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深处,绝对寂静被铁门开启的金属摩擦声打破。时间依旧是凌晨,但与上次粗暴的转移不同,这次进来的几名守卫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动作间少了几分戾气,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拘谨?
“萧亚轩,收拾你的个人物品。”为首的守卫声音平板,但没有了之前的呵斥。
萧亚轩的心勐地一跳。个人物品?在这座连呼吸都被监控的囚笼里,她哪有什么真正的个人物品。但她没有多问,只是依言将囚室里那套单薄的囚服整理好,动作依旧有些虚弱,这是长期绝食和紧张留下的后遗症,但她的眼神却锐利如初,仔细观察着守卫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
她被带出囚室,发现走廊里还有其他几名同样被羁押的振华团队成员,他们脸上也带着茫然和一丝难以置信的希冀。没有人给他们戴头套,也没有反铐,只是被简单地要求跟随行走。
穿过熟悉的、回声沉重的走廊,这一次,他们没有走向通往更深地下或转移车辆的路,而是走向了……通往地面的出口?
越靠近出口,空气中那股地下特有的阴冷和霉味逐渐变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晨时分特有的、带着草木清香和凉意的空气。当他们最终被带出那扇厚重的合金大门,真正踏足于外界时,尽管天色还未大亮,只有东方天际线泛着一丝鱼肚白,但那久违的、开阔的视野和自然的微风,依旧让所有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名身着西装,看似官员模样的男子走上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宣读:
“萧亚轩女士,及各位。经核查,关于贵方涉嫌违反我国《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一案,现有证据尚存疑点,需进一步调查核实。根据相关法律程序,现决定对各位变更强制措施。即日起,你们将被释放,但限制离开日本国境。需在指定酒店居住,并定期向当地警署报告行踪。这是释放文件,请确认。”
证据存疑?释放?限制离境?
这几个词如同惊雷,在萧亚轩耳边炸响。她强压下心中的翻江倒海,面上不动声色地接过文件,快速浏览。文件格式正规,措辞严谨,看似一切符合程序。
但她敏锐地注意到,宣读文件的官员眼神有些闪烁,不敢与她对视。周围的守卫虽然依旧站得笔直,但那种无形的、如同看待死物般的压迫感消失了。更重要的是,此刻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整个演习场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平静”。没有直升机盘旋,没有频繁的车辆调动,甚至连探照灯的光柱都显得有气无力。
这种平静,与她被捕时以及被转移至此时的森严戒备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像是一次正常的司法程序变更,更像是一种……在某种巨大压力下达成的、急于摆脱麻烦的妥协。
她不动声色地将文件递还给官员,用略显沙哑但清晰的声音回答:“我方始终坚信自身清白,愿意配合贵方后续调查,直至水落石出。”
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或感激,平静得让对方官员都有些意外。
很快,几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轿车驶来,载着萧亚轩和她的团队成员,离开了这片吞噬了他们多日自由的山林。车窗被深色贴膜覆盖,但萧亚轩能感觉到,车辆正驶向文明世界的方向。
黎明前的黑暗中,她的手指微微蜷紧。她知道,自由并非凭空而来。这背后,一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故。是廖奎!一定是他!
