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曹昆陪陈秀娟和余可晴吃过早餐。
临别时,他掏出手机,麻利地给两人各转了十万块:
\"拿着,想买啥买啥,别委屈自己。\"
在两人依依不舍的拥抱和目送下,他转身离开了酒店。
原本打算去看看徐俐和张瑶,结果昨晚柳月的电话和信息先到了:
\"明天提车!准备接驾!\"
后面还跟了个俏皮的眨眼表情。
\"曹昆!\"
柳月的身影刚在出站口出现,就像只快乐的小鸟,
带着一阵熟悉的香风扑进他怀里,结结实实给了他一个拥抱。
几天不见,曹昆明显感觉她身上那丰腴的曲线似乎更饱满了些,温软的触感让他心头微微一荡。
\"这是我朋友,小雅。\"
柳月松开他,笑盈盈地介绍旁边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孩。
\"你好。\"
曹昆客气地点头致意。
女生有个形影不离的闺蜜,再正常不过。
简单寒暄几句,三人便往停车场走去。
一路上,柳月叽叽喳喳,像只欢快的百灵鸟,兴奋地分享着这几天的成果:
新房子收拾得温馨又舒适,商铺选址也基本敲定了。
曹昆开着车,大部分注意力在路况上,偶尔\"嗯\"、\"行\"地应和着。
柳月是个有主心骨的,主意早就拿定了,他听着就好,不用操心。
到了4S店,柳月目标明确,直那辆心心念念的奥迪q5L。
简单试驾了一圈,感受了一下驾驶感和空间,
她利落地拍板:
\"就它了!\"
手续办得出乎意料的快。
全款不到三十万,一辆崭新的白色q5L钥匙就交到了柳月手上。
家用代步,绰绰有余,也符合她的气质。
提完车,就近找了家馆子解决午饭。
饭后,柳月迫不及待地开上自己的新车,载着小雅。
曹昆开着车跟在后面,一路无话,返回了县城。
下午三点多,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入县城。
曹昆本想晚上再去找柳月,结果她非要他去看看她精心布置好的小窝。
盛情难却,曹昆只好过去。
三室一厅的房子不算特别大,但布置得格外温馨舒适。
特别是主卧,柔和的色调和精巧的装饰点缀,透出柳月隐藏的少女心。
参观完温馨的小家,三人又一起吃了顿便饭。
送走闺蜜小雅,曹昆刚在沙发上坐下想喘口气,就被柳月一把拉进了卧室。
\"新房子!新车!新生活!必须得好好庆祝一下!\"
柳月眼神亮得惊人,脸颊因为兴奋泛着红晕。
本就热情似火的她,此刻被喜悦点燃,更是热情高涨,缠着曹昆好一番抵死缠绵。
曹昆也只能打起精神,奉陪到底。
等两人终于消停下来,洗漱完毕躺回床上,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了深夜十一点。
柳月侧过身,手指在曹昆结实的胸膛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画着圈,
带着点小得意的促狭笑意:
“喂,老实交代,是不是被外头哪个小妖精把‘精力’都榨干咧?”
她语气里满是占了上风的得意。
曹昆没好气地拍开她那不安分的手:
“呵,刚才是谁哭爹喊娘地求饶?
‘好哥哥饶了我吧’?那动静,我看隔壁楼都能听见了!”
“哎呀!那不是…那不是为了让你更卖力嘛!”
柳月娇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又贼兮兮地凑得更近,
压低了声音,那股子得意劲儿更足了,
“不过嘛……我可真真儿地感觉到了!当我用咱家话喊你的时候……
特别是那句‘额滴个达达吆’(我的爸爸呀),‘泥要弄死额啊’,
你那个劲儿……啧啧啧,跟要吃人似的!
是不是……特有感觉?嗯?”
曹昆被她这直白又带着乡音的撩拨说得老脸一热,下意识就想捂脸。
没办法,柳月这婆娘说得一点儿没错。
那一刻,熟悉的、带着泥土味儿的乡音裹着滚烫的情话直往耳朵眼儿里钻,
确实像点了把火,烧得他……
嗯,更上头了。
他心说,有条件的老哥们,真该试试这方言的杀伤力,谁用谁知道!
