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在郑婶子的陪同下,缓步巡视着各个工坊。
初夏的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工坊里人声鼎沸,却秩序井然。
\"我们之前生产的库存可有人来拉走?\"
郑婶子忙回道:\"是谢国公亲自带着人来拉走的,足足装了五辆马车。来的人说是奉了谢将军的令。\"
程妍若有所思。
想必是谢瞻安排的人,看来边关的将士们确实需要这些物资。
她转向郑婶子嘱咐道:\"已经到了盛夏,不易存放的食物可以适当减产了。\"
\"是,东家。\"郑婶子认真记下。
离开工坊,程妍跟着郑叔往庄子后的田地走去。
夏日的微风拂过,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清香。
一大片棉田映入眼帘,棉株已有半人高,枝头缀满了饱满的棉桃,有些已经微微绽开,露出里面雪白的棉絮。
\"看这长势,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了。\"郑叔弯腰轻轻托起一个棉桃,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程妍蹲下身仔细查看棉株的长势,\"到时候让郑婶子安排减产工坊的工人们来采棉花。记住要选晴天采摘,带露水的棉花容易发霉。\"
她细细嘱咐着采棉的注意事项:要用手轻轻捻下棉絮,避免扯下棉壳;不同品级的棉花要分开装筐;采摘后要立即晾晒...虽然她届时一定会亲自过来监督,但万一有早熟的棉桃,郑叔也好及时安排人手。
这批棉花看着虽多,但实际收完还是没有太多,自从年前给谢瞻他们送了一批棉衣棉裤,谢瞻回信说至少一人分到了一件后,程妍就有了要种棉花的想法。
毕竟她拿出来的是后世改良过的高品质棉花,能够收获更多更白的棉花。
可是她这个庄子还是太小了,耕地面积还是不够用,这批棉花收完,别说给边境战士们做衣物了,就是两个庄子上的人都不够用的。
毕竟棉花在这个时代还是稀缺物资,卖的价格也是普通人家负担不起的,就算是跟着程妍赚了不少钱的人家,也不一定能一人做一身厚厚的棉袄。
但现在没有地,就是种子也不多了,她就算有再多的想法都只能暂时放下。
随后他们来到一片被单独圈起来的田地。
这里试种着程妍从空间里取出的玉米、土豆和红薯。
玉米已经长到比人高高,翠绿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再过半个月就完全成熟能采摘了。
土豆田里,植株长得郁郁葱葱;红薯藤蔓更是爬满了整片地块,就是不知道地下的果实是否够大够甜,这一切都要再等等才能揭晓。
\"这批庄稼长得真好。\"
郑叔感慨道,\"不瞒东家,老朽种了半辈子地,还从未见过长势这么好的庄稼。\"
程妍俯身拨开一丛红薯叶,仔细观察地下的情况。
\"最后这半个月最为关键,一定要派人牢牢看好这些庄稼。\"
她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收获时先从土豆开始,然后是玉米和红薯。记住,这片地除了指定的人,谁也不许靠近。\"
郑叔察觉到程妍语气的转变,不禁挺直了腰板,\"东家放心,老朽会亲自盯着。\"
程妍的目光扫过这片承载着她希望的田地,心中百转千回。
还是地不够,其实她空间仓库里囤着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全部拿出来能种不少,可没地可种任她再厉害也没办法。
现在再让她像是末世一样,白天出去杀丧尸,晚上回空间里种地,她可不干,别说她现在没有生存危机,就说空间有过一次把她的劳动成果一键清空的前科在,她就不会再把希望放在空间土地上。
她想起那日谢夫人说起朝中老臣阻拦她受赏时的无奈,突然推翻了回京之前的计划。
原本她想着,把这批粮食拿出来,和朝廷换一个出海行商的扶持。
可现在有了宋凌的加入,她的压力一下子就去了很多,而且目前以她的能力,贸然拿出这么多产量巨大的农作物,宋凌也不一定能帮她保住这个功劳。
最终,她下定决心:
\"秋收那几天,除了本庄子的工人,其他人都放假。
我会带人亲自来收。\"
程妍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郑叔,这些庄稼的重要性,你应该明白。\"
郑叔重重地点头,粗糙的手掌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程妍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带着青玉等人离开了。
望着程妍远去的背影,郑叔感觉肩头仿佛压上了一副重担。
他立即召集庄上的护卫,将那片田地围得水泄不通。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几乎住在了地头,连吃饭都是妻子送来。
程妍离开时那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让他明白这些庄稼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