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S的“零农残”报告如同一道最终赦令,彻底卸下了压在青安农场,乃至整个村落心头数月的大石。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竞争的胜利,更像是一场守护家园、守护某种纯粹信念的战役告捷。白梨觉得,这份喜悦,不该只属于她和林予安,更属于这片土地上所有给予过他们支持、哪怕只是默默关注的乡邻。
于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青安农场对外发布了一条非正式的“邀请”——不是通过官网或社交媒体,而是由白梨和林予安亲自骑着那辆修好的小电动三轮,载着几大包糖果瓜子,沿着村路一家家派发,口头通知:
“叔,婶,晚上咱们农场摆长桌宴,都来啊,不用带东西,人来就行!”
“王师傅,晚上一定来喝酒!多亏了您修好了‘青安号’!”
“李奶奶,您牙口不好,我给您炖了烂糊的肉,晚上让我家予安给您端过去!”
消息像带着甜味的暖风,瞬间吹遍了村落的每个角落。村民们淳朴的脸上绽开笑容,连连应承。在这个日渐冷清的山村里,这样热闹的聚会,已是许久未见。
夕阳西下,将天边烧成一片绚烂的锦缎。青安农场门前那片空地,以及蜿蜒向后山茶园、连接着林予安果园的小径,被村民们自发搬来的各家桌椅拼成了一条蜿蜒曲折、望不到头的长龙。红色的桌布铺上,虽然新旧不一,却透着一股热腾腾的喜气。
灶火是从下午就开始燃起的。村里几位公认手艺好的婶子主动掌勺,白梨提供了充足的、带着灵气滋养的食材——农场自产的蔬菜、散养的鸡鸭、后山池塘里肥美的鱼,以及林予安果园里最后一批晚熟的柑橘和储存的瓜果。大铁锅里翻炒着农家小炒肉,蒸笼里冒着粉蒸肉的香气,炖锅里咕嘟着香气四溢的土鸡汤……烟火气缭绕,勾动着所有人的味蕾。
白梨换上了一身暖洋洋的杏色粗线毛衣,依旧是她最舒适的打扮,穿梭在人群和长桌之间,帮忙摆放碗筷,给孩子们发糖果,脸上带着轻松而真切的笑意。她不再是那个网络上叱咤风云、逼得资本巨头低头的神奇农场主,更像是村里一个出了远门、如今归来办喜事的自家姑娘。
林予安则负责协调和“技术支援”,比如检查临时拉出来的照明线路是否安全,帮力气小的老人搬动沉重的酒坛子。他依旧话不多,但眉宇间的冰雪早已消融,看着这喧闹而充满生气的场面,看着那个在人群中笑得眉眼弯弯的白梨,眼底是化不开的温柔。
天色渐暗,一串串暖黄色的灯泡被点亮,沿着长桌蜿蜒开去,如同一条落入凡间的星河,与天际初升的星子交相辉映。长桌旁坐满了人,笑语喧哗,碗筷碰撞,孩子们在桌隙间追逐打闹,好不热闹。
就在这时,一个约莫五六岁、穿着红色小棉袄、长得粉雕玉琢、异常漂亮的小男孩,抱着一个几乎比他矮不了多少的小木桶,踉踉跄跄地从屋里跑出来,小脸憋得通红,嘴里着急地喊着:“奶奶,奶奶,牛……牛奶,洒,洒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笑。这小孩儿生得实在好看,眼珠黑得像最上等的葡萄,皮肤白嫩,就是看起来有点怯生生的。
只有白梨和林予安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无奈的笑意。这哪里是什么别人家的小孩,分明是团团!这小家伙,大概是太兴奋,或者被这热闹的人气一激,竟又短暂地化成了人形,只是心智似乎还是小狐狸的状态,连话都说不利索。
一位热心的大婶赶紧接过他手里摇摇欲坠的奶桶(里面是白梨特意准备的、给孩子们喝的温牛奶),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哎哟,这是谁家的小娃娃?真俊!快来奶奶这儿坐。”
“团团”眨巴着大眼睛,似乎有点懵,但还是顺从地被大婶拉到了身边坐下,小手里很快被塞了一块甜甜的米糕,立刻忘了之前的“任务”,低头专心致志地啃了起来,腮帮子一鼓一鼓,可爱得让人心都化了。白梨扶额,只好假装不认识这只突然“变身”的团子。
宴至酣处,气氛愈加热烈。村里自酿的杨梅酒被一坛坛搬上来,酒液嫣红,酸甜中带着后劲。村民们纷纷来向白梨和林予安敬酒,感谢他们为村子带来的活力和名声。
白梨以茶代酒,一一谢过。林予安则没那么好运,被几位相熟的叔伯拉着,硬是灌下了好几杯。他酒量其实尚可,但那杨梅酒后劲绵长,又带着果子的甜香,容易入口,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些。
等到白梨发现时,林予安已经安静地坐在了她旁边的凳子上,背脊还是挺直的,但眼神比平时朦胧了不少,最显眼的是,他那两只总是透着冷静自持的耳朵,此刻竟染上了一层明显的、一直蔓延到耳根的绯红,在暖黄的灯光下,像熟透的虾子。
白梨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副模样,觉得新奇又好笑。她凑近了些,低声逗他:“林研究员,喝多了?”
林予安反应似乎慢了半拍,转过头,定定地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仿佛蒙上了一层水汽,少了平日的锐利,多了些懵懂的依赖。他点了点头,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带着点沙哑:“嗯……有点。”
他没说别的,就这么看着她,耳尖的红晕似乎又深了一层。周围是鼎沸的人声,闪烁的灯火,食物的香气,孩子的嬉笑,而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她带着笑意的眉眼。
白梨的心,像被羽毛轻轻搔了一下,软得一塌糊涂。她拿起自己的茶杯,递到他唇边:“喝点茶,解解酒。”
林予安就着她的手,乖乖喝了一口,然后继续看着她。
长桌宴还在继续,欢声笑语飘向缀满星辰的夜空。那个抱着奶桶的“小男孩”已经趴在大婶腿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糕屑。村民们酒足饭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享受着这难得的、充满希望与温暖的夜晚。
白梨看着身边耳尖通红、眼神湿润的林予安,看着这热闹非凡、充满烟火气的长龙宴席,看着远处黑暗中静谧起伏的茶山轮廓,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和安宁填满。
资本的风暴已然过去,初心的灯火在这山野间长明。
而属于他们的,细水长流的日子,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