东京都内一家高级酒店的套房内,气氛微妙。
萧亚轩和几名核心团队成员被安置在这里。房间舒适,食物精致,门外甚至有“保护”他们的警察。但这并非真正的自由,他们依旧处于软禁状态,只是牢笼从地下换到了地上。
尽管如此,当团队成员们真正团聚,确认彼此都还安好时,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依旧让几个年轻人红了眼眶。
“萧董……我们,我们真的出来了?”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声音还有些颤抖。
萧亚轩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坚定:“我们出来了,但这只是开始。记住我们经历的一切,这笔账,迟早要算清楚。”
她第一时间试图联系外界,但房间内的电话被监控,个人的通讯设备早已不知所踪。她并不意外,只是更加确信,这次的“释放”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
几乎就在萧亚轩抵达酒店的同时,池袋安全屋内,廖奎手中的加密通讯器震动了一下,显示出一条极其简短、经过多重加密的信息:“鹰已出笼,状态尚可,暂栖梧桐。”
廖奎紧绷了无数个日夜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微微松弛。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冰冷的清明。
他拿起另一个通讯器,按下特定频率,只说了四个字:
“行动终止,静默潜伏。”
命令通过隐秘网络,瞬间传达至散布在东京各处的“暗影”小队成员。所有针对“坂田精工”的后续打击计划被取消,所有人员立即停止活动,销毁可能暴露身份的物品,转入更深层次的潜伏状态,如同水滴融入大海,等待下一次召唤。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没有新的爆炸,没有新的袭击。日本警方和媒体依旧保持着对“恐怖袭击案”的高调调查,但暗地里,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在推动着事情的解决。
第三天,萧亚轩等人被告知,可以离开日本,但“限制离境”的状态并未解除,意味着他们未来可能需要应要求返回配合调查。这更像是一个保留颜面的说法。
在数名便衣警察的“护送”下,他们被送往羽田机场。没有欢送,没有道歉,整个过程低调而迅速,甚至带着一丝急于送客的仓促。
通过安检,登上前往香港的普通民航客机,当舱门关闭,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时,萧亚轩透过舷窗,看着外面逐渐变小的东京都市圈,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次日本之行,如同一场漫长而残酷的噩梦。她失去了数十日的自由,承受了巨大的身心压力,振华电子的声誉也受到了影响。但最终,他们还是走了出来,以一种对方极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接受的方式。
飞机冲上云霄,融入蔚蓝的天空。看似平静的归途之下,是依旧汹涌的暗流。日本方面不会就此罢休,只是暂时选择了止损。而廖奎和振华电子,经过此次事件的淬炼,也必将以更加强硬和警惕的姿态,面对未来的挑战。
萧亚轩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她需要休息,更需要思考。如何消化这次事件的教训?如何应对必然到来的后续影响?如何与那个为了救她而不惜掀起惊涛骇浪的男人,共同面对更加复杂的未来?
飞机平稳地飞行在太平洋上空,载着暂时的安宁,也载着未知的波澜,向着家的方向飞去。
香港,启德机场。
当萧亚轩的身影出现在接机口时,等候已久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振华电子的员工们拉起了“欢迎萧董回家”的横幅,许多闻讯赶来的香港市民和媒体记者也挤满了大厅,送上鲜花和祝福。闪光灯如同繁星般闪烁,记录下这位从东瀛险境中脱身的商界女性略显苍白却依旧坚毅的面容。
谢亦菲带着孩子们冲上前,紧紧抱住了萧亚轩。廖霆锋和廖柏芝紧紧攥着母亲的衣角,廖韶涵则将小脸埋在母亲怀里,无声地流泪。萧亚轩环抱着家人,感受着失而复得的温暖,眼眶也忍不住湿润了。廖奎站在稍远处,目光与她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他上前,轻轻揽住她和孩子们,低声道:“回家。”
东京,首相官邸。
与此同时,一场精心措辞的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官房长官面对镜头,表情严肃:
“关于此前振华电子相关人员涉嫌违反《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一案,经警方深入调查,现有证据链存在部分疑点,需进一步核实。本着严谨的司法精神,已依法对相关人员变更强制措施为‘释放待审’,其已离开我国境内。我方将秉持法治原则,继续推进调查。”
当被问及连环爆炸案时,官房长官的语气变得更加模棱两可:
“关于近期发生的针对特定企业的恶性破坏事件,调查已取得重大进展。初步证据指向某些境外势力意图破坏我国经济稳定。出于侦查保密需要,细节不便透露。但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随后,一些受到引导的日本媒体开始“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含沙射影地将袭击者描述为“与某半岛国家情报机构有关联的破坏分子”,试图将公众视线引向地缘政治矛盾,为政府的“放人”决定和破案不力寻找一个体面的台阶。
坂田精工总部,社长办公室。
厚重的实木门上传来一声沉闷的重击声,伴随着瓷器碎裂的刺耳声响。
坂田信玄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脚下是他最心爱的一只江户时代古董花瓶的碎片。办公室里一片狼藉,文件散落一地。
输了。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不仅没能按死振华电子,反而引来了毁灭性的报复。家族数十年来最核心的技术积累和研究心血,在两次精准的爆破中化为乌有。股市的暴跌、银行的逼债、合作伙伴的疏远,更是让坂田集团元气大伤,未来数年都难以恢复。而最终,那个被他视为阶下囚、用以胁迫对手的女人,竟然被政府亲手送走了!
