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村的清晨被一层淡灰色的辐射雾笼罩,0.31Sv\/h的辐射让雾粒在空气中泛着细碎的银光,落在青石板路上凝结成薄薄的霜。林野踩着霜花走在星核石巷里,青铜刀的刀鞘扫过路边的石槽,槽内流动的地热蒸汽带着微弱的“嘶嘶”声,在雾中腾起半米高的白气——这是石磨村最基础的“巷路供暖”,也是村民们对抗辐射寒冬的第一道防线。
“林小哥,早啊!”巷口的王婶正用木勺搅动石槽里的星核粥,粥锅架在石槽上方,借着蒸汽的温度保温,“这雾一浓,温度就往下降,昨晚后半夜,我家小子冻得直往我怀里钻,全靠这石槽的热气才没着凉。”她的手在石槽边缘摸了摸,掌心沾着湿润的白汽,“就是今早的蒸汽好像弱了点,你看这粥沸得都没往常厉害。”
林野蹲下身,指尖探入石槽的蒸汽中,温度果然比昨日低了3c。他抬头望向村中心的巨大石磨,磨盘缝隙中涌出的蒸汽比平时稀薄,像喘不过气的老人:“老村长在祠堂吗?我得去看看主供暖管道。”
祠堂的东耳房里,苏锐正靠在供暖石台上翻修步枪,石台表面铺着阿木特制的“暖肌苔”,绿色的苔藓在蒸汽滋养下泛着温润的光,将石台温度稳定在28c。他的左腿支架靠在石台旁,夹板上的麻布还带着蒸汽的潮气:“你也感觉到了?”苏锐的护目镜推到额头上,露出眉骨处的旧疤,“今早我调试瞄准镜时,发现石台的温度降了,原本能靠蒸汽自动清洁的镜片,现在都结了层薄霜。”
陈静的探测仪这时从祠堂外探进来,屏幕上的管道压力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主管道的压力从1.2mpa降到0.9mpa了!”她的半变异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青紫色的鳞片在雾中泛着微光,“苏明的笔记里有石磨村供暖系统的图纸,主管道从村中心的星核泉眼延伸出六条分支,分别负责巷路、民居、祠堂和蒸汽房——现在西巷和北巷的分支压力已经跌破安全值,再降下去,那两片的石屋就得冻住。”
老村长拄着星核木拐杖走进来,拐杖头在供暖石台上敲出清脆的响:“是‘管垢’堵了。”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指向祠堂墙角的一张旧图纸,上面用炭笔标注着管道的走向,“每年入冬前都得清一次,今年雾来得早,还没来得及——主管道在石磨底下的‘地热井’里,井深十二米,里面的管道是二十年前苏明帮忙换的星核钢,就是管垢难清,得用‘酸星草’的汁液泡,再靠阿木的植物根须疏通。”
阿正抱着一捆酸星草跑进来,少年的后颈纤维痕迹在雾中泛着淡紫色,草叶上的露珠还冻着细霜:“林哥,酸星草采来了!”他的手指在草叶上捏了捏,挤出几滴淡黄色的汁液,“苏晴姐姐的感知说,主管道的堵塞位置在地下八米处,那里的管垢最厚,还……还缠着些奇怪的纤维,像阿木哥之前遇到的实验体纤维。”
苏晴站在祠堂的窗边,辐射绘图本摊在窗台上,屏幕上的管道三维模型被红色的“堵塞区”覆盖,堵塞物的边缘泛着淡绿色的光——那是纤维聚合体的特征。她的后颈纤维痕迹亮得像条细银链,目光透过辐射雾望向村西的腐叶沼:“爷爷的笔记说,纤维聚合体遇到地热蒸汽会收缩凝固,形成‘纤维垢’。”女孩的声音带着气音,指尖在模型的堵塞区轻点,“这些纤维应该是上次赵衡的实验体潜入时留下的,他们从腐叶沼过来,刚好经过主管道的分支口,纤维掉进去后被蒸汽带着往主管道走,越积越厚。”
阿木蹲在供暖石台旁,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他手臂上缓缓流动,与石台上的暖肌苔产生共鸣。他用手语比划着:先是指向地下,做出管道堵塞的动作;然后是拿出酸星草,做出浸泡的动作;最后是指了指自己的手腕,那里有一道绿色的血管——显然,他计划将酸星草汁液与自己的植物化血液混合,增强汁液的腐蚀性,再用根须顺着管道疏通,这样既能清管垢,又能分解纤维。
