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哥,今天社区有个‘老人茶话会’,咱们去听听他们对‘以物换餐’的意见吧?” 小周拿着笔记本,站在陈建国面前,脸上带着笑,“上次手工展和送餐试点都很成功,张总说,要是茶话会反馈好,就全社区推广。”
陈建国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枫溪笔记:“好啊,咱们再带点红糖茶和枫叶小蛋糕,跟老人聊聊天,就像在枫溪的‘晒秋茶会’一样。” 他想起在枫溪,每到秋收后,村民们都会聚在晒秋架下,喝着红糖茶,吃着烤红薯,聊收成、聊家常 —— 那种热闹又暖的氛围,他想带到社区茶话会里来。
茶话会在社区的小礼堂举行,三十多个老人坐在椅子上,有的手里拿着织针,有的拿着象棋,还有的拿着报纸。陈建国和小周把红糖茶和小蛋糕放在桌上,笑着说:“爷爷奶奶,喝点茶,吃点蛋糕,咱们今天随便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张奶奶第一个开口:“陈主管,‘以物换餐’太好了!我教小张织毛衣,她给我送餐,我不用做饭,还能跟小张聊天,比以前热闹多了。” 李爷爷接着说:“我教小李编竹篮,他给我送红烧肉,比我自己做的好吃!” 老人们纷纷点头,说 “这个活动好”“不想停”。
陈建国笑着说:“爷爷奶奶,只要你们喜欢,咱们就一直办下去。以后还想办什么活动,都可以跟我说,咱们一起商量。” 他刚说完,一个老人举起手 —— 是刘爷爷,七十九岁,头发花白,手里拿着一片枫叶,说 “陈主管,我有个事想跟你说”。
刘爷爷走到陈建国面前,把枫叶递给她:“你看这片枫叶,红得透亮,边缘还有锯齿纹,跟我去年深秋在枫林场看到的一样。” 陈建国接过枫叶,指尖蹭过边缘的锯齿纹 —— 跟小丫缝的枫叶玩偶的纹路一模一样,心里忽然一动。
“去年深秋,我去枫林场捡枫叶,看到一个小姑娘,穿汉服,扎着两个小辫,也在捡枫叶,跟你儿子差不多大。” 刘爷爷回忆道,“她手里拿着一片枫叶,跟你手里的一样,还跟我说‘这是枫溪的枫叶,能带来暖’。我问她‘枫溪在哪’,她笑了笑,说‘在很远的地方,有很多枫树’,然后就不见了。”
陈建国握着枫叶,心里泛起波澜 —— 刘爷爷说的小姑娘,肯定是小丫。他想起在枫溪,小丫说 “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想到,她的 “时空痕迹”,竟出现在了枫林场。“刘爷爷,您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 他忍不住问。
“记不太清了,就记得她笑起来眼睛弯,像月牙。” 刘爷爷说,“她还跟我说‘爷爷,你要是看到一个戴怀表的叔叔,就跟他说,枫溪的枫叶红了’。” 陈建国摸了摸胸口的怀表,表盘微微发烫,好像在回应刘爷爷的话。
茶话会结束后,陈建国把刘爷爷的话记在枫溪笔记上,旁边画了一片枫叶,标注 “小丫的时空痕迹”。小周走过来,看到笔记,好奇地问:“陈哥,枫溪是什么地方啊?你总提到。” 他笑了笑:“是一个很远的地方,有很多枫树,有很多暖的人,等以后有机会,我跟你说那里的故事。”
晚上回家,陈建国把刘爷爷的话告诉林慧和乐乐。乐乐眼睛亮了:“爸,刘爷爷说的肯定是小丫姐姐!她来枫林场找我们了!” 林慧接过枫叶,看着边缘的锯齿纹:“跟小丫缝的玩偶一样,肯定是她。”
一家三口坐在阳台,看着枫叶,聊着枫溪的事。乐乐说:“爸,明年深秋,咱们去枫林场找小丫姐姐好不好?我想跟她一起折枫叶飞机。” 陈建国点点头:“好啊,咱们明年去,给小丫姐姐带枫叶蛋糕和玉米籽。”
林慧靠在陈建国肩上,说:“没想到,枫溪的暖,不仅带到了社区,还带到了枫林场。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暖的。” 陈建国握着她的手,又摸了摸乐乐的头,看着阳台的枫树苗,忽然觉得,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 “暖”—— 枫溪的暖,社区的暖,家里的暖,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日子。
睡前,陈建国打开怀表,表盖里的照片上,爷爷和奶奶在枫溪的晒秋架下笑,旁边好像多了个小小的身影 —— 像小丫,又像乐乐。他知道,这是时空的呼应,枫溪的朋友,从来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