奇耻大辱!百年坂田的声誉和根基,在他手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他知道,家族内部那些原本就对他不满的声音将会甚嚣尘上,他的权威已然动摇。这场他率先挑起的较量,最终以他难以想象的惨痛代价告终。
湾仔唐楼,安全屋。
廖奎与萧亚轩相对而坐。经历劫难后的萧亚轩虽然疲惫,但眼神更加深邃。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萧亚轩轻声道,“这次只是暂时的退却。”
“我知道。”廖奎点头,“但他们也付出了足够的代价,短时间内不敢再轻举妄动。”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而且,我们手里,还握着他们的把柄。”
他的意识沉入系统空间。那片静谧的天地中,除了灵泉和“青禾”项目相关的物品外,赫然多出了几份来自“坂田精工”样品库的绝密芯片样品和那份《青龙逆向分析报告》。这是对方试图窃取振华技术并构陷罪名的铁证,也是未来必要时,可以进行反制甚至公之于众的致命武器。
夜色温柔地笼罩着湾仔的唐楼,孩子们房间的灯光已经熄灭。廖奎刚刚给霆锋、柏芝和韶涵讲完睡前故事,看着他们沉入梦乡,才轻轻掩上房门。
他走到客厅,发现只有台灯亮着,萧亚轩和谢亦菲不在。他目光投向通往天台的楼梯,隐约能听到上面传来细微的声响。他停下脚步,没有上去,只是靠在墙边,安静地守护着这份劫后余生的宁静。
天台上,夜风微凉,吹拂着两个女子的发丝。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在远处闪烁,如同洒落的星辰。沉默良久,谢亦菲忽然转过身,用力抱住了萧亚轩,肩膀微微颤抖。
萧亚轩先是一怔,随即了然,温柔地回抱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
“没事了,薇薇,都过去了。”她柔声安慰,用的是那个几乎被遗忘的、只存在于血脉深处的称呼。
这一声“薇薇”,让谢亦菲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在东京那暗无天日的囚笼里,在每一次面对审讯强作镇定的时候,她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藏着的不仅仅是恐惧,还有对眼前这个既是母亲又是姐妹、既是长辈又是战友的复杂情感。血缘的牵绊从未消失,只是在系统绑定后,被全新的关系和责任层层覆盖。
“妈……”谢亦菲的声音带着哽咽,将这个久违的称呼轻轻唤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我好怕……怕你回不来……”
萧亚轩的眼眶也湿润了。她何尝不怕?怕再也见不到孩子们,见不到廖奎,也见不到这个她曾以另一种身份守护、如今却命运紧密相连的女儿。
“傻孩子,”萧亚轩的声音愈发轻柔,“我们是一体的,无论在哪儿,我们都会找到彼此,都会回家。”
她松开怀抱,仔细端详着谢亦菲带着泪痕却依旧清丽的脸庞。系统年轻化的效果让她们看上去年纪相彷,如同姐妹,但那份源自母性的疼惜与守护,从未因外貌的改变而减弱。
萧亚轩抬手,轻轻取下了自己别在胸前的一枚胸针。那是一枚设计简洁却十分精致的铂金胸针,造型像是一根环绕的藤蔓,守护着中心一颗小小的、不易察觉的嫩芽。这是她年轻后,事业刚有起色时买给自己的礼物,象征着坚韧与新生。
她拉过谢亦菲的手,将这枚还带着她体温的胸针轻轻放在她掌心。
“这个,给你。”萧亚轩看着她,目光温柔而坚定,“它陪了我很多年,现在让它陪着你。以后,无论遇到什么,记得我们都在。”
谢亦菲握紧那枚胸针,冰凉的金属很快被掌心的温度焐热。她看着萧亚轩,看着这张既熟悉又因年轻化而略显陌生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血缘、系统、共同的经历、对同一个男人的爱、对家庭的责任……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她们之间独一无二、无法被定义的深刻联结。
“嗯。”谢亦菲重重地点了点头,将胸针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住了所有的勇气和依靠。
夜风中,两个身影在天台上静静相拥,超越了世俗的定义,唯有彼此的温度和身后家中透出的温暖灯光,诉说着历经磨难后,更加坚不可摧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