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尽,如同轻纱般缠绕在青翠的梯田间。白梨捧着一杯温热的、自家试验田产出的“改善型”茶水,坐在老屋门口冰凉的石阶上。水温透过粗陶杯壁熨帖着手心,茶香虽淡,却带着一股亲手培育出的踏实感。
松子蹲在旁边的石凳上,抱着它专属的、小得可怜的灵茶叶片,啃得专心致志,腮帮子一鼓一鼓,对两脚兽的沉思毫无兴趣。
惬意的晨间时光没过多久,一个现实而冰冷的问题,就像秋日清晨的露水一样,悄无声息地浸润上来——钱。
她从魔都带回的三十万,像一块看似厚实、却在阳光下加速融化的冰。修补老屋、接通水电、购买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和农具、支付老师傅的工钱、购买种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开销,累积起来,已然让存款数字悄然缩水了一小截。
而茶园的改造,才刚刚起步。那一分试验田的初步成功,像是一道微光,照亮了前路,却也照出了前方需要持续投入的沟壑。
引水竹筒只是权宜之计,不耐用且效率低下,若要稳固,可能需要考虑更耐久的塑料管材甚至小型水泵?试验田外的其他茶园,那些疯狂肆虐的杂草和灌木,难道就一直任由它们盘踞?老屋的门窗吱呀作响,夜里山风一吹就跟唱戏似的,是否需要更换?还有安全问题,这片山地并非完全人迹罕至,偶尔会有野猪或其他小动物光顾,是否需要考虑加固一下篱笆?
每一个问题,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答案:需要钱。
白梨叹了口气,放下茶杯,认命地拿出手机。屏幕解锁,幽光映亮她略显严肃的脸。她没有打开任何娱乐App,而是径直点开了那个无比熟悉、曾带来无数压力和焦虑的软件——备忘录。不,她甚至觉得备忘录不够直观,手指滑动,找到了那个图标更加冰冷、功能更加强大的——Excel。
曾几何时,这个软件是她加班熬夜的亲密战友,里面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数据、报表、KpI指标、令人头皮发麻的公式和永远改不完的ppt链接。
而现在,她新建了一个空白表格。
文件名她犹豫了一下,最终缓缓输入:【安溪茶园生存与发展计划书_V1.0】。
有点傻气,却莫名郑重。
第一栏,【现有资金】。
她熟练地调出手机银行App,截屏,将余额数字手动输入单元格:¥287,635.18。
看着这个数字,她沉默了几秒。然后,在下面一行输入:【必须保留紧急备用金】,后面跟上一个数字:¥100,000.00。
这是底线,是确保她即使毫无收入也能在山里基本生存一年以上的保障,是抵抗任何意外风险的压舱石。动什么,都不能动这笔钱。
那么,可用于茶园改造的流动资金,就只剩下:¥187,635.18。
十八万七千六百三十五块一毛八。
看起来不少,但对于一片二十亩的荒废茶园和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屋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她开始列出【预期支出项目】。
手指在屏幕上敲击,带着一种久违的、属于前金融分析师的专业和冷静。
【人工成本】:清理杂草灌木(预估10个工)、简单加固梯田石坎(预估5个工)、安装围栏(预估……未知)。后面跟上本地零工的日薪预估,以及一个大大的问号和“待询价”。
【材料费】:
- 【管材与水泵】:替换竹筒引水系统,标注“需实地测量长度,询价”。
- 【篱笆\/围网】:防止野猪野兔,标注“材质选择(木\/铁\/塑料网?),询价,或尝试用荆棘枝条自制(低成本?)”。
- 【油漆】:老门窗防腐防虫,标注“需测量面积,询价”。
- 【工具】:现有工具老旧,需补充锄头、修枝剪、喷雾器等,列出清单和预估价格。
- 【生物防治】:是否需要购买更多绿肥、驱虫植物种子或引入益虫?标注“研究可行性”。
【能源改善】:【太阳能庭院灯】——不止为了照明,更为了安全感和夜间威慑小动物,标注“需2-3盏,询价”。
【其他】:【Vlog设备升级?】——她顿了一下,果断在这个项目后面打了个“x”,备注:“非必需,手机够用。”
一条条,一项项,冰冷的项目名称和后面跟着的、或多或少都带着问号和“询价”备注的预估数字,在屏幕上蔓延开来。
数字滚动,公式求和。
最终,那个初步估算的总金额跳了出来,像一个沉默的警告,远远超出了她可动用的资金范围。
若按照她最初模糊的想法,大刀阔斧地干,这点钱恐怕撑不过一个月。
焦虑感如同细微的电流,开始窜动。
但很快,她深吸了一口山间清冽的空气,将那股熟悉的、被KpI支配的恐惧压了下去。
不一样了。她告诉自己。
这些数字,不再是老板压下来的、冰冷无情的业绩指标,而是她自己为自己规划的、通往理想生活的路线图。它们不再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工具,而是为她自己的安宁与未来服务的工具。
它们第一次,是为她白梨自己而闪光。
她看着那条长长的清单,没有感到绝望,反而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的挑战欲。就像以前在公司做项目,预算有限,那就寻找最优解,砍掉不必要的需求,寻找替代方案,最大化每一分钱的效益。
她的“咸鱼”原则,在此刻与精打细算完美融合。
能自己动手的,绝不请人!(比如覆盖抑草,比如自己尝试做荆棘篱笆)
能找替代品的,绝不买贵的!(比如用山里的竹子代替部分管材?)