林野的星核石在胸前微微发烫,他能“看到”地下管道的景象:主管道内的管垢像黑色的痂,牢牢粘在星核钢内壁上,纤维聚合体像蜘蛛网般缠绕在管垢上,将管道截面堵了近三分之二。更让他在意的是,管道深处的星核泉眼旁,有几处细微的能量波动,频率与赵衡实验体的控制项圈一致——那些纤维不是偶然掉落,是被刻意留在管道里的。
“得尽快清理,再过六个小时,辐射雾会更浓,温度可能降到-5c。”林野的青铜刀在地上划出供暖系统的简易图,蓝绿色的光芒将堵塞位置标出,“陈静,你和苏晴去主管道的分支口设置压力监测点,一旦压力回升就通知我们;阿正,你跟着老村长去收集暖肌苔,清理完管道后,得重新铺在供暖石台上;苏锐,你在祠堂门口守着,注意观察村西的动静;我和阿木去地热井清管道。”
地热井位于石磨正下方的密室里,密室的门藏在磨盘的基座下,需要转动磨盘上的三个星核石按钮才能打开。老村长转动按钮时,磨盘发出沉闷的“轰隆”声,基座缓缓向一侧滑动,露出下面黑黝黝的井口,井壁上固定着锈迹斑斑的金属梯,梯阶上缠着阿木之前加固的藤蔓。
“井里的蒸汽浓度高,记得戴防毒面罩。”老村长递给林野和阿木两个用安神花纤维做的面罩,“里面的照明靠壁上的星核灯,你们顺着梯子下去,第八节梯阶旁有个检修口,打开就能看到主管道的阀门。”
林野率先钻进井口,青铜刀的刀身泛着蓝绿色的光,照亮了井壁上的星核灯。他踩着藤蔓梯阶向下爬,蒸汽在井内凝结成水珠,滴落在头盔上发出“嗒嗒”的声。阿木跟在后面,怀里抱着装酸星草汁液的陶壶,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手臂上亮得刺眼,与井壁的星核灯交相辉映。
第八节梯阶旁的检修口果然如老村长所说,是块可拆卸的星核钢盖板。林野用青铜刀撬开盖板,一股带着硫磺味的蒸汽扑面而来,管道内传来“咕嘟”的闷响,像堵着嗓子的呼噜声。
“阿木,倒汁液。”林野的声音透过面罩传来,带着蒸汽的闷响。
阿木将陶壶里的酸星草汁液缓缓倒入管道,淡黄色的汁液遇到蒸汽立刻沸腾,发出“滋滋”的腐蚀声。他的手臂贴在管道外壁,绿色的植物化纹路顺着管壁蔓延,与管道内的汁液产生共鸣——根须像细小的绿色蛇,从管道口钻进去,顺着管垢的缝隙缠绕、生长。
“纤维在分解!”林野的星核石突然发烫,他能看到管道内的纤维聚合体在汁液作用下变成黑色的粉末,被蒸汽带着向外流动,“压力开始回升了,0.95mpa……1.0mpa……”
井外突然传来陈静的通讯:“林野!北巷的分支管道压力没变化!苏晴的感知说,那里的管道有个破口,蒸汽都漏到地下了!”
阿木的根须这时突然剧烈抽搐,他的身体在梯阶上晃了晃,绿色的血液从面罩边缘渗出——管道内的纤维垢里藏着细小的“纤维刺”,是赵衡实验体身上的融合纤维特化而成,能刺穿植物根须,释放麻痹毒素。
“阿木!”林野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青铜刀的光芒顺着手臂蔓延,试图中和毒素,“别再用根须了,我们用物理方法疏通!”
他从战术包里掏出个星核钢制成的“疏通钩”,这是阿正昨晚帮他磨的,钩尖带着细密的倒刺。林野将疏通钩伸进管道,顺着根须开辟的缝隙探入,钩尖勾住管垢的瞬间,他猛地发力,一块拳头大的黑褐色管垢被拽了出来,上面还缠着绿色的纤维碎末。
阿木的呼吸渐渐平稳,毒素被青铜刀的能量压制住。他重新拿起陶壶,将剩余的汁液全部倒入管道,这次没有用根须,而是靠汁液的腐蚀性慢慢溶解剩余的管垢。井内的蒸汽越来越浓,温度也随之升高,林野的额头上渗出汗水,顺着面罩边缘滴落在梯阶上。
“北巷的压力回升了!”陈静的声音带着兴奋,“1.1mpa了!西巷也在涨,快到安全值了!”
