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周掌柜:“一旦烤鸭坊开了分店,加上现有的妍香阁、零食铺子和这家烤鸭坊,周姐姐,你就算有三头六臂,恐怕也顾不过来了。”
周氏坦然承认:“东家说得是,最近确实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生怕耽误了东家的事。”
程妍思索着,忽然问道:“最近有没有外地或是本地的商人,来询问代理我们的香肠、卤味,想拿了货去别处卖?”
周氏回想了一下:“本地的小商贩倒是偶尔有来零散拿些货去走街串巷的,量不大。
倒是有几家外地行商来问过,他们对香肠和卤味很感兴趣,但最大的顾虑就是路途遥远,食物无法久存,担心还没运到地方就变质了,不敢大量进货。”
程妍猛地一怔,随即恍然。
是她想当然了!
她一直沿用着现代找代理商、发展渠道的思路,却忽略了这个时代最根本的技术壁垒——食物保鲜。
香块不易变质,可以远销。
但香肠、卤味,甚至未来的猪肉脯,都是极易腐败的食品,在没有真空包装和可靠防腐剂的条件下,根本不可能进行长距离、大批量的流通。
“是我疏忽了。”
程妍揉了揉眉心,“看来这条路暂时走不通,得换个思路了。”
她将话题转回内部管理,“妍香阁那边近来如何?”
提到妍香阁,周氏脸上露出了笑容:“芙蓉膏卖得极好,几乎是供不应求。外地客商来拿货,每次采购芙蓉膏的数量,都是香块的两倍还多。
虽然花香型香块销量不如普通香块,但因为定价高,利润反而更可观。”
程妍点头,这个结果在她预料之中。
擦脸油是每日消耗的必需品,消耗速度自然比用来熏衣净室的香快得多。
“烤鸭坊这边,除了烤鸭本身供不应求,其他方面可还顺利?赵嬷嬷和刘婶子配合得怎么样?”
“后厨有赵嬷嬷和刘婶子操持,一切井井有条。只是烤鸭太抢手,显得其他配菜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程妍心中有了计较,直接问道:“周姐姐,你觉得,如果让赵嬷嬷独自负责一家新的烤鸭坊,让刘婶子来负责现在这家店,她们两人能胜任吗?”
周氏立刻明白了程妍这是在为开分店物色掌勺人选。
她沉思片刻,谨慎地回答:“赵嬷嬷手艺扎实,为人稳重,独自掌管一店的后厨,问题应当不大。
只是……刘婶子主要负责配菜和协助,赵嬷嬷那手独门的、烙春饼的绝活,刘婶子怕是还没完全学会,火候和揉面的力道差一点,饼的口感就天差地别。
我不确定她能否完全接手。”
“嗯。”程妍心中有数了,“那你回去后,私下和刘婶子谈谈,让她最近多上心,好好跟赵嬷嬷学学这烙饼的手艺。
你明确告诉她,如果她能学会,完全胜任现在这家烤鸭坊后厨的所有工作,那么,她就升任这家店的掌勺主厨,工钱直接翻倍!
你暗中观察几日,若她实在学不会,或者手艺达不到要求,你就尽快物色一个,哪怕只会专心烙饼的厨娘,来接手赵嬷嬷这部分工作,务必保证新店开业时,后厨能顺利运转。”
“明白,东家,我会妥善处理。”周氏郑重应下。
“最近郑念儿那边怎么样?”程妍又问起另一个培养对象。
“念儿那丫头,如今可是历练出来了!”周氏语气带着几分赞赏,“依旧带着几个小丫头走街串巷卖香肠和卤味,比之前能说会道多了,胆子也大,最近几个新开发的巷子,销量都很不错。”
“那就好。”程妍欣慰道,“周姐姐,你要多费心,重点培养小桃和念儿。我的目标是,最迟到明年开春,她们两人能各自独立负责起一间铺子的日常运营。
这样你就能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帮我统筹管理所有铺子,我也能有更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你。”
周氏闻言,心中一阵激动,这是东家对她极大的信任和期许:“是,东家!妾身必定竭尽全力,不负东家所托!”
程妍想起一事,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关切问道:“对了,你儿子书院的事儿,都安排妥当了吗?在青山书院可还习惯?”
前段时间,一向不愿给她添麻烦的周氏,难得地主动找她,吞吞吐吐地提及想送儿子进更好的青山书院读书,但苦无门路。
程妍当时就直接回府找了谢夫人帮忙。谢夫人出面,这事自然办得顺利。
周氏脸上立刻涌上感激之色,眼圈微红:“多谢东家惦记,更要多谢东家和谢夫人鼎力相助!犬子已入院半月有余,一切都好,先生说他功课扎实,用功刻苦。
东家,您不知道,这……这真是改变他命运的大恩!若非东家当初肯用我这个寡妇,我们娘仨还不知在何处漂泊,哪能有今天的安稳日子,孩子还能进这么好的书院读书!
东家的恩情,妾身永世不忘,必当竭尽全力,为东家效犬马之劳!” 说着就要起身行礼。
程妍连忙扶住她,嗔怪道:“哎呀,周姐姐,你说这些就见外了!你的能力品行,我还不知道吗?
若不是百分百信任你,我怎会把东市这几家核心铺子都交给你打理?我就是因为放心你,才希望你能轻松些,把基础管理事务分担出去,因为未来,我还有更广阔的天空,需要你这样的得力臂助,帮我去开拓呢!”
又和周氏细细交代了几句,程妍才离开烤鸭坊。安顿好东市这几家铺子的人事和未来规划,她又转道去了西市的“程家食肆”。
刚刚与周氏的对话,让她忽然想起了西市这间铺子里,还藏着一位被她一度忽略的“宝藏”——做饭手艺极佳的李大花。
如今的“程家食肆”,早已不是当初只卖香肠和底料的单调铺面。
在程妍的指导下,铺子里增加了一个极受欢迎的小吃档口——将煮得通红喷香的火腿肠,以及各种卤肉、蔬菜,夹到现烙的、外酥里嫩的饼里售卖,类似于简易版的“肉夹馍”或“卷饼”。
因为可以自选搭配,口味丰富,加上价格实惠,又能吃饱,很受西市普通百姓的欢迎。
铺子里也始终弥漫着那股独特的、来自火锅底料的诱人香气,起到了很好的引流作用。这几个月的收益,比起开业初期,已然翻了好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