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九日,夜深人静。湾仔堡垒唐楼的主卧室内,只余一盏昏黄的壁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持续数日的阴雨终于停歇,清冷的月光透过厚重的防弹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银辉。
大床上,激烈的缠绵刚刚平息,空气中仍弥漫着灵泉特有的清新气息与情动后的旖旎。萧亚轩和谢亦菲一左一右偎在廖奎身侧,脸颊上还残留着动人的红晕,肌肤相亲处,不仅传递着体温,更有三股性质各异却同源的气感在彼此经络间缓缓流转、交融。这种深层次的结合,不仅是身体的,更是能量与精神的共鸣,仿佛无形中加固了某种神秘的纽带。
就在这心神最为放松、连接最为紧密的时刻,廖奎的识海深处,那片属于他的【桃源仙境】骤然发出了无声的轰鸣!
原本稳固在半径七十米的三角区域边缘,那混沌翻滚的灰雾,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推动,开始剧烈地涌动、向外扩张!速度之快,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灵泉的涌出瞬间变得急促,泊泊之声清晰可闻,泉眼似乎也扩大了一圈,涌出的泉水更加清冽,蕴含的能量气息也明显增强。
廖奎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看”着空间的边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外推进——八十米、一百米、一百五十米……最终,在达到半径五百米的惊人范围时,扩张的势头才缓缓停止!
整个空间仿佛完成了一次呼吸,变得更加辽阔、稳固。中心区域的灵泉已成一小潭,水光潋滟,雾气氤氲。而更让廖奎心神震动的是,在空间扩张完成的刹那,他一直能隐约感知到的那丝源自混沌灰雾深处的、微弱却浩瀚的“生命脉动”,仿佛被注入了活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活跃!它不再仅仅是模糊的感觉,而是如同一声低沉而有力的心跳,回荡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古老与生机。
他甚至在这一瞬间,于那活跃的脉动中,捕捉到了一闪而逝的影像碎片——那是一把样式古朴、刃口带着暗红痕迹的杀猪刀虚影,充满了原始的杀戮与守护的矛盾气息,但瞬间便消失不见,仿佛只是幻觉。
然而,变化并未结束。随着空间稳定在五百米半径,那一直阻挡着他们进入空间最核心区域的、坚韧的无形屏障,似乎也随着这次剧烈的扩张而松动、变薄了!屏障之后,那片原本完全被迷雾笼罩的区域,显露出了模糊的轮廓!
那轮廓……廖奎、萧亚轩、谢亦菲三人的意识几乎同时“看”清了那轮廓,心神俱震!
那是他们记忆深处,最初绑定系统时,承载了他们无数温馨回忆的“幸福小屋”!那栋三层的古典中式楼阁,静静地伫立在空间的最中心,被新扩张出的区域所环绕,仿佛它本就是这片仙境的心脏。
“小屋……”谢亦菲忍不住在心中低呼,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和一丝近乡情怯的酸楚。
“它回来了……”萧亚轩的意识波动也充满了感慨。
廖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尝试着像以前一样,用意念推动空间内一块散落的小石子。果然,随着空间扩张和与两女连接加深,他对空间内物品的意念操控能力也有了微弱提升。石子移动的范围更远了几厘米,轨迹也似乎更稳定了一丝。这种提升虽小,却意味着他对这个空间的掌控力在增强。
他凝聚心神,尝试去触碰那层依旧存在、但明显薄了许多的屏障,想要进入小屋。然而,一股柔韧而坚定的力量将他的意识轻轻推开。屏障仍在,他们依旧无法亲身进入其核心,但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小屋的全貌,甚至能感知到小屋内部一些强烈的“存在”。
小屋依旧是他们记忆中的模样,青砖黛瓦,飞檐翘角。一层是宽敞的客厅、厨房、餐厅和那间他们最初存放物资的仓库;二层是书房、练功房以及几间卧室,那间有着宽大柔软床铺的主卧仿佛还残留着昔日的气息;三层,除了卧室,便是那个存放特殊物品的仓库。
他们的意识“扫”过仓库,里面的景象让萧亚轩和谢亦菲的心情瞬间复杂起来,意识波动中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羞赧。
一楼那个巨大的仓库里,分门别类堆放着海量的生活物资,从米面粮油到日用百货,琳琅满目,足够一个家庭使用很久。而三楼的仓库,景象则更为“壮观”——
靠墙的一侧,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码放着白色的陶瓷酒瓶,瓶身上那经典的红色标牌和“飞天茅台酒”的字样清晰可见。那数量,粗略一扫,绝对超过了廖奎记忆中系统奖励和与谢亦菲亲密互动累积下来的两千六百瓶!浓郁的酒香仿佛能穿透空间的阻隔,萦绕在意识感知中。
而在茅台酒堆的旁边,则单独摆放着另一批酒,约莫六十瓶左右,是水井坊。这些,则是当初系统奖励以及与萧亚轩亲密互动的产物。
看到这堆积如山的、尤其是与自己名字关联的“奖励”酒,萧亚轩和谢亦菲虽然早已是亲密无间的姐妹和战友,但意识中仍不免泛起一丝尴尬和脸红。这些酒,无声地记录着他们之间那些私密而热烈的过往,此刻如此直观地呈现出来,难免让人心跳加速。
廖奎感受到两女意识的细微波动,心中了然,却也无暇多顾。他的注意力被小屋书房里的一样东西吸引了——那台摆放在书桌上的老旧投影仪,以及旁边散落的几盒胶片。
他心中一动,意识集中过去。果然,随着空间等级的提升和对核心区域感知的加强,他如今已经能够清晰地“阅读”那些胶片里储存的信息了!那正是系统曾经赋予的、来自未来的技术资料!虽然依旧无法直接取出实物,但信息的获取不再受限!
