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哥,张总让咱们做‘社区养老互助手册’,把‘手工展’‘以物换餐’的经验写进去,推广到其他社区。” 小周抱着笔记本,兴奋地说,“张总还说,让咱们团队一起写,你当主编。”
陈建国看着办公室里的另外两个下属 —— 小李,刚毕业的大学生,负责文案;小张,学设计的,负责排版。“好啊,咱们一起写,就像枫溪的村民一起编‘互助公约’一样。” 他从包里拿出枫溪笔记,“你们看,这是枫溪的互助表,咱们可以参考这个,把社区的互助活动分分类:手工互助、送餐互助、技能互助,每类都写清楚怎么做、老人怎么参与。”
小李拿起笔记,翻看着:“陈哥,枫溪的互助表好详细啊,连‘帮老人挑水要挑多少’都写了。咱们的手册,也可以写得这么实在,比如‘送餐要注意老人的口味,张奶奶不吃辣,李爷爷要吃软的’。” 小张点点头:“我可以把手册设计成枫叶形状的,封面画枫溪的晒秋架,肯定好看。”
团队四个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始讨论手册的内容。陈建国负责写 “互助理念”,把枫溪的 “以心换心” 写进去;小周负责写 “活动流程”,把手工展、以物换餐的步骤写清楚;小李负责写 “老人需求清单”,把每个老人的喜好、禁忌记下来;小张负责设计封面和排版,画枫叶、晒秋架的图案。
“陈哥,‘互助理念’怎么写啊?” 小李挠了挠头,“太官方了老人看不懂,太随意了又不像手册。” 陈建国笑着拿起一片枫叶:“小李,你看这片枫叶,每片都不一样,但都红得暖。互助理念也一样,不用复杂,就写‘你帮我,我帮你,像家人一样’—— 枫溪的村民,就是这么说的。”
小李恍然大悟:“对!这样老人一看就懂,还觉得暖。” 他拿起笔,写下 “互助理念:你帮我,我帮你,像家人一样;你教我,我教你,像朋友一样”。小周忍不住点赞:“写得好!比‘促进老人互助,构建和谐社区’实在多了。”
中午吃饭时,小张拿出设计稿:“陈哥,你看封面,我画了枫溪的晒秋架,上面挂着老人的手工,还有枫叶飞机,好看吗?” 陈建国接过设计稿,看着上面的晒秋架、枫叶、老人的笑脸,忽然想起在枫溪,他和赵二柱、小丫一起挂晒秋的场景,眼睛有点红:“好看,太好看了。”
小周拍了张设计稿的照片,发在公司群里:“咱们的‘社区养老互助手册’封面,枫溪风,超暖!” 群里的同事都夸 “好看”“有创意”,张总回复:“陈主管的团队,越来越接地气了!”
下午,团队继续写手册。陈建国在写 “技能互助” 时,想起李爷爷会编竹篮、王爷爷会写字,就把他们的技能写进去,还标注 “李爷爷每周二、四教竹编,王爷爷每周一、三教写字”。小周在写 “活动流程” 时,想起张奶奶说 “想让重孙子来看手工展”,就加了 “邀请老人的家人来参加活动” 的环节。
快下班时,手册的初稿完成了。陈建国拿着初稿,读给团队听:“‘社区养老互助手册,像枫溪的晒秋架一样,把老人的暖、大家的爱,都挂上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摸到、感受到’—— 怎么样,这样结尾,暖不暖?” 小周、小李、小张都点头:“暖!比那些官方的结尾好多了。”
收拾东西时,陈建国的怀表突然发烫,映出清晰的枫溪画面:赵二柱在济世堂整理 “枫溪生活手册”,跟他们的手册很像;小丫在旁边写 “枫溪互助公约”,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你们看!” 陈建国把怀表递给小周,“这是枫溪的画面,跟咱们的手册一样。”
小周、小李、小张围过来看,眼睛都亮了:“太神奇了!这是时空穿越吗?” 陈建国笑着说:“是时空共振,枫溪的朋友,在跟咱们一起做手册。” 他知道,这是怀表第一次映出这么清晰的画面,说明枫溪的暖,已经和现实的暖,紧紧连在了一起。
晚上回家,陈建国把手册初稿给林慧看。林慧翻着,笑着说:“这手册,像枫溪的笔记一样,满是暖。我明天去超市,跟同事们说说,让他们也帮忙宣传宣传。” 乐乐跑过来,看到封面的枫叶飞机,说:“爸,我也要在手册里画枫叶飞机!”
陈建国抱着乐乐,坐在书桌前,让他在手册的空白处画枫叶飞机。乐乐画得很认真,每架飞机上都写着 “暖” 字。林慧坐在旁边,给他们端来红糖粥,阳台的枫叶灯笼亮着,枫树苗的影子落在手册上,像一幅暖融融的画。
睡前,陈建国在枫溪笔记上写:“团队的暖,社区的暖,枫溪的暖,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手册。明天,要把这份暖,带给更多的老人。” 怀表放在旁边,表盘微微亮着,像在说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