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被掐断的第五天。
青安农场的官网和店铺首页,那份“因不可抗力暂停发货”的公告依旧挂着。选择退款的客户已经处理完毕,令人欣慰的是,依然有超过六成的客户选择了等待,并留言表示支持。这份信任,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也转化为了破局的动力。
仓库里堆积的礼盒不再是焦虑的源头,反而像是一种无声的催促。林予安联系的几家区域性小型物流和邮政特快,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成本高昂且运力有限,对于需要保持“新鲜度”和特定配送节奏的灵茶产品来说,并非长久之计。
白梨把自己关在改造过的茶室里——这里兼作她的冥想(发呆)和重要决策(躺平)地点。她面前摊开着一张本市的交通地图,还有一本从村里老仓库翻出来的、泛黄发霉的《汽车机械原理入门》。
让她去求沈如晦?不可能。
让她坐等林予安找到完美替代方案?不符合她被动技能触发后的反击模式。
让她眼睁睁看着农场口碑下滑、客户流失?那更不行,这关乎她咸鱼生活的质量——没钱,怎么咸鱼?
她的目光,落在了农场角落那辆几乎要被遗忘的“老伙计”上——一辆车龄超过三十年的旧中巴车。这是外婆当年承包茶园时,用来接送工人的,后来茶园荒废,它也就一直停在车棚里,风吹日晒,锈迹斑斑,但骨架还算完好。
一个念头,如同被雷劫劈中的茶树新芽,带着点荒谬,却又无比清晰地冒了出来。
没有物流,那就自己创造一条物流线路!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林予安。彼时,林予安正对着一组“雷击银边冷香茶”的成分分析数据陷入沉思,听到她的话,他抬起头,看着自家女友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里面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
“那辆车……还能动?”他提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试试看呗。”白梨答得轻松,“我记得村里以前有个王师傅,专门修拖拉机和这种老车的,请他来看看。”
王师傅被请来了,围着中巴车转了三圈,敲敲打打,最后抹了把脸上的油污,咂咂嘴:“发动机老旧,油耗吓死人,线路老化,轮胎也该换了……修嘛,倒是能修,就是这成本,不如买辆二手的……”
“修!”白梨拍板,“只要能跑起来就行!”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青安农场后院变成了一个临时的修车厂。王师傅带着工具叮叮当当,白梨穿着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的、沾满油污的旧工装,给他打下手,递个扳手、拧个螺丝什么的。林予安在处理完数据和联系替代物流的间隙,也会过来帮忙,他力气大,负责一些需要体力的部件拆卸和安装。
团团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在零件堆里钻来钻去,很快把自己滚成了一只“小黑狐”,被白梨拎去洗了三次澡后,才委屈巴巴地蹲在安全距离外观望。
修车的过程磕磕绊绊,但奇迹般地,在这群“业余选手”和王师傅的努力下,那辆老旧的中巴竟然真的重新发出了轰鸣!声音嘶哑,像个患了严重支气管炎的老人,但确实能动了!
白梨看着这辆焕发第二春的“老伙计”,成就感爆棚。她网购了大堆的彩色贴纸,亲自动手,在斑驳的车身上贴满了各种可爱的锦鲤、祥云、小茶叶的图案,车头则用醒目的艺术字贴上了“青安号”三个大字。画风……极其混搭,充满了白梨式的随意和乐观。
“青安号”诞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小小的村落里传开。村民们都跑来看热闹,对着这辆花里胡哨的中巴车指指点点,善意的笑声不绝于耳。
但光能跑还不行,王师傅说得对,这老家伙的油耗是个大问题。按照现代物流的成本核算,用它来送货,怕是赚的钱还不够油费。
这时,白梨的“伪金丹”灵力,终于找到了除催生植物、安抚小动物之外的第三个用途。
第一次试运行,白梨亲自押车。林予安不放心,也跟了上去。目的地是市区的一个快递中转点,他们打算将部分礼盒通过邮政系统发出,测试“青安号”的稳定性。
车子晃晃悠悠地驶出村庄,开上公路。引擎声轰鸣,车速缓慢,油耗表指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
白梨坐在副驾驶位,感受着车身的颠簸,她悄悄闭上眼睛,将丹田内那缕所剩无几的、相当于练气三层的灵力,缓缓引导出来。她没有试图去驱动车辆——那点灵力对于钢铁机器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是尝试着将灵力如同薄膜一般,极其细微地覆盖在发动机核心部件以及进气管路附近。
她不懂高深的机械原理,但她对“能量”和“流动”有着本能的感知。她的木系灵力天生带有“亲和”与“滋养”的特性,她试图用这丝灵力,去“安抚”暴躁老旧的发动机,去“润滑”能量燃烧和传递的过程,去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摩擦”与“损耗”。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操作,没有任何秘籍指导,全凭感觉。
开车的王师傅最先察觉到异样。
“咦?”他盯着油耗表,揉了揉眼睛,“奇了怪了,这指针……怎么掉得慢了点?”他又感受了一下发动机的声响,“声音好像也没那么喘了?错觉吗?”
林予安坐在后排,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汽油和机械运转的灵粒子波动。他看向白梨,见她闭着眼,长而卷的睫毛轻轻颤动,脸色比平时略显苍白,但神情专注。他立刻明白了什么,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默默地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一瓶补充电解质的饮料,拧开盖子,放在她手边。
一百公里的测试路程跑下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王师傅拿着计算器,反复核对着加油量和里程数,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百公里油耗……比预估值下降了接近百分之三十五!这、这不科学!这老家伙难道还成精了不成?”
只有白梨知道,这不是车成精了,是她这个“人形节能器”起作用了。她瘫在副驾驶座上,感觉身体被掏空,丹田内的灵力涓滴不剩,强烈的嗜睡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听着王师傅不可置信的惊呼,看着林予安眼中了然又带着赞许的笑意,她心里那点成就感,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青安号”,配上她这个“灵力节油剂”,虽然运力有限,速度缓慢,且对自身消耗巨大(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需要在送货后陷入强制充电的嗜睡状态),但确确实实,成为了一条独属于青安农场的、不受制于人的生命线。
她用自己的方式,在资本巨鳄画好的版图之外,笨拙而又坚定地,画下了一条蜿蜒却充满生机的运输线路。
回到农场,白梨几乎是秒睡过去。林予安将她抱回房间安顿好,回到书房,看着电脑屏幕上“青安号”首次运行的简单数据记录,以及旁边那份“雷击银边冷香茶”的惊人成分分析报告,一个更加清晰的破局思路,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咸鱼的反击,从来不是硬碰硬。而是用最意想不到的角度,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