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剧情是秀女体检,已经很克制的写了,却一直审核状态,没放出来,哎......)
“好了,姑娘。”
老宫女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现在,老婆子要问你几个问题,你需如实回答,不得有半点虚假。”
“是,小女定当如实回答。”梅凝恭敬地应道。
“你识字吗?可曾读过什么书?”老宫女问道。
“小女在私塾随父亲读书,识字,曾读《女诫》、《烈女传》,也读《论语》、《诗经》。”梅凝答道。
老宫女点了点头,又问:“若有一日,你入宫为妃,见其他姐妹受到陛下恩宠,你当如何自处?”
梅凝稍作思索,恭谨道:“小女以为,宫中姐妹皆为陛下分忧,若得恩宠,乃是姐妹福分,小女当谨守本分,恭顺谦让,不争不妒,只求能安分守己,侍奉陛下,为皇家绵延尽一份心力。”
“若陛下繁忙,久不临幸,你当如何?”
“陛下日理万机,为国操劳,乃天下之福,小女深知陛下不易,岂敢奢求恩宠?只愿陛下保重龙体,小女安心侍奉宫中,修身养性,侍奉好皇后娘娘,便是本分。”
老宫女听着梅凝的回答,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又问了些关于家庭生活、个人志趣等问题。
梅凝皆应对得体,不卑不亢,显示出良好的教养和聪慧的头脑。
最终,算是通过了考验。
第三轮的考察极为严格。
皮肤稍有瑕疵,哪怕身上有一点不明显的疤痕,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
那些言行举止轻佻,回答问题不够沉稳,或者性格显得过于争强好胜的,也无一例外地被淘汰出局。
这一轮,足足淘汰了三千多人,比第一轮还要严苛!
经过前三轮的层层筛选,最终的一万名秀女,只剩下约八百名。
按照以往大宋选妃的惯例,经过三轮筛选的姑娘,便不再淘汰,从中选出五十人,充当皇帝的后宫嫔妃。
大宋后宫等级森严,分为皇后、贵妃、贤妃、德妃等十七个等级。
此五十人由太后终审,皇帝册封,或封妃,或封贵人、才人。
至于其余那些未进入嫔妃名单的数百名女子,通常会被赐给亲王、郡王,作为侧妃或侍妾,以加强宗室与地方的联系;
剩下的秀女,只能在深宫中默默终老,度过余生。
然而,崇祯一改往常选妃制度,将规模大幅缩减,改为三年一选,且每次只选三人。
这意味着,这剩下的八百名佼佼者,仍需面临更为残酷的竞争,其中绝大部分人,最终仍将与皇妃之位无缘。
为此,礼部增加了第四轮审查,品德考察。
这八百名候选人,将不分门第,全部入住后宫的特定区域,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品德考察。
在此期间,资深女官会暗中记录她们的一言一行、举止作风。
考核内容涵盖甚广,远不止表面功夫。
首先是礼仪规范:她们的行走坐姿是否合乎宫廷礼制,如“行不回头,立不跛足”;
对宫中长辈、女官是否恭敬有礼;与姐妹相处是否谦和友爱。
其次是性格特质:是否温顺、隐忍、不妒。
最后则是生活习惯:是否有不良嗜好,如饮酒、赌博,甚至连睡眠是否安稳,也成了考察项目。
因为宫廷机密重重,若睡眠不安稳,容易说梦话,便有泄露宫中秘闻的风险。
女官们甚至会通过夜半突袭检查、假装无意闲聊等方式,全方位地观察每位秀女。
或许有心机身后的秀女,伪装成非常懂事,你装能一两天,还能装一个月不露马脚不成?
为期一个月的品德考察,如同在她们的生活中装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监控,时刻进行考察。
许多秀女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考察,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决定她们命运的关键。
品德考核不合格者,虽不会被立即遣返,却也注定与皇妃之位无缘。
她们会被分配至冷宫或边缘职位,终生无望晋升。
回想大宋历史上,宋真宗的刘娥,便是因“恭谨无过”而从歌女身份逐步晋升,最终母仪天下,成为皇后。
而宋哲宗的孟皇后,却因“举止轻佻”被降为道姑,其竞争对手刘清菁则因“端庄自持”而成为皇后。
这些血淋淋的例子,无不说明身处深宫的女子,品德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越了家世与美貌。
八百名秀女,被分批安置在后宫不同的殿宇之中。
自崇祯迁都南京,营建紫禁城后,除了乾清宫、坤宁宫等核心宫殿,其余三宫六院几乎都空置着。
如今用来暂住秀女,倒也显得宽敞大气。
梅凝被分到一处名为“芳华殿”的居所。
殿内住着约莫五十名秀女,有宫女侍候起居。
每日除了有女官教授宫规礼仪,其余时间便是自由活动。
这般住在宫中,远离家乡亲人,少女们难免感到寂寞和紧张。
为了排遣无聊,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三五成群地闲聊,交流家乡趣闻,亦或是打听宫中的消息。
在这些闲谈中,家世背景便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毕竟,谁的家族在朝中有人,谁的父亲官居何职,往往就决定了她们未来在宫中的地位。
一日午后,梅凝与同住芳华殿的林小荷坐在庭院的石凳上,轻声细语。
林小荷是扬州富商之女,性情活泼开朗,与梅凝颇为投缘。
“梅姐姐,你可听说了吗?”
林小荷突然凑近梅凝,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悄悄说道:“我昨日在浣衣局那边,听那些宫女私下议论,说隔壁‘昭庆殿’住着的那位秀女,名叫韩慕晴,居然是当今定西伯韩世忠的女儿!”
“韩世忠?”梅凝闻言,不由得一怔。
这个名字,她自然是如雷贯耳。
韩世忠,那可是名震天下的北伐大将,随官家北伐,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更是被封为定西伯,世袭罔替,在朝中地位显赫,声望极高。
林小荷见梅凝的反应,得意地点头:“是啊!定西伯家的千金,听说韩慕晴自幼便习武,英姿飒爽,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可谓文武双全!”
此言一出,周围几个也在闲聊的秀女,听到“韩世忠”的名字,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脸上都露出震惊与艳羡之色。
她们本以为此前山东节度使的千金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如今竟又出现一位背景更加显赫的将门虎女!
一股无形的压力,如同阴云般笼罩在所有秀女心头。
所有人都清楚,按照大宋以往的制度,这些出身名门的女子,尤其是将门世家的女儿,往往会被优先选中,封为妃嫔,甚至直接册封贵妃,其地位远非一般女子可比。
她们入宫的目的,更多是出于政治联姻的考量,而非仅仅是帝王私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