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端坐于行驶平稳的马车内,身下垫着厚实的软垫,减缓了长途跋涉的颠簸之苦。
车窗的帘幔并未完全垂下,留有一道缝隙,容她细细打量沿途的风物景致。
去江南的这一路,她并未选择匆忙赶路,日夜兼程,而是刻意放缓了行程,一路走走停停,路过的都城她都会进去瞧瞧。
查看是否适合在这里开设店铺,包括这个地方有哪些特色美食和其他特产。
毕竟来一回古代,程妍一路就当是在旅游了,静下心来欣赏古代的山水风景和人文历史。
这样的经历实在是世间罕有不是吗?
这日,车队驶入了离京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平州。
平州地处南北通衢,水陆交汇,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人口稠密,正是程妍心目中理想的开分店之地。
入城后,并未急着寻找下榻的客栈,程妍便吩咐车队沿着城内主要的商业街衢缓缓而行。
她的目光透过车窗,扫过整条街面:酒旗招展的饭庄,宾客盈门的茶馆,陈列着南北杂货的商铺,以及那些妆奁胭脂、绫罗绸缎的专门店铺。
她尤其留意街道上往来的行人,观察他们的衣着打扮、精神面貌,特别是女眷们所用妆粉的成色、所佩香囊的式样,心中默默评估着此地的消费能力和对妆品香块的接受程度。
“主子,看这平州城,果然名不虚传,热闹不下京都。”
青玉在一旁轻声感叹。
程微微颔首,目光锁定在一条名为“锦绣街”的主干道上。
此街宽阔平整,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建筑规制整齐,多是二层小楼,飞檐斗拱,显得颇为气派。
更重要的是,这条街上来往的多是衣着光鲜的士绅、商贾和家眷,不乏装饰华丽的马车与轿子停留,可见是城中高消费人群聚集之地。
“去打听一下,这条街上可有待售或租赁的铺面,位置要醒目,最好临近街口或十字路口。”
程妍吩咐刘大勇。
程妍把青州留给了青黛,毕竟她现在管理着那么多铺子,一个人多少有些危险。
她身边有一队的皇上亲卫军,还有谢国公安排的护卫队,贴身的还有青玉和青云,确实是很安全了。
就这一队亲卫军就没人敢靠近她的,是嫌命长了不成。
不过半日,消息便反馈回来。
锦绣街中段,恰有一处铺面欲出售。
原主是一位年老致仕的官员,家眷已迁回原籍,故欲处理掉此处的产业。
程妍当即决定亲自去看看。
那是一座临街的二层楼宇,青砖灰瓦,木雕门窗虽有些旧色,但结构完好,用料扎实。
铺面本身面阔三间,进深也不小,作为门店足够宽敞。
最令程妍满意的,是这铺子后面,连带一个极为宽敞的院落,院中不仅有水井,还有一排整齐的倒座房和东西厢房,院落后头甚至还有一小片可以栽种花草的空地。
“这院子……”
程妍眼中闪过亮光。
这不仅是超出了她的预期,简直是完美契合了她的规划。
引领看房的牙人见这位年轻女客似乎对后院格外感兴趣,连忙殷勤介绍:“小姐好眼力!这后院极为宽敞,住上十几二十口人都不成问题,堆放货物更是方便。
您看这井水,清甜甘洌,还有这厢房,稍加修葺,便是极好的住处或工坊。”
程妍不动声色,细细勘查。
她敲打墙壁,检查梁柱,查看排水。
她需要的铺子,不仅仅是门面光鲜,更要实用、安全,能够承担起“妍香阁”分号以及未来物流节点的双重职责。
这个大院子,一方面可以安置留守的人员居住,节省另寻住处的开销和麻烦;
另一方面,宽敞的空间足以囤积大量货物,完全可以作为“妍香阁”在平州乃至周边区域的一个货物中转仓储基地。
既然决定了要把铺子开到全国,那么一支高效、可靠的自家物流队伍就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分散在各处枢纽城池的、带大院落的铺子,就是未来物流网络上的关键节点。
心中有了决断,程妍安排人去与牙人及原主委托的管家进行价格谈判。
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双方在价格上几经拉锯。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程妍以很满意的价格拿下了铺子。
在办理地契过户时,程妍特意让人留意了官府的流程,确保一切合法合规,地契房契上的名字也做了妥善安排,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