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武德殿。
金銮宝殿之上,气氛凝重。
今日大朝会,议题焦点并非边关军报,也非各地灾情,而是远在中书省的一个关键职位——都司指挥使的任命。
萧无病虽已贵为中书省总督,总揽军政,但其原本担任的行军指挥使一职已然卸任。
而这直接统辖中书省境内主要作战部队的都司指挥使,便成了一个各方势力都眼红不已的“肥缺”。
谁能将自己的人安插在这个位置上,就等于在萧无病的地盘里,钉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钉子,既能分权制衡,又能窥探机密,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吏部尚书陈文都手持玉笏,率先出班,他是二皇子周翰在朝中的核心支持者,此刻自然是当仁不让。
他面色肃然,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大殿中:“陛下,中书省乃边防重镇,都司指挥使执掌兵权,责任重大,不可一日空缺。臣举荐原北境副将,威远将军赵干钧出任此职。赵将军久经沙场,战功卓着,熟稔边务,定能辅佐萧总督,稳固边防。” 这赵干钧,明面上是中立将领,实则是柳家暗中培养、与二皇子关系密切的武将。
他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宁卫国便冷哼一声,出列反驳。
他虽欣赏萧无病,但在此事上,出于制衡和自身部门影响力的考虑,也有属意人选,且与傅家推荐之人不同:“陛下,陈尚书所言差矣!赵干钧虽勇,然常年驻守北境,对中书省地理民情、敌我态势并不熟悉。臣以为,中书省卫指挥同知郭猛更为合适!郭猛乃中书省本地成长起来的将领,熟知地形,在军中亦有威望,由他接任,可保平稳过渡,迅速形成战力!” 这郭猛,与傅家麾下边军系统往来密切,算是傅家在三皇子、四皇子派系中较能接受的人选。
“宁尚书此言未免有失偏颇!” 礼部尚书曾杰生慢悠悠地开口,他向来与柳家亲近,此刻自然是帮腔,“为将者,首重韬略与威望,赵干钧将军威名远播,足可震慑宵小。至于地理民情,假以时日,自然熟悉。岂能因噎废食?”
刑部尚书韦惊才则语气冷淡地说道:“臣倒觉得,此职人选,当以法度、资历为重。按制,都司指挥使当从各卫指挥使中择优擢升。如此,方可服众,避免引发军中不必要的动荡。” 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暗中否定了直接从外部空降的可能,为各方在本土将领中运作留下了空间。
户部尚书房苑彦捻着胡须,一副为国计民生的模样:“陛下,如今国库虽略有盈余,然用钱之处甚多。都司指挥使掌管一省兵马的粮饷器械,若用人不当,恐生贪墨,靡费国帑。臣以为,当选派一位清廉干练、熟知钱粮调度之人为佳。” 他这话,隐隐指向了与魏家有商贸往来、精于计算的一位文官转武职的候选人,显然是魏家和五皇子周治在背后推动。
工部尚书蒋家文也附和道:“房尚书所言极是。边防工事、军械维护,皆需与都司衙门协同,若指挥使不通实务,亦会延误军机。”
几位尚书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各执一词,看似都在为国举贤,实则字字句句都暗藏机锋,代表着背后不同皇子与豪族的利益。
二皇子一系的柳家、三皇子四皇子背后的傅家、五皇子关联的魏家,甚至还有其他一些试图混水摸鱼的势力,都在暗中角力。
端坐在龙椅上的国君周天,面无表情地听着臣子们的争论,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想。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的任命,更是对萧无病掌控力的试探,也是朝中各派系力量的一次公开博弈。
陈文都见争论不休,再次上前,语气加重:“陛下!萧总督虽能力出众,然毕竟年轻,且需总揽全局,军事方面,正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成之将加以辅佐!赵干钧确是不二人选!” 他这是明捧暗抑,暗示萧无病需要“辅佐”,实则想分其兵权。
宁卫国立刻反唇相讥:“陈尚书此言差矣!萧总督于军中威望素着,何需他人‘辅佐’?当务之急是选一能与其同心协力、如臂使指之将!”
龙椅之上,周天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论: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一众大臣,最终淡淡说道:
“中书省都司指挥使一职,关乎边防稳固,人选确需慎重。此事,容朕再思。退朝。”
他没有当场做出决定,将这沸腾的争议暂时压了下去。
……
翌日,武德殿,早朝。
百官肃立,气氛比昨日更加微妙。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瞟向御阶之上,等待着国君的最终决断。
吏部尚书陈文都低垂着眼睑,看似平静,但微微抿紧的嘴角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柳家为了推赵干钧上位,昨夜在幕后也是进行了大量的游说和打点。
兵部尚书宁卫国则面色沉稳,他昨日据理力争,更多是出于对军方体系内晋升规则的维护,以及对空降将领可能引发混乱的担忧,至于郭猛是否真能完全符合傅家或他个人的全部期望,倒也未必。
国君周天端坐龙椅,目光平静地扫过众臣,并未让内侍宣读冗长的文书,直接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中书省都司指挥使一职,空缺已久,于边防不利。朕思之再三,决意已定。”
大殿内落针可闻。
“擢升,中书省卫指挥同知,郭猛,为都司指挥使,即日赴任,统辖中书省境内各卫所兵马,辅佐总督萧无病,整军备武,固我边陲!”
旨意一下,满殿皆是一静,随即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成了!
宁卫国心中一定,虽然郭猛不完全是他的人,但至少是本土将领,符合他的部分预期,也挫败了柳家直接空降的意图。
他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圣明!郭猛确为合适人选,必能不辜负陛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