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盖门市房的经历,逸卿对盖房子一点也不打怵了。他认为大房子就是地方大一点,用料多一些罢了。
去年盖门市房的时候,逸卿心里就有谱了,地基怎么打、圈梁怎么浇、砖缝怎么勾,他全都研究得明明白白了。
但是盖大房子备料是最困难的,雇车雇不起,逸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二手小四轮拖拉机,发动起来 “突突突” 震得人骨头响,烟筒里冒出的黑烟能把半边天都染暗。
逸卿一有时间就开着“突突突”出去跑一趟,渐渐地,就把小材料都准备差不多了。
健斌五一放假回来,一看家里盖房子,打电话跟学校请了一周的假,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工装,往驾驶座上一坐就是一天。
他白天拉煤粉跑货场,一趟能挣五块钱;天擦黑就往打石场钻,装石子、拉石头,车斗装得冒尖,轮胎都被压得瘪下去一块。
石头子够了,就开始拉石头,拉沙子。汗水浸透了衣服,白白净净的小脸几天就晒成了古铜色。
料备得差不多了,找了两个人帮忙放线,挖地基。
天刚蒙蒙亮,栀兰起来烧火做饭,她就听见健斌已经拉回来一趟了。
栀兰和小凤武拿着铁锨往下卸石子,铁锨比小凤武的个子还高,他握着木柄的手勒出红印子,小脸憋得通红,却非要跟栀兰一起铲。
“妈,盖了新房,我要自己住一个屋了。”凤武边说边往地基里撒石子,溅起的灰落在头发上。
周末一到,慧婕和舒婉便挎起土篮,加入了填地基的队伍。
满满一筐石子足有百斤重,小姐妹俩一人一侧,抬着满满一篮子石子往地基槽里填。
她们本来年龄就小,又没干过这样的重活,纤细的胳膊被土篮坠得像要被抻断了一样。
慧婕和舒婉咬着牙,一步一停,两步一换手,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可她俩谁也不喊一声累,只是趁着歇脚的空当,彼此对视着笑一笑 。
汗水顺着腮往下淌,她们用手背胡乱抹一把汗,抓起篮子再回去装得满满的。
一天下来,两个小丫头胳膊疼得端不住饭碗。手掌的血泡被磨破了,周一上课的时候,一握笔,手掌心就像针扎似的疼。
可即便这样,她们谁都没抱怨一声,她们都心里明白,自己多抬一筐,栀兰和凤武就少填一筐。
“这么重的筐,咱妈是咋拎动的呀!”上学的路上姐妹两人边走边聊。
“唉!妈是怕咱俩累呗,白天在家就拼命地干。”
栀兰在家,一天到晚都看不见她的手有闲着的时候。卸车时铁锨抡得比男人还快,手心磨出的茧子裂了口,沾着泥和血,她就往手上吐口唾沫,搓搓接着干。
车走了,她赶紧用土篮子装上往地基槽里填。两个闺女抬都抬不动的大篮子,她咬着牙用两手硬拎起来。
走个三五趟,她就累得两腿发软,扑通一下就跪到地上,喘口气又爬起来继续干。
小凤武放学早,看到栀兰在房场干活,放下书包就跑过来了。栀兰看他太小,更不舍得叫他干这么重的活,他用铁锹在地基里平石子。
五间房那么长的地基,硬是靠栀兰和孩子们用铁锹挖,用土篮子抬,一点一点填满的。
地基打好之后,逸卿白天上班,每天晚上下班回来都要砌几层砖。栀兰做好了饭,喂完了猪,就过来帮他端灰递砖。
栀兰有忙不开的时候,他就自己和灰,自己搬砖,自己砌墙。
头半个月,他没觉得累,感觉盖房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看着自己垒起来的砖墙一天天加高,心里挺自豪的,他没想到自己也能盖房子了。
随着墙体的加高,他感觉不像刚开始这么好玩了,不搭架子他够不着了。
搭完架子之后,他先把泥和砖都举上去,然后再爬上去砌。等料都用完了,他再爬下来,再去取泥搬砖。
一米八的大个子,这样爬上爬下,几次腿就软了。汗水浸透衣服,每一步都沉重如铅,但他心中那团火未曾熄灭。
有一次不知道是他的腿软了,还是架子没绑结实,他突然失去平衡,从两米高的架子上摔了下来。他坐在地上半天没喘上气来,疼得他眼泪当时就掉下来了。
逸卿坐了一会,感觉好点了,就站起来,又咬着牙爬到了架子上……
一个月以后,五间厢房外墙都砌平口了,青灰色的砖缝勾得笔直,像用尺子量过一般。
栀兰去把几个有经验的亲戚都找来了,趁着礼拜天,让他们帮忙把房架立上去。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响起了刨子和斧头的声响。房架全部做好之后,小凤武跑到小卖店买来一大串挂鞭。
栀兰和隔壁来帮忙的赵老师、王老师,在灶房忙前忙后,铁锅炖着酸菜猪肉,蒸腾的热气裹着肉香飘出院墙,勾得人直咽口水。
“上梁喽 ——” 不知谁喊了一声,男人们扛着油亮的房梁往架上送。木杆 “咯吱” 作响,有人在下头扶着,有人在上头拉着,每个人都顺脸淌汗,后背被汗水浸透一大片。
房梁落稳当的那一刻,小凤武在旁边放了挂小鞭炮,“噼里啪啦” 的脆响里,梁上系着的红布条随风飘起来,像一团跳动的火苗。
吃完午饭,他们便开始挂瓦。红瓦一片压着一片,从屋檐铺到屋脊,摆得齐齐整整,连缝隙都透着规矩。
到了傍晚收工时,门窗框都安安稳稳牢牢靠靠地固定好了,最后一片瓦扣在屋脊上,夕阳正斜斜地照过来,给五间厢房镀上了层金红的光晕。
栀兰站在小院里望去,新瓦房像一条沉稳的长龙卧在地上,红瓦在余晖里闪着暖融融的光,连檐角翘起的弧度都透着股精神气。她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眶热了起来,终于有个家样了。
前后左右的邻居都跑过来了,她们夸赞着说,“没想到逸卿小小的年纪,靠自己的两只手,竟把这房子盖得如此气派。”
栀兰笑着招呼大家,心里的欢喜像泉水一样往外涌。
“有了房子,就可以大干几年了,一定要尽快把借人家的钱还上。”
栀兰站在院子里望着刚盖好的新房,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