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青溪镇,空气里多了几分凉意。苏清鸢站在铺子后院的药架旁,看着伙计们把刚采购来的防风、紫苏叶、薄荷等药材分类晾晒,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往年这个时候,药材价格还算平稳,可一到冬天,尤其是下了霜冻之后,不少草药会被冻死,药材商就会趁机涨价,有时候涨幅能达到两三成。今年铺子的业务比往年多,需要的药材也更多,要是不提前做准备,冬天药材涨价,不仅会增加成本,还可能影响伤药和药膳的供应。
“必须提前储备药材。”苏清鸢打定主意。她立刻让人把合作的药材商张掌柜请了过来。张掌柜在青溪镇开了二十多年药铺,为人实在,和苏清鸢合作了很久,每次都能给她提供质量好、价格公道的药材。
张掌柜一进铺子,就看到苏清鸢正在整理药材清单,笑着说:“苏掌柜,这刚入秋,你就开始准备冬天的药材了?是不是太早了点?”
苏清鸢请张掌柜坐下,给他沏了杯热茶,才说:“张掌柜,我是担心今年冬天会下霜冻。往年一到冬天,药材价格就涨得厉害,今年咱们铺子的业务多,需要的药材也多,要是等涨价了再买,成本就太高了。我想跟你约定,以现在的价格,预订未来三个月的药材,你看行不行?”
张掌柜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苏掌柜,你这想法是好,可预订三个月的药材,数量不少啊。我这药铺的库存有限,得去山里的药农那里收,而且这么多药材,你也不好储存,万一放坏了,损失就大了。”
苏清鸢早就想到了这些问题,她笑着说:“张掌柜,库存的事你不用愁,你只管去药农那里收,我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给你付定金,等药材收齐了,我再付剩下的钱。至于储存,你放心,我有地方储存,保证不会放坏。”她所说的储存地方,就是她的空间——空间里温度恒定,湿度适宜,药材放进去,不仅不会变质,还能保持新鲜,药效也不会流失。
张掌柜还是有些犹豫:“苏掌柜,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这么大的订单,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万一冬天药材价格没涨,你岂不是亏了?”
“我相信我的判断。”苏清鸢语气坚定,“往年冬天药材都会涨价,今年也不会例外。就算价格没涨,提前储备药材,也能保证铺子的供应,不会耽误生意。张掌柜,咱们合作这么久,我还能骗你不成?”
张掌柜看着苏清鸢真诚的眼神,又想起之前合作的愉快经历——苏清鸢从来不会拖欠货款,而且每次都会按照约定的价格付款,从不讨价还价。他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行,苏掌柜,我信你!你需要哪些药材,要多少数量,你列个清单给我,我这就去山里收。”
苏清鸢大喜,立刻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药材清单递给张掌柜。清单上详细写着需要的药材种类和数量:防风五十斤、紫苏叶三十斤、薄荷四十斤、生姜一百斤、葱白八十斤、独活二十斤、桑寄生十五斤……这些都是制作药膳和伤药的主要药材,也是冬天容易涨价的品种。
张掌柜接过清单,看了一眼,忍不住咋舌:“苏掌柜,你这要的数量可真不少啊!不过你放心,我一定尽快给你收齐,保证质量和现在的一样好。”
“那就多谢张掌柜了。”苏清鸢连忙起身,让伙计取来五十两银子,“这是定金,你先拿着,等药材收齐了,我再付剩下的钱。”
张掌柜接过银子,小心地收好,笑着说:“苏掌柜真是爽快!我这就回去准备,争取半个月内给你把药材送过来。”
送走张掌柜后,苏清鸢立刻开始整理空间。她在空间里开辟出一块专门的区域,用木板搭了几个架子,用来存放药材。为了保证药材的干燥,她还在架子下面铺了一层干燥的稻草;为了防止虫蛀,她又在角落里放了一些驱虫的草药。一切准备就绪后,就等着张掌柜送药材过来。
半个月后,张掌柜果然如约把药材送了过来。满满十大车药材,堆在铺子后院,散发着浓郁的草药香。苏清鸢让伙计们把药材分类整理好,仔细检查了每一批药材的质量——防风根须完整,紫苏叶新鲜无黄叶,薄荷叶片肥厚,生姜饱满多汁,每一样都符合她的要求。
“张掌柜,你这药材的质量真是没话说!”苏清鸢满意地说。
张掌柜笑着说:“那是自然!我特意去山里找最好的药农收的,就是为了让苏掌柜你满意。”
苏清鸢让伙计把剩下的货款付给张掌柜,然后趁着夜色,悄悄把所有药材都收进了空间。看着空间里整齐堆放的药材,她心里踏实多了——有了这些储备,就算冬天药材涨价,铺子也能正常供应伤药和药膳,不会受到影响。
果然,没过多久,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席卷了青溪镇及周边地区。一夜之间,田里的庄稼、山里的草药,都被冻得蔫蔫的,不少草药直接被冻死,无法采摘。消息传开后,镇上的药材商们立刻开始涨价,防风、紫苏叶、薄荷等药材的价格,一下子涨了三成,而且还供不应求,很多商户拿着钱都买不到药材。
镇上开茶馆的王掌柜,平时也会卖一些简单的养生茶,需要用到薄荷和紫苏叶。他去张掌柜的药铺买药材,看到价格涨了这么多,忍不住抱怨:“张掌柜,你这药材怎么涨得这么厉害?比上个月贵了三成还多!”
