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这次带着的,都是被周掌柜培训过的。
这批人,大多来自王叔的庄子,是那些退下来的武将家眷或后代。
他们不仅从小耳濡目染,能写会算,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更因家学渊源,大多身手不错,等闲三五人近不得身。
经过周掌柜这近半年的培养,个个都成长为了能独当一面的靠谱管事。
有他们留守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安全方面确实能让人放心不少。
而且这批人中,男男女女皆有,人才结构非常合理。
其中有像赵铁柱这样的汉子,其父曾是军中的工匠,擅长营造修葺,对于铺面的改造、货架的打造、门窗的加固等土木活计十分在行,甚至还能设计一些小巧的防盗机关。
也有像孙巧娘这样的姑娘,心思缜密,跟着周掌柜学了一身打理铺子、接待客人、管理账目的本事,对“妍香阁”的各类产品特性、目标客群了如指掌,是个天生的掌柜苗子。
还有负责货物清点、仓储管理的,甚至还有两个略通医术、对香料药材性质颇为熟悉的年轻人,可以兼顾产品的初步质检和简单的客询解答。
这样一支队伍,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店铺运营团队的雏形。
铺子买定,人手亦是现成。
程妍当即将选定留守平州的人员召集到新购置的、尚显空荡的铺面大院中。
“孙巧娘,”
程妍点名,一位年纪稍长、面容沉静的姑娘应声出列,“即日起,由你暂代平州‘妍香阁’掌柜一职,全权负责此间一切事务。
这是对你的考验,也是机遇。”
孙巧娘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坚定,躬身行礼:“巧娘定不负东家重托!”
“赵铁柱,”
程妍转向那位身材敦实、手掌粗壮的汉子,“铺面的修整改造,便交由你负责。这是图纸,”
她递过一张自己连夜绘就的草图,上面标明了柜台的位置、货架的样式、待客区的设置、后院仓库和居住区的规划,甚至包括一个小小的展示庭院,用于陈设与香道、花道相关的雅物。
“务必按照‘妍香阁’的统一风格,结合此地的实际情况,尽快完成。用料要扎实,做工要精细,安全尤其要紧。”
“东家放心!铁柱晓得!”
赵铁柱接过图纸,粗声应道,眼神中满是认真。
接着,程妍又详细分派了任务:谁负责协助修整,谁负责清点卸下的首批货物并进行分类登记入库,谁负责在修整期间便开始留意本地雇佣伙计的人选,谁负责初步的市场探访,了解平州城其他妆品香铺的情况、价格水平以及本地人的偏好。
“我们带来的货物,足够支撑开业初期的销售。
但开业具体日期,需等我从京都调运的第二批货物到达,以及后续的指令。”
程妍肃然道,“铺面修整好后,你们并非无所事事。
孙掌柜要带领大家,熟悉本地环境,制定初步的经营策略,培训本地新招的伙计,务必让他们熟练掌握我‘妍香阁’产品的知识和待客之道。”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语气凝重了几分:“此地远离京都,一切需靠你们自己。遇事多商议,谨慎为上。
安全是第一要务,这大院便是你们的根基,夜间巡逻、人员出入管理,皆不可松懈。若有急事,可按我之前交代的渠道传递消息。”
众人齐声应诺,脸上虽有离别的伤感,但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被委以重任的昂扬斗志。
程妍从车队中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和相当数量的货物,确保平州分号能够以最快速度开门营业。
在平州城停留了大几日,亲眼见证了铺面在赵铁柱的带领下一天天变样,框架初具;也看到了孙巧娘已经开始带着人走访街坊,了解市情,程妍心中稍安。
临行前,她再次叮嘱孙巧娘:“待铺面修葺完毕,人员培训妥当,便静候我的消息。
届时,不仅会有新的货物从京都送来,可能还会有补充的人手。”
她设计的物流链条已经开始运转:她在第一站平州留下核心团队和启动货物。
后续,她只需要在前方新的城池选定铺面地址,留下几个前期的管事和骨干伙计。
让他们一边进行铺面的基本修整和前期准备,一边等待从平州这边派出的人手,押送着从京都发来的、途径平州中转的货物抵达。
这样,她身边的队伍不必过于庞大臃肿,效率却大大提高。
平州,作为第一个中转站,将承担起向后续站点输送物资和部分人员的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