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渐起,卷着枯叶在地上打着旋儿,京都的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久久不散,预示着严冬的真正降临。
然而,这股寒意并未冷却人们对于美食的热情,程妍名下的各家铺子,生意反而随着温度的降低愈发红火起来。
“鼎沸轩”火锅铺子里,终日热气蒸腾,麻辣与菌菇的香气交织,诱得人迈不动腿。
新推出的羊肉锅子,那清汤涮鲜羊肉,蘸上浓香芝麻酱的吃法,更是成了冬日里达官贵人们的新宠。
而“程记烤鸭坊”那一碗用料实在、汤色奶白的羊杂汤,就着刚出炉的芝麻烧饼下肚,更是能从喉咙一直暖到四肢百骸。
正因为这极致的美味和程妍坚持的“限量供应”,每日天不亮,各家铺子门前就已排起了长龙。
许多府邸甚至专门派了机灵的小厮,裹着厚棉袄,揣着手炉,早早地就来占位置,生怕去晚了就与这冬日里的“一口鲜”失之交臂。
市面上也有些眼红的商户,见程妍的羊汤生意如此火爆,自家也养着羊,便纷纷效仿起来。
可惜,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处理羊杂去腥膻的繁琐步骤、熬制羊骨汤的火候秘诀、以及那画龙点睛的香料配比,岂是轻易能模仿的?
做出来的羊汤要么腥气扑鼻,要么清汤寡水,不仅没抢到生意,反而更衬托出“程记”羊汤的难能可贵,使得烤鸭坊门口排队的人愈发多了。
面对这供不应求的局面,程妍却并未被利润冲昏头脑,她依旧严格保持着每日只处理两头羊的供应量。
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她深知品质的稳定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况且,她还有更长远的打算。
这日,王叔庄子上传来好消息——在精心照料下,羊群里发现了几头揣了崽的母羊!
程妍得知后,欣喜不已,立刻吩咐王叔:“王叔,太好了!这是咱们羊群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一定要单独圈出来,好生照料!同时,您立刻着手,按照我之前给的图纸,筹建羊奶皂工坊!”
程妍心心念念了大半年的羊奶皂,总算看到希望的曙光了!
这道命令一下,庄子仿佛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运转得更加飞速了。
王叔的庄子上,几乎全员动员。一部分壮劳力在赶建新的工坊,夯土砌墙,号子声此起彼伏;
另一部分人则集中在临时扩建的食品加工区,日夜不停地赶制着要送往边疆的各类吃食,空气中弥漫着卤料的浓香和烤鸭的焦香;
还有负责日常供给的人,则照常处理着送往各大铺子的原料,确保京都的生意的不断档。
整个庄子如同一锅煮沸的水,热闹而充满活力。
郑叔的庄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这边的工坊种类更多,香肠、猪肉脯还有猪和鸭……每个工坊都在满负荷运转。
就连青州安排过来负责安保、形同“人形监控”的那些精干护卫,都被郑叔临时抓了壮丁,派去更远的村子里大量收购活猪,以保障原料供应。
虽然忙得脚打后脑勺,几乎沾枕头就能睡着,但两个庄子上,却没有一个人抱怨。
无他,程妍给的实在太多了! 不仅基础的工钱丰厚,这赶工的一个月里,每晚自愿多加一会儿班,几天下来就能额外到手一两银子!
这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收入。
郑叔庄子上的人家底原本就厚实了些,但也没人拒绝这雪片般飞来的工钱。
而王叔庄子上许多人,则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从程妍这里赚到这么多现钱,一个个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干活时都忍不住咧着嘴。
王叔背着手在工坊间巡视,看到这景象,既欣慰又担心,不由得提高了嗓门,用带着老兵痞气的口吻笑骂道:“都乐呵是吧?嘴咧得跟瓢似的!仔细着点!手里的活计不能马虎!谁要是把口水滴答到给将士们的吃食里,看老子不扒了他的皮!”
众人闻言,先是一阵哄笑,随即立刻下意识地紧闭了嘴巴,眼神变得更加专注和认真。
开玩笑,这里大多数人,都曾亲身经历过边关的苦寒与沙场的残酷,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戍边将士的不易。
如今能用自己的双手,为那些依旧坚守在冰天雪地里的同袍们尽一份心力,他们内心涌动着的是无比的光荣与使命感,手上的动作也更加小心翼翼起来。
而此时,远在西北苦寒之地的谢瞻,自然不知道即将有怎样一份巨大的惊喜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他刚刚巡视完防务,回到营帐,摘下覆了一层白霜的铁盔,搓了搓冻得有些僵直的手指。
亲兵送来的依旧是冷硬的杂面馒头和一点咸菜,就着水囊里冰凉的清水,这便是他的一餐。
咀嚼着缺乏水分的干粮,谢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京都的日子,想起了火锅的麻辣鲜香,烤鸭的皮脆肉嫩,甚至那碗看似普通的油泼面……当时竟还曾觉得她把自己当猪喂,隐隐有些“嫌弃”,如今想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若是此时能有一碗热乎乎的汤喝……”他望着帐外呼啸的寒风和苍茫的雪原,低声喃喃,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与柔软。
现实的艰苦,更衬托出往日那些被视作寻常的温暖,是何等珍贵。
而在京都,经过工坊众人近乎不眠不休的一个月奋战,所有的物资竟然都超量完成了!
这一日,城郊的空地上,车马辚辚,人声鼎沸。数十辆经过加固、铺着厚厚油布的大车整齐排列,宛如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