张掌柜无奈地说:“王掌柜,不是我想涨价,是这次霜冻把山里的草药都冻死了,我收不到货,只能涨价。现在能有货就不错了,再过阵子,说不定还会更贵。”
王掌柜叹了口气,只好买了少量药材,心里却犯了愁——药材涨价,他的养生茶也得涨价,可涨价后客人就会减少,生意肯定会受影响。他想起苏清鸢的药膳坊,不知道她那里的情况怎么样,便特意绕到“清鸢药膳坊”去看看。
一进铺子,王掌柜就看到不少客人在买伤药、吃药膳,价格和之前一样,没有丝毫上涨。他疑惑地问苏清鸢:“苏掌柜,现在药材都涨了三成,你这伤药和药膳怎么还不涨价啊?难道你不怕亏本吗?”
苏清鸢笑着说:“王掌柜,我早就料到冬天药材会涨价,提前三个月就跟张掌柜预订了药材,以当时的价格,所以现在成本没有增加,自然不用涨价。”
王掌柜听了,又惊又羡:“苏掌柜,你可真是有远见啊!我怎么就没想到提前储备药材呢?现在好了,药材涨价,我的生意都快做不下去了。”
“王掌柜别着急,”苏清鸢安慰道,“你要是急需少量药材,我可以先匀给你一些,按之前的价格算,等你找到合适的货源再还我。”
王掌柜感动得连连道谢:“苏掌柜,你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一定向你学习,凡事多提前打算。”
不仅是王掌柜,镇上其他需要用到药材的商户,都因为药材涨价而头疼不已。有的商户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导致客人减少;有的商户因为买不到药材,只能暂停相关业务。而“清鸢药膳坊”,因为提前储备了药材,不仅能以原价供应伤药和药膳,还能保证充足的货源,吸引了更多的客人。不少原本在其他商户那里消费的客人,都转到了“清鸢药膳坊”,让铺子的生意更加红火。
周县令听说了这件事,特意来铺子看望苏清鸢,称赞道:“苏掌柜,你真是有远见!提前储备药材,不仅保证了铺子的供应,还稳定了镇上的物价,让百姓们能用上平价的伤药和药膳,真是立了大功啊!”
苏清鸢笑着说:“大人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不想因为药材涨价而影响百姓们的生活。”
周县令点点头,感慨地说:“现在很多商户,只想着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你却能提前谋划,考虑到百姓的需求,真是难得!你的成本优势,让其他同行望尘莫及,这不仅是因为你有远见,更是因为你心里装着百姓啊!”
苏清鸢看着铺子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次药材储备计划的成功,不仅让铺子获得了成本优势,更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份信任和支持,正是“清鸢药膳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她在青溪镇立足和发展的根本。
冬天渐渐来临,青溪镇下起了第一场雪。苏清鸢站在铺子里,看着窗外的雪景,又看了看空间里整齐堆放的药材,心里充满了信心。她知道,就算冬天再冷,药材价格再涨,“清鸢药膳坊”也能稳稳地度过这个冬天,继续为百姓们提供平价的伤药和温暖的药膳,让这个冬天,因为有了“清鸢药膳坊”而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