他的意识如同饥渴的海绵,迅速沉浸在那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不同于之前模糊的感应,现在是真切的“阅读”。资料包罗万象,但他重点聚焦在几个方面:基础材料科学的新配方与新工艺、精密加工技术(尤其是简化版的数控机床原理与核心部件要求)、以及早期计算机(大型机到微型机的过渡时期)的应用逻辑与基础编程思想。
这些知识,远超这个时代,但又并非完全无法理解。它们像是一幅幅来自未来的蓝图,指明了技术发展的可能路径。
时间在意识的飞速运转中流逝。当廖奎将部分关键信息反复“阅读”并理解后,他退出了深度沉浸状态。外界不过过去片刻,身旁的两女依旧依偎着他,感受着气感交融带来的温存与空间变化的余韵。
“空间……变大了很多。”萧亚轩轻声说,打破了沉默,脸颊还带着未完全褪去的红霞,不知是因为之前的亲密,还是因为看到了那些酒。
“嗯,半径五百米。而且,我们能更清楚地感知到小屋了。”廖奎回应,声音沉稳,“里面的东西……都还在。”他刻意略过了酒的话题。
谢亦菲也低声接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和感慨:“感觉像是找回了失去的一部分。”
廖奎点了点头,意识退出空间,在现实中睁开眼。他轻轻起身,没有惊扰似乎陷入沉睡的两女,走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拿出一个普通的笔记本。
他拿起笔,沉吟片刻,开始落笔。他并没有直接抄录那些未来的技术,而是以一种受到“灵感启发”的方式,记录下一些模糊的概念、设想和方向性的问题。
例如,关于机床,他写道:“可否设想一种由预设指令(打孔纸带?磁片?)控制的自动化机床,替代部分人工操作,提升复杂零件加工精度与一致性?核心难点或在伺服电机响应、位置反馈传感及指令解析……”
关于半导体,他则勾勒:“硅材料纯度提升路径?光刻技术之精度极限与替代方案?从分立元件到功能集成之构想……”
他将这些超越时代,但又似乎“合乎逻辑”推演的想法,以零散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他打算在合适的时机,以探讨技术前沿的方式,与研发狂人张工进行交流,引导振华的研发方向,又不至于显得过于惊世骇俗。
做完这一切,他合上笔记本,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清冷的月光。何先生茶约带来的信息,内地可能出现的“微妙松动”,与此刻空间内那些超越时代的技术资料交织在一起,在他心中激荡起前所未有的波澜。
如果……如果内地真的开始重视“实践”和“效果”,开始渴求先进技术,那么他手中掌握的这些来自“未来”的知识,将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宝藏,而是有可能真正落地生根,改变一些东西的种子。空间内的灵泉可以优化材料,“青禾”项目代表着新的制程方向,再加上这些理论指引……或许,他能做的,远比现在更多。
空间的这次质变,不仅仅是范围的扩大,更是一种内在联系的深化。那活跃的“生命脉动”,那重现的“幸福小屋”,那变得清晰可读的未来资料,都像是在对他低语,提示着他肩上可能承载的、更宏大的使命。
他回到床边,看着两位妻子安睡的容颜,心中充满了守护的柔情与开拓的决心。这个家,是他的堡垒;而这个正在不断揭示奥秘的空间,以及空间里蕴含的知识,或许将成为他开拓未来、影响更广阔天地的基石。
夜还很长,但廖奎的心中,已然破晓。一条更加清晰,却也更加任重道远的道路,似乎正在月光下,缓缓铺陈开来。空间的低语,唯有他能听见,而这低语所指引的方向,将深刻影响他、他的家庭,乃至更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