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的六月,阳光把第五大道的玻璃幕墙照得发亮,车流如织的街道上,西装革履的白领步履匆匆,背着相机的游客举着地图四处张望。
这里是北美商业的心脏,也是豫菜团队筹备近半年的北美首家体验店,最终敲定的落子之地。
“李总,前面就是咱们看好的商铺,紧邻洛克菲勒中心,斜对面是写字楼集群,每天人流量保底两万!”
项目负责人林哲快步跟上李明远的脚步,手里攥着厚厚一叠调研数据,语气里难掩兴奋。
他指着街角一处约两百平米的商铺,玻璃门上还贴着“旺铺招租”的海报,“上个月咱们跟业主谈了三轮,终于把租金压到了合理范围,而且业主同意免三个月装修期!”
李明远停下脚步,抬头打量着商铺位置。
临街的转角,视野开阔,左侧是写字楼入口,右侧是游客必经的步行街,门口的空间足够摆放外摆座椅,傍晚时分能吸引不少驻足的食客。
他接过林哲手里的调研表,指尖划过“日均人流量2.3万”“白领占比65%”“游客占比25%”的数据,嘴角渐渐扬起:“就这儿了。前期调研说这里白领午餐需求大,游客晚餐偏好特色餐饮,正好契合咱们豫菜‘正餐精致、简餐便捷’的定位。”
两人走进商铺,空旷的空间里还留着上一家咖啡店的装修痕迹,木质地板保养得完好,天花板的管线布局清晰,省去了不少拆改的麻烦。
林哲指着靠窗的位置:“李总,这里计划做散座区,能摆八张四人桌;里面的区域隔出两个包间,主打商务宴请;后厨就设在最里面,通风管道不用大改,省不少成本。”
李明远点点头,掏出手机,调出提前准备好的初步规划图:“后厨要预留足够的操作台,豫菜的牡丹燕菜、鲤鱼焙面都需要精细操作;前厅的动线要流畅,不能让食客进门后绕路,尤其是午餐高峰期,得保证翻台效率。”
正说着,商铺业主马克先生带着律师走了进来。
这位金发碧眼的纽约本地人,之前对“豫菜”一无所知,还是林哲带着河南烩面、胡辣汤的预制样品,反复上门沟通,才让他对这个来自中国中原的菜系产生兴趣。
“唐先生,很高兴再次见面!”
马克热情地伸出手,“你们的调研很专业,我相信这里能成为一家受欢迎的餐厅。”
签约仪式选在隔壁的咖啡馆,简单却正式。
李明远接过律师递来的合同,逐页核对条款——租期五年,租金按季度支付,装修期间的水电优惠,以及后期业态调整的相关约定,每一条都标注得清晰明确。
“马克先生,关于装修风格,我们会融入中国中原文化元素,但会保证符合纽约的消防和环保标准,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任何影响。”李明远放下笔,认真说道。
马克笑着点头:“我相信你们的专业。之前林先生给我看了河南古建筑的照片,那些木构纹样很有特色,我很期待最终的效果。”
下午三点,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金色的印泥落在纸上,标志着豫菜北美首家体验店正式落地。
李明远举起咖啡杯:“合作愉快!期待三个月后,这里能飘起豫菜的香气。”
“合作愉快!”马克举杯回应,“我已经开始期待尝尝你们说的‘牡丹燕菜’了!”
签约结束后,李明远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启动装修筹备工作。
会议室里,国内赶来的设计师张薇,正对着投影幕布上的河南古建筑照片讲解:
“咱们的装修核心是‘融中原文化,适配当地场景’。墙面用浮雕展现豫菜制作过程,比如牡丹燕菜的切配、鲤鱼焙面的拉制,让食客直观感受豫菜的精致;吊顶借鉴洛阳白马寺的木构纹样,简化后做成轻量化的金属框架,既保留文化特色,又符合纽约的现代审美。”
北美本地装修团队负责人汤姆皱了皱眉:“张女士,这些浮雕和木构纹样的工艺会不会太复杂?纽约的装修工期通常很紧张,两个月能完成吗?”
“放心,我们做了简化设计。”
张薇调出施工图,指着上面的细节,“浮雕采用预制构件,现场拼接;吊顶的金属框架在国内预制好,运到纽约直接安装,能节省一半工期。而且我们分了三个施工阶段,先拆改,再硬装,最后软装,同步推进,保证两个月内完工。”
林哲补充道:“我已经联系好了当地的建材供应商,大部分材料能在纽约采购,特殊的文化元素构件从国内空运,下周一就能启动采购流程。另外,我们还得提前申请餐饮许可证,纽约的审批流程比较严,得尽早准备材料。”
李明远看着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心里的石头渐渐落地。
他想起半年前启动北美市场调研时,团队里还有人担心“豫菜在北美没知名度,会不会水土不服”,但经过三个月的街头问卷、商圈访谈,以及多轮口味测试,他们发现纽约的白领和游客对“新鲜、有文化内涵的异国菜系”接受度很高,尤其是豫菜的“鲜、香、醇”,正好能满足当地食客对复合口味的追求。
“还有一个重点——员工招聘。”
李明远看向人力资源负责人李娜,“厨师团队从国内派骨干过来,但前厅服务员、收银员要招本地员工,最好是懂中英文、了解餐饮行业的,下周启动招聘,争取装修中期能完成培训,开业就能上岗。”
李娜点头:“已经联系了纽约当地的招聘网站和华人社团,会重点招聘有中餐服务经验的人员,入职后安排两周的豫菜文化和服务流程培训,保证服务质量。”
傍晚时分,李明远站在即将装修的商铺门口,看着曼哈顿的华灯初上,写字楼里陆续走出下班的白领,游客们举着相机在街头拍照。
他掏出手机,给国内的总部打了个视频电话,屏幕里传来团队成员的欢呼声。“放心吧,店址定了,装修筹备已经启动,三个月后,北美就能吃到正宗的豫菜了!”
挂了电话,林哲递过来一杯热咖啡:“李总,辛苦了。从调研到签约,整整半年,终于落地了。”
李明远接过咖啡,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
他望着眼前的商铺,仿佛已经看到三个月后,这里人声鼎沸,食客们举着筷子品尝牡丹燕菜,对着鲤鱼焙面的造型惊叹,服务员用流利的中英文介绍豫菜的历史文化。
这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豫菜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原文化的窗口。
“走,去尝尝纽约的中餐,找找差距。”
李明远笑着拍了拍林哲的肩膀,“明天开始,装修、招聘、证件办理,咱们得同步推进,不能有半点松懈。”
夜色中的曼哈顿,车流如星河般流淌,街角的商铺里,即将绽放的豫菜香气,正悄悄酝酿着一场跨越山海的味觉邂逅。
李明远知道,这只是豫菜出海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体验店扎根北美,让中原美食的味道,飘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