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箱需得备齐,”她另取一纸,开始列出所需药材清单,“金疮药、祛暑散、止泻药……皆不可少。随船医师更是关键,不仅要懂医术,还需能应对海上特有的疾患。”
“淡水,”她写下这两个字,眉头微蹙。
远航最大的挑战之一便是淡水补给。
她设计了专门的淡水舱,并计算出大致容量,同时也思考着沿途可能的补给点,以及如何在极端情况下收集雨水。
“粮食仓储亦需规划周全。米麦主食、腌肉、菜干、豆类……须得耐储存,且能提供足够养分。”
她甚至考虑到了预防坏血病,特意标注需携带大量豆类用以发豆芽,或设法储存一些柑橘类水果。
她甚至开始考虑带一盆土在船上种菜的可行性了。
果然是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种地基因。
最后,是货舱的规划。
船身如此庞大,核心目的之一便是装载货物。
“丝绸需防潮,瓷器怕磕碰,茶叶忌异味……”
她细细分门别类,设计出不同的储物区域,力求将空间利用到极致,同时保障这些价值连城的商品安然无恙。
船员的生活空间她也未曾忽视。
尽管条件有限,她还是尽量规划出相对舒适的住舱,以及公共活动的区域。
“船头甲板较为开阔,可作水手们操练、休憩之用。”
当最后一项细节落笔,程妍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后退两步,审视着铺满了整个书案的、由数张图纸共同构成的“神舟”全貌。
线条精准,结构严谨,注解详尽,不仅是一张设计图,更仿佛一艘即将扬帆的巨舰,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她嘴角泛起满意的笑容,这几乎是她穿越以来,倾注最多心力的一件事物。
然而,这份满足感并未持续太久,一股沉重的压力便悄然袭来。
这样的船只,工艺复杂,选料考究,造价必定极其高昂。
她粗略估算了一下,仅是建造一艘原型船,就足以将她目前积累的“小金库”消耗殆尽,甚至可能犹有不足。
而这等规模的造船工程,绝非有钱就能任意施为,还需得到官府的许可,乃至官方船厂的协作。
“一艘尚且如此艰难……”
程妍走到窗边,推开窗扉,夜风带着凉意拂面而来,“若要组建一支具备远洋探索和贸易能力的船队,至少需三艘到五艘以上的主力舰只,外加若干辅助船只……”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投入。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目前所经营的香皂和吃食生意,尽管红火,但所赚取的利润,在这样宏大的梦想面前,显得如此微薄。
“产业……还是太少了,赚钱的速度,也太慢了。”
她望着夜空中的疏星,喃喃自语。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扩张欲望,在她心中悄然滋生。
在书房中闭关整整六日后,程妍终于推开了那扇紧闭的门。
阳光瞬间涌来,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
她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尽管面容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清亮。
那卷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海船图纸,她并没有打算直接拿给沈宴清,越画她的想法越清晰,目前她的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这样庞大的商队。
她决定去郑叔他们新搬入的宅子看看,一方面了解安置情况,另一方面也看看郑叔对于施工队的安排,毕竟这些才是她目前最要紧的事。
刚踏入宅子,便见到一派繁忙景象。
王峰正指挥着伙计们进行最后的装车准备。
十辆大车整齐排列,车厢内壁铺满了厚厚的冰块,冒着丝丝白气。
冰块之上,是一个个特制的木箱,箱底铺着湿润的水草,一只只活力十足的小龙虾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其上,层层叠加,每层之间都以水草相隔。
王峰见到程妍,连忙上前行礼,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东家,您来了!您看,按您之前的提点,我们试验多次,此法运输,小龙虾的存活率果然大大提高!虽加了冰,成本上去了,但一趟能运的量多了数倍,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程妍仔细查看了装车情况,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很好。李管事那边都交代清楚了吗?”
“东家放心,”王峰恭敬回道,“做法、调料,李管事都已悉心教给王春芳姑娘。春芳姑娘此次会随我们一同回京,负责小龙虾的烹制。待下次商队南下,她再随队返回。”
程妍想起自己提前为王春芳准备的那些调料,甚至包括冰镇保存的啤酒,心中稍安。
她叮嘱道:“如此甚好。你们一路务必注意安全。告知周掌柜,烤鸭坊与鼎沸轩每日限量供应小龙虾,细水长流,具体的销售策略,我稍后会修书一封,详细说明。”
“是,东家!”
王峰朗声应道,随即转身,洪亮的声音响彻庄子,“伙计们,检查车辆,准备出发!”
程妍站在门口,望着车队缓缓启程,辚辚车轮声渐行渐远。
“路要一步一步走。”
她对自己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当务之急,是尽快将扬州的铺子稳定下来,毕竟京都还有她早已安排的大事,等着她回去为海上商队铺路呢。
程妍刚又回院子里,就看到郑叔匆匆忙忙的回来了。
“东家,久等了。”
程妍看郑叔走的气喘吁吁,连忙倒了杯水给他:“郑叔,您喝口水歇歇,不急这一时。”
“无事无事,东家,目前加上庄子上已经能干活的小伙子们,施工队现在有四百五十多人,我们分成了九个小分队,由之前从京都来的有经验的工人领头。”
郑叔停下喝了口水才继续汇报:“目前妍香阁、烤鸭坊、鼎沸轩、小龙虾铺子都已经按照您给的图纸开始动工了,庄子上的啤酒工坊、香肠工坊、仓库也开始动工了,剩下的两个小分队现在都在庄子上修整房屋,预计再过大半个月就都完工了。
庄子上赵老伯负责给工人们每日做三餐吃,城里则是李管事带着那些姑娘们在做饭,目前所有人都行动起来了,就连跟着您来的护卫和玄甲卫的将士们也都在各个铺子里帮忙呢。”
要不说程妍喜欢郑叔呢,哪怕她什么都不管,郑叔也会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