“少编排我!”
曹昆找回场子,反手就是一击,
“你不也一样?
不说别的,光是你瘫那儿跟抽风似的、动都动不了的次数,
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了吧?”
两个人互相调侃了一会,才相拥着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两人都老老实实的,没再折腾
——不然真别想出门了。
像普通情侣一样吃完早餐,又闲聊了一会儿,
曹昆打了两个电话,便带着柳月直奔父母家。
曹昆打算让柳月见见家里人,这事早晚得办。
昨晚提的时候,柳月非但没扭捏,反而挺开心。
车子停在了小区门口的停车场。
曹昆先带柳月去看了正在筹备的两间铺子。
货架已经摆好,就等开业了。
“哥,你来了。”
建红媳妇在铺子里忙活,两个小孩在门口,抬头看见曹昆,叫了一声,
目光飞快地在柳月身上扫了一下,又低下头忙手里的活去了。
这一声动静不小,里间立刻传来脚步声。
老爸、老妈,还有小姨,三个人从货架后面走了出来。
“你妈还念叨着要给你打电话呢!”老爸一见曹昆就嚷嚷了一句。
曹昆还没开口,身边的柳月已经落落大方地迎了上去,笑容甜美:
“叔叔好!阿姨好!”
“这是小姨,这是小姨家表弟媳妇。”
“小姨好。”
……
介绍完柳月,老爸老妈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开始絮叨家里最近的事:
小超市再有个三五天就能开张了;
老家哪个亲戚托话,想让帮忙在城里找个活;
老爸以前的赌友张瘸子来借钱了(曹昆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多半没戏);
家里这几天又来了哪个亲戚走动……
曹昆没插嘴,就安静听着。
老一辈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这些家长里短、人情往来,就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他懒得干涉,也干涉不了。
“还有个事,”
唠叨完琐碎,老爸话锋一转,提起了“大事”,
“你大哥(大伯家)打电话来,说想抽空去西安看看你二爸(二叔),问你这边有没有时间一起去?”
二叔这两年身体垮得厉害,大病缠身。
“我估计够呛,到时候家里谁有空就跟着去吧。如果赶的上,我就去。”
他对二叔家的记忆,还停留在大学那会儿,已经很模糊了。
“对了,”
老妈像是刚想起来,补充道,
“还有你二姑不是前段时间动了手术了吗?你大哥的意思,你们小辈也去看看。”
“我大哥来家里了?”曹昆问。
“你爸从乡下回来,就是你大哥(堂哥)开车送的。顺道就把人家那笔钱给还了。”
老妈语气有点硬邦邦的,说完还瞥了老爸一眼。
曹昆心里门儿清。
老妈这是老毛病又犯了,嫌老爸没记性,以前家里穷,
没少被人看低,可老爸总是死要面子,跟那些人来往。
老一辈的恩怨纠葛啊……
说到底,根子多半都在一个“钱”字上。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闹的!!!
曹昆想起长辈们那会常挂在嘴边的话:
“你们小辈该干嘛干嘛,别受我们老辈子的影响。”
可这话听听就得了,做起来太难。
小时候,堂兄弟表姐妹还能一起疯玩。
可等长大了,各自忙活,要是老一辈之间不走动,断了联系,
小辈们就算小时候再亲,慢慢地也就疏远了,最后干脆断了来往。
曹昆自己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除了自家这些年过得不如意,有些亲戚不愿意走动之外,
像几个亲叔伯家的堂兄弟,就是因为父辈们关系淡了,
他们这些小辈,现在也基本没啥联系了。
反正曹昆除了刚毕业,还跟大哥有点联系之外,别的都记不清上次见面是啥时候了。
曹昆常有种很割裂的感受。
光他们村搬到县城的人,不说百八十个,三四十个总有了吧?
可这些人,除了极个别,他好像都很多年没碰过面,没打过招呼了。
人,生活是好了,但情分却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