能分期分批的,绝不一步到位!(先集中资金搞定核心试验区的水源和安全,其他区域慢慢来)
非必要的,坚决砍掉!(比如Vlog设备升级,见鬼去吧)
她开始在表格里增加一列:【优化方案\/备注】。
在“人工成本”后写上:“优先自己慢做,急需部分再请短工。”
在“管材”后写上:“调研二手或折扣塑料管,竹筒备用。”
在“篱笆”后写上:“研究种植带刺植物(火棘、枸骨?)形成天然屏障,长效且零成本。”
在“太阳能灯”后写上:“优先购买一盏,置于最必要位置。”
每写下一行优化备注,她感觉心里的压力就减轻一分,思路也清晰一分。这不是缩减梦想,而是用智慧和不迫切的耐心,去勾勒一条更可持续、也更符合她本性的路径。
做完这一切,她看着那张变得密密麻麻、充满了各种颜色标注和备注的表格,一种奇特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甚至比完成一个亿万级别的项目方案更让她有满足感。
她忽然心念一动,截屏,将这张充满了数字、项目和自我对话的Excel表格保存下来。
晚上剪辑Vlog的时候,她看着白天拍摄的、关于试验田缓慢变化的素材,总觉得缺点什么。视线扫过那张截图,她眨了眨眼。
于是,在这期名为【改造进度条缓慢加载中…&钱包焦虑症初步显现】的Vlog开头,观众们首先看到的,不再是茶园景色或松鼠卖萌,而是一张写满了预算项目和数字的Excel表格截图!
镜头还特意给“必须保留紧急备用金:¥100,000.00”这一行来了个特写。
她的画外音一如既往地带着点懒洋洋的吐槽:“喏,这就是冷酷的现实。梦想很丰满,预算很骨感。所以,本咸鱼宣布,茶园改造正式进入‘低成本、慢节奏’模式。欢迎各位围观我是如何用最少的钱,磨最久的洋工。”
视频后面,才是她如何研究带刺植物、如何尝试自己修补石坎、如何对着二手网站比价管材的琐碎日常。
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的观众中激起了不小的反响。
“博主过于真实!连Excel都搬出来了!”
“看到备用金十万我就放心了,博主是懂生存的。”
“低成本改造!关注了!这才是我等穷人该看的!”
“求博主分享带刺植物品种!我家院子也需要!”
“莫名燃起来了是怎么回事?省钱比花钱更有挑战性啊!”
“仿佛看到了我自己做旅行计划的样子……虽然最后都没去成。”
“低成本改造”——这个标签,随着这个视频,悄然植入,成为了“咸鱼茶园日记”又一个鲜明的注脚。
白梨看着这些评论,喝着茶,笑了笑。
她关掉软件,重新拿起那张手写的、圈圈画画的采购清单,明天她要去镇上,目标明确:询价,比价,然后用最划算的价格,把她“优化”后的第一批物资带回来。
数字不再是枷锁,而是她规划新生活的工具。而精打细算,也成了这条咸鱼,为自己争取更多躺平时间的、理直气壮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