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太上老君听着孙悟空的自言自语,面带笑意。
而那两个道童呢,如同泥塑木雕,对他的叫嚣充耳不闻,只是在听见下界时眼中光芒一闪而过。
一时间,整个兜率宫中只有孙悟空喋喋不休的话语。
然而,这短暂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炉外,太上老君平和的声音清晰传入看炉道人和架火童子耳中,也穿过透炉壁,传入炉内:
“童儿,起火,看炉道人,不可马虎。”
“是!”
看炉道人神色一肃,手中拂尘对着八卦炉方位轻轻一点,一道无形的符文亮起。
“遵老爷法旨!”
两个架火童子脆声应道,其中大的一个拿起一把造型古朴、非金非玉的芭蕉扇(并非铁扇公主那把),对着炉底那连接地脉火源的无形孔洞,开始有节奏地、小心翼翼地扇动起来。
起初,只是微风。
炉内空间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从暖洋洋变得有些闷热,仿佛盛夏午后的雷雨将至。
孙悟空躺在炉底,感觉像被裹在厚厚的棉被里,有些不舒服地扭了扭身子。
“嘿,开始加温了?就这点小火苗?给俺老孙焐汗呢?”
他依旧嘴硬,但心里却警惕起来,坐起身,仔细观察着周围。
童子们扇动的节奏逐渐加快。
微风变成了热风。
炉内暗红色的光芒开始变得明亮,空气变得灼热,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滚烫的气息,吸入肺腑如同吞下火炭,脚下的炉底也渐渐发烫。
“嗯?有点意思了!”
孙悟空抹了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眼中金芒闪烁,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虽然热,但还能忍受。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两个童子手中芭蕉扇的节奏猛地一变!不再是均匀的扇动,而是时而急促如狂风暴雨,时而缓慢如春风拂柳。
那连接地脉的炉底孔洞,仿佛受到了某种玄奥的牵引,骤然喷涌出并非实体的火焰,而是纯粹由道韵和火行规则凝聚的——火海。
不是从某个方向烧来,而是仿佛这片广阔空间的“规则”本身发生了改变。
无穷无尽的、赤金色的、半透明的火焰,如同凭空出现一般,从虚空的每一个角落,从炉壁的每一个角落里,疯狂地涌现出来,瞬间就填满了目之所及的所有空间。
轰——!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只有一种沉闷的、仿佛天地熔炉本身在呼吸的轰鸣。
汹涌的火浪,一浪高过一浪,带着焚灭万物的恐怖高温,瞬间将孙悟空彻底吞没。
“嘶——!”饶是孙悟空早有准备,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无边无际的火海吓了一跳。
那火来势汹汹,温度之高,远超斩妖台上的神火,他感觉自己仿佛掉进了太阳的核心,金色的毛发瞬间被烧得卷曲起来,皮肤传来强烈的灼痛感!
“好家伙,这火够劲!”
孙悟空心中凛然,立刻运转法力,捏了个避火诀,一层凝实的金光从他体内透出,覆盖全身。
哪怕体表金光被火焰炙烤得扭曲变形,但终究没有破裂,
他就像火海中的一块顽石,任凭火焰冲刷,岿然不动。
“哈哈!老倌儿!你就这点本事?火再大点,给俺老孙好好洗个澡。”
他在火海中放声大笑,但这火焰的威力,确实非同小可,先前那波火浪,如果是寻常神仙,恐怕瞬间就化为飞灰了。
然而,孙悟空的笑声还未落下,很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汹涌澎湃、仿佛要焚尽一切的火海,温度骤然开始剧烈波动,毫无规律可言。
上一刻,火焰还是赤金色,散发着熔金化铁、足以蒸发星辰的恐怖高温,烧得孙悟空体表的金光滋滋作响,仿佛下一刻就要破裂。
下一秒,火焰的颜色瞬间变得暗红,温度却急剧下降,虽然依旧灼热,却如同从沸油跌入了温水,巨大的温差让孙悟空体表的金光骤然收缩,皮肤和筋骨仿佛被冰冷的铁钳狠狠夹了一下,传来一阵刺骨的酸麻和剧痛。
紧接着,火焰可能又毫无征兆地变成惨白色,温度低得如同极地寒冰,冻得孙悟空一个激灵,金色的毫毛上都似乎要凝结冰霜!但还未等他适应这刺骨的寒冷,火焰又猛地转回赤金,恐怖的高温再次将他包裹。
更可怕的是,这冷热交替并非区域性的,而是整个炉内空间,所有的火焰,都在同步进行着这种毫无规律、剧烈到极致的温度变化。
前一瞬还在忍受着极寒的孙悟空,下一瞬就可能被突然降临的超高温火焰直接“拍”在身上。
“呃啊——!”孙悟空猝不及防,被这忽冷忽热、毫无征兆的温度剧变折磨得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
这感觉,比单纯的酷热或严寒要难受千百倍,就如同将人反复投入滚油和冰水之中,每一次转换,都让他难受不已。
他能承受稳定的高温或低温,却对这种剧烈无比、毫无规律的冷热交替,产生了强烈的不适反应。
肌肉在高温下膨胀,又在低温下骤然收缩,骨骼仿佛被反复锻打淬火,五脏六腑如同被无数根冰针和火针同时穿刺搅动。
一股股难以言喻的酸、麻、胀、痛、痒,如同潮水般从身体每一个角落涌出,直冲脑门。
“该死!这……这是什么鬼火?!”
孙悟空又惊又怒,在无边无际的火海中左冲右突。
他想躲开高温的区域,可整个空间都是火海,而且温度变化同步,根本无处可逃。
他想硬扛,可那冷热交替带来的痛苦,简直让他欲仙欲死,几欲疯狂,金箍棒被他挥舞得密不透风,搅动起一片片火浪,却丝毫改变不了环境。
“老倌儿!你耍诈!有本事弄点真火出来,搞这些忽冷忽热的鬼把戏算什么本事?”孙悟空一边痛苦地扭动着身体,一边破口大骂,试图用叫骂来分散那蚀骨钻心的痛苦。
炉外,老君平静地注视着炉壁上流转的卦象和火焰光影,对孙悟空的叫骂充耳不闻。
看炉道人则全神贯注地调控着,维持着炉内火焰的微妙平衡。
两个童子更是心无旁骛,按照老君传授的玄奥节奏,持续扇动着芭蕉扇。
文武之火,阴阳交替,造化熔炼,岂是儿戏?
(感谢大家送的礼物,书评还差三个就可以显示了。)
(这里写八卦炉中的火有阴寒这种变化,主要是原着中猪八戒的钉耙给的灵感,毕竟又是刮风又是下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