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茂、慕容田遗留的政治废墟尚在清理,但京州乃至整个汉东的发展引擎,已在袁天坚定有力的掌控下,提前点火,发出了低沉而强劲的轰鸣。
“数字科创走廊”不再仅仅是一个构想、一份规划图上的粗线条,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从纸面跃入现实,成为搅动汉东全域发展格局的磅礴力量。
初春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腾龙”工业园一期已然成型的现代化厂房与研发大楼上。玻璃幕墙反射着金色的光辉,园区内道路宽阔整洁,绿化带中新栽的树木已吐出嫩芽,处处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今天,这里将举行“数字科创走廊”核心项目——“京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暨“前沿技术公共实验平台”的奠基仪式。
不到上午八点,园区主会场已是人头攒动。红色的充气拱门如同巨龙卧波,猎猎作响的彩旗迎风招展。
巨大的背景板上,“智领未来,链动汉东”八个大字遒劲有力。
来自国家部委的代表、省直相关厅局的负责人、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行业领军企业的cEo、金融机构高管以及数十家媒体记者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庄重。
市委书记何海涛、市长袁天率领京州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悉数到场。
何海涛面带微笑,与各方嘉宾寒暄,尽显地主之谊。
而袁天,则依旧是那副沉稳如山的神态,深邃的目光扫过会场,与几位关键人物进行着简短而有力的眼神交流。
他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未打领带,少了几分官场的刻板,多了几分实干家的利落。
九时整,奠基仪式正式开始。何海涛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阐述了“数字科创走廊”对于京州、对于汉东的战略意义。
随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分别致辞,对京州的前瞻布局和高效执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持续重点支持。
轮到袁天发言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他没有拿讲稿,站在话筒前,身形挺拔如松。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他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全场,平稳而充满力量,“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一栋建筑奠基,更是为京州、为汉东的未来,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启动一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
他回顾了“数字科创走廊”从构思到立项的艰难历程,没有回避曾经的争议与阻力,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清晰勾勒:“这个计算中心,将拥有每秒百亿亿次的算力,它不仅是京州的,更是整个汉东乃至区域共享的‘超级大脑’。
它将以开放、共享、普惠的模式,为高校的基础研究、企业的技术研发、城市的智慧治理,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撑!”
“而旁边的公共实验平台,”袁天的手臂挥向另一侧规划用地,“将集中布局全球最先进的研发设备,打破单位壁垒,实现‘拎包入驻’式的科研。
我们的目标,是让任何一个有想法、有才华的科学家、工程师,在这里不会因为缺乏设备而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没有空谈概念,而是用具体的数据和蓝图说话:“预计未来三年,仅这两个平台,就将吸引超过三百家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孵化,带动形成超过五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吸引和培育数以万计的高端人才!”
他的话语,点燃了在场每一位与创新相关者的激情。
台下,来自硅谷的华裔科学家张教授对身旁的助手低语:“这位袁市长,懂技术,更懂生态。这里的气象,不一样了。”
企业家们则更加务实,交头接耳地计算着潜在的合作机会与市场空间。
“当然,宏伟的目标需要坚实的保障。”袁天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严肃,“我在此郑重承诺,京州市政府将致力于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任何阻碍创新发展、任何企图在新的格局下重演‘吃拿卡要’旧戏码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京州未来发展大局的破坏,我袁天,第一个不答应!
市政府将采取最坚决的措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这番斩钉截铁的表态,如同洪钟大吕,在会场回荡。
既是对所有参与者的庄严承诺,也是对可能存在的残余势力的严厉警告。
台下,一些原本心里还有些小算盘的官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奠基培土环节,袁天与部委领导、何海涛书记等人,共同挥动系着红绸的铁锹,为奠基石培上第一锹土。
刹那间,礼炮齐鸣,彩烟腾空,掌声雷动。无数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京州作为“数字科创走廊”无可争议的龙头,正式开启了全速前进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