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中央大殿,厚重的门扉紧闭,精锐卫士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令人窒息的凝重。殿内,汉部落所有元老重臣齐聚一堂,阳歌端坐主位,面色沉静如水,唯有眼中深藏的锐光显示出他内心的波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殿中央,那里,巫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星图前,星图旁还摆放着那枚来自大卜偃的玄龟甲。
油灯的光芒将巫的身影拉得悠长,他苍老的面容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刻满了岁月的重量与即将宣示的沉重。他手中握着一根细长的木杖,杖尖微微颤抖,并非因为恐惧,而是源于一种近乎神圣的激动与紧迫。
“诸位,”巫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穿透了殿内的寂静,他手中的木杖点向星图,“自大卜偃公以生命为代价送来这最终警示,老夫夜观星象,结合此‘玄龟甲’上所载秘轨,反复推演测算,不敢有一日懈怠。”
木杖在星图上缓缓移动,勾勒出那条令人心悸的暗红色轨迹,最终停在某个与特定星宿交汇的区域。“看这里,‘荧惑’守‘心’,光色赤芒带血,其行滞涩,此大凶之兆,主兵燹、灾疫。再看‘辰星’,其轨愈发偏离常位,寒意自星官图中弥散而出…还有,‘镇星’暗淡,地脉不稳之象已现端倪…”
他的解说并非虚幻的预言,而是基于极其复杂却有其内在逻辑的星官运行规律与历史灾异记录的对比分析。每指出一处异常,他便引用一段偃绝笔中或玄龟甲上对应的记载,以及汉部落自身近年来观察到的气候地动异常:南方不该有的霜冻、北方反常的暖流、频繁的轻微地动、乃至动物迁徙的异常…
“…所有这些迹象,皆与古卷中所述‘大寂灭’前之征兆,一一吻合!”巫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星轨交织,地脉涌动,已然指明!绝非危言耸听,此乃天地运行之定数!”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或惊疑、或凝重、或苍白的脸,最终沉重地宣布:
“根据偃公最终推算及吾之验证,‘大寂灭’之期,绝非遥不可及之传说!其爆发,就在眼前之一两代人间!距今,短则五十年,长不过七十年,必将降临!”
“五十年…”有元老下意识地喃喃重复,这个数字让所有人头皮发麻。对于个人而言,或许漫长,但对于一个文明应对一场灭世灾难的准备而言,简直短得令人绝望!
殿内瞬间哗然!
“五十年?这…这怎么可能来得及?” “星象之事,虚无缥缈,岂可尽信?如此兴师动众,若最终…” “闭嘴!偃公以死传讯,岂容置疑!只是…这规模…尘云蔽空数年?地火奔涌?这…这真是人力所能抵御?” “举族之力应对一场可能…可能的灾难,值得吗?若虚惊一场,我汉部积蓄岂不耗尽?如何与亳邦抗衡?”
质疑声、恐惧声、现实利弊的权衡声交织在一起。负责农耕的稷担忧库存耗尽,负责军事的岩灵皱眉于双线作战的压力,负责内政的坚骨则计算着庞大计划所需的恐怖人力物力。即便是最坚定的核心成员,脸上也难免掠过一丝茫然与骇然。灾难的规模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极限。
“肃静!”阳歌低沉而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压下所有嘈杂。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冷电般扫过众人。
“星象或许深奥,然,气候异常,地动频仍,此乃我等亲身所感!大卜偃公之高义,以命相警,此乃铁证!尔等可知,为何我汉部能于蛮荒中崛起?非因天神眷顾,乃因我等从不将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之侥幸!”
他走到大殿中央,与巫并肩而立,手指重重地点在星图那致命的交汇点上。
“值得吗?”阳歌的声音如同钢铁交击,“若灾难不来,我等所建之坚固城寨、所储之丰裕粮秣、所研之精良技艺,只会让我汉部更加强大!若灾难真至…”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每一位元老,“…那我等今日之每一分准备,便是为子孙后代争得的一线生机!便是为华夏文明存续的一丝火种!此事,没有代价可言,唯有必须为之!”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瞬间镇住了场中所有的不安与犹豫。
“故,”阳歌提高声调,宣布了一个必将载入汉部史册的决定,“自今日起,举我汉国之力,启动‘方舟计划’!一切国策,皆为此计划让路!我等要建造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个能让文明度过漫长寒冬的庇护所!此役,关乎存续,绝非儿戏!”
他目光扫过绘、坚手、稷、岩灵等人,开始部署计划的三大支柱:
“其一,金匮藏经,知识存续! 由绘主导,集中所有抄录、编纂、保存一切知识!农作、冶炼、建筑、医药、星象、文字…乃至歌谣、传说,一切关乎文明延续之物,皆需以最耐久之材质,多重备份,深藏于最安全之地!绝不能让知识断代!”
“其二,薪火相传,人口筛选! 由稷、坚骨协同,制定章程。鼓励生育,优抚幼儿。暗中评估记录所有族人之技艺、体魄、心性。灾难来临之时,需确保有足够多样化的工匠、农夫、医师、学者…能工巧匠及其家眷,优先保障!”
“其三,磐石之固,避难之所! 由岩灵、坚手负责!勘察全境,寻找地脉稳定、资源丰富、易守难攻之地,兴建大型地下庇护所!需能抵御剧烈地动、隔绝毒尘严寒、存储数十年之粮草、拥有独立水源及通风!可依托现有城防扩建深挖,亦需另寻隐秘之地建设备用之所!此乃计划之基石!”
每一项命令都具体而沉重,压在每一位负责人的肩上,也震撼着所有与会者的心灵。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耗资无比巨大的、几乎要透支国力的宏伟计划,也是一个文明在末日预言面前,发出的最顽强、最理性的呐喊。
殿内再无异议。所有的疑虑都被阳歌的决心和计划的宏大所压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近乎悲壮的使命感。
阳歌最后环视全场,声音低沉却如磐石般坚定:“星芒渐炽,天劫已进入倒计时。自今日起,我汉国上下,不为称霸,不为私欲,只为生存,只为传承!此乃我等生于斯、长于斯,必须承担之重!”
“方舟计划,启航!”
命令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波澜将以龙城为中心,迅速扩散至汉部落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为生存而战的史诗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