怖分子。”本部长缓缓开口,说出了所有人心中那个逐渐清晰的判断,“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执行者训练有素,计划周密,情报准确,而且,他们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装备来源渠道和近乎完美的现场清理能力。”
他目光扫过众人:“重点排查与‘坂田精工’有重大利益冲突的对象,尤其是……近期与他们发生激烈纠纷的。”
虽然没有明说,但“振华电子”这个名字,已经如同幽灵般浮现在每个与会者的脑海中。可问题是,证据呢?一个被他们关在“鹈鹕”军事监狱里的香港女商人,如何能指挥这样一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特种袭击?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可怕的力量?
调查,陷入了僵局。对手如同隐藏在浓雾中的鬼魅,无所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东京证券交易所。
“坂田精工”的股票在经历了开盘的惨烈跌停后,依旧被巨大的卖单牢牢封死。恐慌情绪蔓延至整个科技和制造业板块,日经指数连续下挫,市值蒸发惊人。财经评论员们在电视上忧心忡忡地分析着此次事件对日本核心产业竞争力的长远负面影响。
焦头烂额!
坂田信玄在董事会的怒火无法转化为破案的线索,警视厅面对近乎完美的犯罪现场一筹莫展,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表达着极度悲观。
施加在“坂田精工”身上的压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化为巨大的灼痛。而这份灼痛,正沿着无形的链条,向着事件的源头——那座关押着萧亚轩的深山军事监狱,以及幕后那些推动这一切的势力,迅速传导回去。
东京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媒体的头条依旧被“坂田精工研究所爆破案”牢牢占据,警视厅的特大搜查本部仍在焦头烂额地排查着海量而无效的线索。整个日本的注意力,都聚焦在首都圈的这起惊天大案上。
然而,就在几天后的一个凌晨,夜色深沉,位于大阪湾工业带腹地的“坂田精工”核心零部件工厂,迎来了它命定的时刻。
这座工厂不同于东京的研究所,它是将尖端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枢纽,拥有多条半自动、高精度的精密加工和组装生产线,专门生产用于“坂田”高端电子产品以及部分国防订单的核心零部件。其安保等级同样不低,但在全国性警报都集中在东京的背景下,此地的警惕性难免有所松懈。
凌晨三点,正是人最为困倦的时刻。工厂高大的围墙和铁丝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几道比夜色更浓的黑影,如同贴地滑行的猎食者,利用厂区外围运输车辆产生的噪音和阴影作为掩护,悄然逼近。
行动模式,与东京如出一辙。
专业工具无声地切开铁丝网,黑影潜入。厂区内部的巡逻保安,依旧按照固定的路线和时间表走着,浑然不知死亡般的精准打击即将降临。同样的非致命擒拿,同样的迅速制服、捆绑、转移至厂区边缘的安全角落。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警报,没有枪声,只有夜风拂过厂房的呜咽。
潜入者目标明确,直奔核心生产车间。车间内,巨大的机械传动机床、半自动化的控制台、恒温恒湿的组装室在微弱的指示灯下静静矗立。
爆破手如同最冷静的工匠,开始在关键设备的核心部位安装炸药。主轴驱动系统、精密机械传动平台、核心控制柜、专用的精密模具存放库……每一处炸点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计算,确保能最大程度地破坏设备的不可修复性,同时又控制爆炸威力,避免波及附近的办公楼和员工宿舍。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潜入了工厂的中心变配电站和工业控制室。这里安置着控制整个工厂流程的核心继电器柜和大量的生产数据纸质记录、打孔卡带。炸药被安置在控制柜和记录存储的关键位置,并同样辅以汽油燃烧瓶,确保物理毁灭的彻底性。
时间,依旧被设定在行动人员有充足时间撤离之后。
当最后一名潜入者如同幽灵般撤出工厂区域,与接应车辆汇合,消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色中时,工厂内,只剩下那些冰冷的机械计时器在无声地走向终点。
………
清晨,大阪的天空刚刚泛起一丝亮光。工厂的早班工人和工程师们陆续抵达厂区门口。有人习惯性地抬头望向高大的厂房,随即动作僵住,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厂区内,似乎……过于安静了。而且,空气中隐隐飘来一丝不同寻常的、类似电线烧焦后又混合了汽油的怪异气味。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
“轰隆——!!!”
一声远比东京那次更加沉闷、却也更加厚重的巨响,勐地从工厂核心区域爆发!大地剧烈震颤!
紧接着,是更加密集、更加狂暴的连锁爆炸!
“轰轰轰轰——!”
核心车间的屋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由内向外勐地掀飞!沉重的机床被炸成扭曲的零件抛向空中,传动臂如同被撕碎的玩具,断肢残骸在火光中飞舞!变配电站和控制室的位置更是化作了喷发的火山口,炽白的电弧与冲天的火焰交织,吞噬着一切!
浓烟不再是简单的黑色,而是夹杂着金属蒸汽、绝缘橡胶和汽油燃烧产生的诡异色彩,形成一根粗大的、污浊的烟柱,直冲云霄,仿佛一根耻辱柱,钉在了大阪湾的上空。
火光映红了刚刚泛白的天空,也映红了厂区外那些早班工人惨白而惊恐的脸。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如同末日般的景象,看着那座他们日夜工作、代表着日本精密制造骄傲的工厂,在连绵的爆炸和熊熊烈火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融化、化为一片废墟!
消防车和警车的警报声再次凄厉地响起,由远及近。但所有人都明白,已经晚了。核心生产线被如此精准地摧毁,意味着这座工厂已经完了,没有数年时间和天文数字的投入,根本不可能恢复。
消息如同致命的瘟疫,通过电话线、电波,疯狂地传向东京,传向全国。
“大阪!坂田精工核心工厂遭遇爆破!”
“模式完全相同!无人伤亡,安保被制!”
“生产线全毁!损失无法估量!”
举国,再次震动!而且这一次,是加倍的震惊和恐惧!
东京警视厅总部,刚刚熬了一个通宵的本部长接到报告时,差点从椅子上滑下来。他脸色煞白,对着电话几乎是吼出来的:“确定吗?!模式一样?!……完了……”
他无力地放下电话,看向会议室里同样疲惫不堪的同僚们,声音干涩:“大阪……坂田的精机工厂,没了。手法……和东京一模一样。”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伙袭击者并非昙花一现,他们拥有持续作战的能力!
意味着他们的情报网络覆盖全国,对坂田的产业布局了如指掌!
意味着他们的打击是系统性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更意味着,警方之前的所有侦查方向可能都是错的,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组织严密、资源雄厚、完全超出他们认知的对手!
焦头烂额,已经不足以形容坂田精工和日本警方面对的局面。这接踵而至的二次惩戒,如同一记更沉重的耳光,狠狠扇在了所有试图掩盖真相、企图依靠强权压服对手的人脸上。
恐慌,真正的恐慌,开始在日本财经界和政界的高层蔓延。如果连坂田这样的巨头都无法保护自己的核心资产,那么下一个,会轮到谁?
而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怀疑这两起事件与那位被关押在“鹈鹕”深处的香港女商人无关。一种无声的、却无比清晰的讯息,透过这两片熊熊燃烧的废墟,传递到了所有知情者的心中:
放人,否则,毁灭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