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内,浣碧刚将听闻的消息禀与甄嬛,语气里带着几分艳羡:“小主,奴婢听说果郡王只因一句诗,就纳了个宫女做侍妾呢,那宫女的命可真好。”
甄嬛抬眸,眼底掠过一丝疑惑:“什么诗?”
“说是‘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啊?”甄嬛心头猛地一震,指尖不自觉攥紧了帕子,急切追问,“果郡王怎会与这宫女相识?”
“听说是除夕夜偶遇的。小主您说……”浣碧还在絮絮说着,甄嬛却已听不进后面的话。
她脑中一片纷乱——那日除夕夜,她让浣碧回去取东西,自己独在依梅园祈福,偏偏遇上了果郡王。彼时她若道出妃嫔身份,孤男寡女共处,不知会传出何等难听的闲话,便情急之下谎称是依梅园的宫女。可如今,果郡王竟因这句诗收了依梅园的宫女做侍妾……
甄嬛只觉后背发凉:若是此事败露,她一个后宫妃嫔,与外男有这般牵扯,定会落得“勾引外男”的罪名,万劫不复!可那个宫女是怎么回事?她本就会这句诗,还是……那日她也在依梅园,看到了什么?
甄嬛正心乱如麻,忽闻殿外太监高唱:“皇上驾到——”
浣碧忙低低提醒:“小主,皇上来了。”
甄嬛这才回过神,定了定神,敛衽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扶起她,目光带着几分探究:“方才在想什么?瞧你一副出神的模样。”
“没什么,”甄嬛勉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语气尽量平静,“许是方才坐着有些乏了。”
“朕倒是许久没来承乾宫了。”皇帝环视着殿内,语气里带着些微歉意。
甄嬛垂眸应着,心中却清明——自温宜公主那桩事闹过之后,皇上已有半月未曾踏足此处了。此刻他突然驾临,不知是偶然,还是……
“许久没来了,这段时间倒是忽略了你。”皇帝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温和的歉意,目光落在甄嬛身上。
甄嬛屈膝垂眸:“陛下日理万机,以国事为重,臣妾明白的。”
“你呀,总是这般懂事。”皇帝轻笑一声,语气里添了几分暖意。
他呷了口茶,话锋忽然一转:“对了,你听说了吗?允礼纳了个侍妾,还是从你这附近的依梅园出去的。”
甄嬛心头一跳,面上却依旧平静,微微颔首:“臣妾刚听浣碧提过,那位姑娘能得果郡王青睐,真是好福气。”
“听说他们是因一句诗结缘的。”皇帝放下茶盏,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她,“‘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姑娘倒有几分灵气,若是有缘遇上,倒也想结识一下呢。”
甄嬛垂在身侧的手指悄然收紧,袖口下的掌心已沁出薄汗。“果郡王素来爱重风雅,那姑娘能与他以诗结缘,可见是个慧黠的。皇上若想见,吩咐一声便是,想来果郡王也会乐意。”
皇帝看着她鬓边垂落的一缕发丝,伸手替她别到耳后:“你这话说得是。不过允礼性子偏静,纳了人也未必肯四处张扬。”
“好了,时辰不早了,朕还要去军机处看看。”许久,皇帝才放下茶盏起身。
甄嬛忙屈膝相送:“恭送皇上。”
直到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外,她才缓缓直起身,扶着一旁的桌沿站稳。浣碧在旁瞧着她脸色发白,小声问:“小主,您没事吧?”
甄嬛轻轻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想歇会儿,你先退下吧。”
“是,小主。”浣碧见她神色倦怠,不敢多言,悄无声息地敛衽退下,还细心地带上了殿门。
殿内霎时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甄嬛缓步走到窗边,推开半扇窗,迎面而来的风带着些微凉意,却吹不散她心头的滞涩。
果郡王纳了依梅园的宫女,还偏偏是因那句诗——这世上哪有这样巧的事?
那宫女是真的懂诗,还是……那日她就藏在暗处,窥见了自己与果郡王的相遇?若真是后者,那如今她被果郡王纳为侍妾,是巧合,还是另有图谋?
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棂上的雕花,冰凉的木刺硌得指腹生疼,她却浑然不觉。皇帝方才那句“想结识一下”,是随口一提,还是已对那日的事起了疑心?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她低声念着那句诗,喉间泛起一阵苦涩。原是祈愿梅花能熬过寒冬,如今看来,怕是先轮到自己要渡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