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心中感慨万千,她看向身旁的郑叔,目光中满是真诚的感激。
“郑叔,”她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严肃,却又充满真诚,“这些日子,真是多亏有您在。若不是您帮我把这一大摊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我真不知道要忙成什么样子。”
她说着,微微向前倾身,这个姿态显得格外诚恳。
阳光洒在她略显疲惫却依然清亮的眼眸中,映出点点星光。
郑叔显然没料到东家会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中年汉子竟有些手足无措。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小半步,粗糙的双手在衣襟上无意识地搓了搓,随后连连摆手,古铜色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东家言重了,言重了。”
他的声音比平时略显急促,“我都是按东家的吩咐行事,不过是尽本分罢了,当不得您这样夸赞。”
程妍见状,不禁莞尔。
她向前迈了一步,故意板起脸来,眼中却藏着狡黠的笑意:“怎么当不得?要我说,肯定当得!”
她不等郑叔反驳,又继续说道,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对了郑叔,我仔细想了想,总不能什么事都让您亲力亲为。您看看庄子上有没有合适的苗子,挑几个机灵肯干的,您带着教一教。等他们能独当一面了,您也能轻快些。”
郑叔闻言,神色也认真起来。他略微思索片刻,条理清晰地回禀道:“东家考虑的是。如今工程队已经全交给大来管着,他做得很好,我倒是不用操心了。只是庄子上这几个工坊,确实需要挑选几个管事。还有城里的铺子,也得有掌柜坐镇。这些重要的人选,还得东家您亲自定夺才是。”
程叔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递给程妍:“这是这些日子我观察到的一些不错的人选,都记在上面了,东家可以看看。”
程妍接过册子,仔细翻看了几页,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郑叔真是心细。好,这些事我来处理。不过您也要多注意身体,扬州这天气炎热,您可别总是顶着大太阳忙活。”
她说着,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侍立在不远处的青云吩咐道:“青云,你去跟青川说一声,让他挑选一个机灵稳妥的小护卫,日后就跟着郑叔,帮着赶赶马车、跑跑腿。”
“这、这可使不得啊东家!”
郑叔一听,顿时又慌乱起来,连连摆手,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处,“我就是个干活的老骨头,哪能配什么护卫?这不成体统!”
程妍看着郑叔这副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故意板起脸,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郑叔,这怎么使不得了?您可是我的大管事,所有铺子的掌柜都得听您的调度。您得把自己的位置放高些才行啊!再说了,有个帮手,您办事也方便些,这不是为了摆架子,是为了提高效率。”
她说着,调皮地眨了眨眼:“您要是不答应,那我可就天天跟着您,亲自给您当护卫了。”
郑叔被程妍这番打趣说得面红耳赤,这位平日里冷面严肃的中年大叔,此刻竟像个毛头小子般窘迫。
他搓着手,结结巴巴地说:“东家、东家说笑了……这、这……”
“郑叔就别推辞了。”
程妍温和却坚定地说,“这事就这么定了。”
郑叔见推辞不过,只得躬身行礼:“那、那就谢过东家了。若是没有其他事,我就先去工坊那边看看了。”
说完,他几乎是落荒而逃,脚步匆忙得险些被门槛绊到。
程妍看着郑叔难得失态的背影,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也随着这笑声消散了不少。
回到宅院后,程妍径直走向书房。
她在紫檀木书案前坐下,铺开信纸,开始给京城的周掌柜写信。
“青玉,研墨。”
她轻声吩咐,手中的狼毫笔在指尖轻轻转动,显示出她正在思考。
她先是详细交代了小龙虾运抵后的销售安排,要求每日限量供应,以保持市场的新鲜感和稀缺性。
接着,她在信中特别强调,要从现有的铺子里挑选几个机灵能干的伙计,准备派来扬州担任妍香阁和烤鸭坊的管事。
“记得要选那些识文断字、心思活络的。”
之前带来的得力人手,都安排在了沿途的铺子里,现在扬州这边正是用人之际。
写完给周掌柜的信后,她又拿起了一张新的纸,趁着物流队还没出发,得让王叔他们多加工些底料。这样物流队抵达后就不必停留,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底料运过来,确保扬州的铺子能够尽快开业。
处理好这些事,程妍开始给六皇子宋凌写信。
她的笔尖在纸上流畅地移动,先是简要说明了扬州鼎沸轩的筹备情况,然后委婉地提出需要他安排鼎沸轩的掌柜和伙计。
只需要一间铺子的半成分红,就能解决掉几乎所有的麻烦。
程妍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
这笔买卖,可是超级无敌划算。
所以她才没打算放过六皇子这面大旗呢。
她抬头看向侍立在旁的青玉,神色变得严肃:“青玉,传话下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若是有人问起这些铺子的来历,一律回答是当朝六皇子的产业。”
“是,主子。”
青玉恭敬应下,立即转身出去传令。
程妍轻轻舒了口气,从抽屉中取出青黛前些日子托郑叔带来的信。
这些日子一直忙于各种事务,直到现在才有空回信。
青黛在信中详细汇报了上次的分红情况。
当看到最终的数字时,程妍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所有铺子的全部分红,到她手中的竟有二十八万两之巨。
若是在决定出海之前看到这个数字,她定会欣喜若狂。
但此刻,她只是平静地看着这个数字,心中甚至泛起一丝无奈。
“二十八万两……”
她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数字上轻轻敲击,“对于造船远航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她提起笔,开始给青黛回信。
在信中,她先是肯定了青黛的工作,然后详细交代:要青黛在安排好京都的事务后,跟着物流队一路南下,沿途巡查各个铺子的经营情况。
这些铺子开业也有一段时间了,没有自己人亲自去看看,她终究是不放心。
虽然她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但更明白人心易变的真相。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既是对生意负责,也是对那些兢兢业业的掌柜和伙计们的负责。
在信的末尾,她特意叮嘱青黛,巡查时不仅要看账目,还要留意每个铺子的人事安排、库存管理、客源变化等细节。
同时,她也提醒青黛路上注意安全,不必急于赶路。
写完所有信件,程妍轻轻放下笔,将三封信分别装入不同的信封,用火漆仔细封好。
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进书房,为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青云,这些信尽快寄出去。”
“是,小姐。”青云双手接过信件,轻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