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着蔷薇香钻进婴儿房时,赵晗意正抱着知雪站在窗前。阳光穿过纱帘落在孩子脸上,把她粉扑扑的小脸颊染成蜜色。知雪攥着她的衣角,小脑袋东张西望,忽然对着窗外的蔷薇花“咿呀”了一声——声音软得像融化的,却清清楚楚带着“ma”的尾音。
赵晗意的心脏猛地漏跳一拍。她凑到知雪跟前,鼻尖几乎要碰到孩子的小鼻子:“宝宝,再叫一遍好不好?”
知雪像是听懂了,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她,小嘴巴张了张,又发出一声更清晰的“ma ma”。
“妈!”念晗举着蜡笔画冲进来,“弟弟叫我妈妈!”她把画摊在床上,画里的小人儿张着嘴,旁边歪歪扭扭写着“ma ma”,“弟弟会叫妈妈了!”
婆母端着温好的牛奶进来,手里的瓷碗差点没拿稳:“真的?”她凑到知雪跟前,指尖轻轻碰了碰孩子的嘴唇,“我们知雪会叫妈妈了?哎呦喂,这可了不得!”眼泪顺着她眼角的皱纹滚下来,砸在知雪的小毯子上。
沈益晖从书房跑过来,手里攥着相机:“我录下来了!”他点开视频,画面里知雪攥着赵晗意的衣角,歪着脑袋发出“ma ma”的声音,背景是念晗的笑声和婆母的抽泣声,“阿意,你看,这是我们家最珍贵的录音。”
赵晗意抱着知雪,眼泪砸在孩子的小脑袋上。她想起上一世,知雪半岁时,她躺在医院化疗,连孩子的第一次发声都没听见。那时沈益晖发来视频,她隔着屏幕看知雪张着嘴,却什么都听不到,那种遗憾像根刺,扎在她心里整整一年。如今,她不仅听见了,还能抱着孩子,感受她温热的呼吸,听她用最软的声音叫“妈妈”。
“知雪,再叫一遍。”她轻声说。
知雪盯着她的眼睛,小嘴巴又张了张:“ma ma。”
这次更清晰了。赵晗意的眼泪决堤而下,她吻了吻知雪的额头,在心里默默说:“宝宝,妈妈听见了,听见了。”
下午,沈益晖把知雪放在爬行垫上,手里拿着个红色的小球:“宝宝,看这里!”知雪盯着小球,小手挥了挥,居然发出“ma ma”的声音,像是在要小球。
“她是在叫妈妈要小球呢!”念晗拍着手笑,“弟弟会用声音要东西了!”
婆母把牛奶递过来:“我们知雪真聪明,会用声音表达需求了。”她摸了摸知雪的小脑袋,“以后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可以叫妈妈。”
赵晗意接过牛奶,喂知雪喝了一口。孩子含着奶嘴,眼睛盯着红色小球,又发出“ma ma”的声音。沈益晖赶紧把小球递过去,知雪抓住小球,笑得眼睛弯成月牙。
“原来她会用声音要玩具。”赵晗意笑着说,“以前我总觉得她还小,什么都不懂,没想到她已经会表达自己了。”
沈益晖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她在学我们说话呢。上次你教她‘妈妈’,她记到现在。”他指了指手机里的录音,“你看,她叫得多清楚。”
晚上,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照片。婆母翻出知雪的婴儿相册,指着第一张照片说:“这是知雪刚出生时的样子,皱巴巴的,像只小猴子。”念晗凑过来,指着照片里的知雪:“弟弟那时候好小哦!”沈益晖拿出相机,播放知雪学翻身的视频,知雪歪歪扭扭转半圈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最后,沈益晖点开知雪第一次叫“妈妈”的录音:“ma ma。”声音软软的,却像颗石子投进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妈,您听见了吗?”念晗拽着婆母的衣角,“弟弟叫我妈妈了!”
婆母抹着眼泪笑:“听见了,听见了。我们知雪会叫妈妈了,这是天底下最甜的声音。”
赵晗意抱着知雪,孩子在她怀里睡着了。她望着窗外的蔷薇花,轻声说:“知雪,妈妈爱你。”
知雪在睡梦里蹭了蹭她的肩膀,像是在回应。
系统提示音在深夜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第一次呼唤”!】
【沈知雪首次清晰发出“ma ma”音节,解锁“灵魂回响”纪念物——定制银质长命锁,刻有“知雪&妈妈”。】
【家庭成员情感浓度突破99.99%,获得“心灵共鸣”能力,可感知彼此内心最柔软的情绪。】
赵晗意摸着枕头底下的长命锁,锁身刻着她和知雪的名字,带着体温。她想起婆母白天说的话:“这锁是你外婆当年给我打的,现在传给知雪,希望她平平安安。”
“沈益晖。”她轻声唤他。
“嗯?”他翻了个身,抱住她,“怎么了?”
“你说,知雪是不是知道,我们有多爱她?”
沈益晖吻了吻她的发顶:“她知道。因为我们也知道,她有多爱我们。”
窗外的月光洒在床头柜上,那里摆着知雪的录音笔、第一次剪的指甲,还有今天录的视频。赵晗意望着天花板,忽然觉得,所谓“灵魂的回响”,从来不是某种神秘的力量。
是宝宝第一次叫“妈妈”时的软语,是家人听到时的眼泪和笑声,是藏在长命锁里的祝福,是所有关于爱的记忆,交织成的温暖回响。
这一章以“知雪第一次叫妈妈”为核心事件,通过家人的反应,展现“初唤”背后的深情。从赵晗意的惊喜,到婆母的感动,再到念晗的欢呼,每个细节都渗透着家庭的温暖。系统任务的设置呼应前面的成长线,奖励的银质长命锁则连接了婆母的旧物,形成情感的闭环。结尾的温馨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听见”的力量——听见宝宝的声音,听见家人的爱,听见生命的回响。
重生带来的,从来不是改变过去,而是学会“听见”——听见那些曾经错过的声音,听见那些正在发生的温暖,听见生命里最珍贵的,爱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