林野和阿木继续清理了近一个小时,直到管道内的“咕嘟”声消失,蒸汽顺畅地流动,探测仪显示主管道压力恢复到1.2mpa,才顺着藤蔓梯阶爬回地面。
密室的门刚打开,就看到苏晴抱着辐射绘图本站在门口,屏幕上的管道模型已经全部变成绿色的“畅通区”:“爷爷的笔记说,供暖系统还有个‘应急加热阀’!”女孩的声音带着激动,指尖在屏幕的石磨位置轻点,“就在主管道和星核泉眼之间,打开后能让供暖温度升高5c,还能将部分供暖管道切换成‘蒸汽防御喷口’——赵衡要是再来,我们就能用供暖系统当防御!”
祠堂外的星核石巷里,村民们已经感受到了蒸汽的变化。王婶的星核粥重新沸腾起来,冒着浓密的白汽;几个孩子趴在供暖石槽旁,用小木棍搅动槽内的蒸汽,玩得不亦乐乎;老木匠正带着年轻人检修民居的供暖石台,将新采的暖肌苔铺在上面,绿色的苔藓在蒸汽中很快就恢复了生机。
“林小哥,阿木小哥,辛苦你们了!”王婶端着碗热粥走过来,粥碗边缘沾着细碎的星核米,“快喝点暖暖身子,这粥借着石槽的热气熬了半个时辰,香着呢!”
林野接过粥碗,蒸汽的温度透过陶碗传到掌心,暖得他心里发颤。阿木则被几个孩子围着,他们好奇地摸着他手臂上的绿色纹路,问他是不是会“魔法”,能让石槽变热。阿木笑着用手语比划,孩子们虽然看不懂,却跟着他的动作拍手。
苏锐靠在祠堂门口的供暖石台上,步枪放在身边,目光扫过巷里的村民:“这供暖系统比我们在劳动营的强多了。”他的手指在石台上轻轻敲了敲,“劳动营的供暖靠烧星核煤,又呛又脏,还经常断供,冬天冻死人是常事——这里的蒸汽,干净还稳定。”
陈静的探测仪这时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屏幕上的星核泉眼位置出现一次短暂的能量峰值:“是赵衡那边的信号!”她的声音带着警惕,青紫色的鳞片微微竖起,“刚才我们清理管道时,腐叶沼方向有能量波动,应该是他们在监测我们的供暖系统——林野,他们可能想破坏供暖,让我们在寒冬里失去抵抗力。”
林野的目光望向村西的辐射雾,青铜刀的刀身泛着冷光:“老村长,应急加热阀怎么打开?”
老村长拄着拐杖走到石磨旁,指着磨盘上的一个隐蔽按钮:“按这个,再转动磨盘三圈,就能打开应急阀。”他顿了顿,补充道,“但应急阀不能常开,会消耗过多的星核泉眼能量,影响泉眼的稳定性。”
林野点了点头,没有立刻打开应急阀,而是对陈静说:“你把供暖管道的防御切换功能标在绘图本上,我们得提前规划好哪些管道能当喷口,哪些是民居供暖的关键——赵衡想冻我们,我们就用他的主意反过来防他。”
苏晴的辐射绘图本在这时自动保存了供暖系统的最新数据,屏幕上最后一页用红笔写了句话:“最平凡的温暖,往往藏着最坚韧的守护。”女孩的手指轻轻抚摸着这句话,后颈的纤维痕迹在蒸汽中,呈现出健康的淡粉色。
辐射雾渐渐散去,夕阳的光芒透过雾层洒在石磨村,给供暖石槽的蒸汽镀上了一层金色。林野站在村中心的石磨旁,看着村民们在温暖的巷路上忙碌,孩子们的笑声、王婶的吆喝声、老木匠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像首鲜活的歌。
他知道,石磨村的地热供暖系统不只是对抗寒冬的工具,更是村民们生活的底气,是他们在辐射末世里守住家园的希望。而赵衡的窥视,只会让这份希望变得更加坚定——这个冬天,他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用这温暖的蒸汽,挡住所有的寒冷与危险。
当夜幕降临时,祠堂的供暖石台上摆满了村民们送来的食物,星核粥、烤星核薯、腌硫鱼,热气腾腾地冒着白汽。林野和苏锐、陈静、阿木、苏晴、阿正围坐在石台上,共享着这份来自地热的温暖,也共享着对抗未来的决心。
石磨村的地热蒸汽还在管道里静静流动,带着星核泉眼的能量,带着村民们的期待,在辐射寒冬来临前,为这个小小的村落,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