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囚徒的困境
顶级和牛被检出瘦肉精!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闷棍,狠狠砸在刚刚因艺术展邀请而稍显振作的团队心头。合作多年的老供应商竟然也出了问题,这绝非巧合,而是周世仁的触手已经渗透到了他们供应链最信任的环节!攻击不再仅仅是模仿和舆论,而是直接威胁到了食品安全这条餐饮行业绝不可逾越的红线!
林晓第一时间下令封存所有问题批次食材,并紧急启动备用供应商渠道,但时间仓促,品质难以保证达到宴席要求。更严重的是,这个消息一旦泄露,对“山海轩”声誉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内鬼……一定有内鬼!”夏沫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从配方泄露,到李明的擅自行动,再到现在的和牛问题!周世仁对我们的动向了如指掌!这个人,或者说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
怀疑的空气,如同致命的毒气,在“山海轩”的每一个角落弥漫。每个人看彼此的眼神,都带上了审视与猜忌。后厨里,往日默契的配合变得僵硬,交流只剩下必要的工作指令。李明更是如同惊弓之鸟,几乎不敢与任何人对视,生怕那怀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自己身上。
就在这人心惶惶之际,周世仁的律师函,如同计算好时间般,精准地送到了夏沫手中。函中措辞严厉,指控“山海轩”及其核心团队成员林晓、苏杭、夏沫、李明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并使用了本属于“味王集团”旗下研发机构的“特定风味配方数据”,并用于商业盈利,构成严重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要求“山海轩”立即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巨额经济损失。
随律师函附上的,还有几份所谓的“证据”:一些经过模糊处理的、据称是“味王集团”内部研发数据的截图,以及几份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显示“御品速达”部分产品与“山海轩”招牌菜在“关键风味成分”上存在“高度相似性”的分析报告。
这些证据看似漏洞百出,经不起严格推敲,但其目的本就不在于法庭上的胜诉。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法律骚扰和心理战。周世仁要将林晓团队拖入漫长的、耗资巨大的诉讼泥潭,同时,将这“窃取商业机密”的脏水泼过来,进一步摧毁他们本已摇摇欲坠的商誉和内部信任。
“他是要把我们一个个逼成‘囚徒’!”夏沫将律师函狠狠拍在桌上,“让我们在互相猜疑和自我辩护中消耗殆尽!”
果然,消息传开后,团队内部的气氛更加诡异。虽然律师函针对的是所有人,但那些怀疑的目光,还是不自觉地、更多地飘向了曾经出过“差错”的李明,以及那个始终特立独行、与团队若即若离的苏杭。
李明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他找到林晓,声音带着哭腔:“晓哥,真的不是我!紫薯粉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和牛的事情我更不知道!我怎么可能去偷配方给周世仁?!”
林晓看着他痛苦而惶恐的脸,心中五味杂陈。他相信李明的本质不坏,但接连的“意外”和此刻沉重的压力,让他也无法完全排除任何可能性。他仿佛被置于一个“囚徒困境”之中——是选择无条件信任伙伴,共同面对,还是为了保全大局,必须做出最冷静、甚至最冷酷的取舍?
就在林晓深陷困境,难以决断时,苏杭再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
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参与任何讨论。他只是默默地走进了自己的实验室,反锁了门。几个小时后,他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放着四杯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澄清透明的液体。
他走到办公室,将托盘放在林晓、夏沫和李明面前的桌子上。
“喝了。”苏杭的语气不容置疑。
三人看着他,不明所以。
“这是‘真言水’。”苏杭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近乎残酷的冷笑,“我用了四种不同的水,四种不同的温度,四种不同的矿物比例调和的。据说,心里有鬼的人,喝不出区别。”
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带着强烈象征意味的测试。它不是科学的测谎,而是一场对信任的极端拷问。
李明脸色惨白,他看着那四杯水,身体微微发抖,仿佛那里面真的是能揭示真相的魔药。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被羞辱的愤怒和绝望:“苏杭!你什么意思?!连你也不相信我?!”
夏沫也皱起了眉头:“苏杭,别添乱了!现在不是搞这种……”
林晓却抬手,阻止了夏沫继续说下去。他看着苏杭那双沉寂却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又看了看面前那四杯看似相同、实则各异的“真言水”。
他明白了苏杭的用意。这不是儿戏,这是在用最极端的方式,逼迫他们所有人直面内心的猜疑,做出选择。
林晓没有犹豫,率先拿起离自己最近的一杯,一饮而尽。液体入喉,带着一丝极微弱的、类似岩石的清冽感。
夏沫看着林晓,又看看苏杭,咬了咬牙,也拿起一杯喝下。她尝到的,是一丝若有若无的甘甜。
李明看着他们都喝了,眼泪终于忍不住涌了出来。他颤抖着手,随便拿起一杯,闭着眼灌了下去,除了水的冰凉,他什么额外的味道也尝不出来。
最后,苏杭拿起剩下的最后一杯,缓缓喝下。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四杯水,四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的、细微的差别。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苏杭放下空杯,目光扫过三人,最后定格在林晓脸上。
“味道,不一样。”他陈述着一个事实,“但谁心里有鬼?”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怀疑,才是真正的‘囚笼’。”
说完,他不再理会众人,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留下的三人,面面相觑,心中波涛汹涌。苏杭这近乎荒诞的行为,却像一把钥匙,猛地捅开了那扇名为“猜忌”的囚笼大门。是啊,即使知道了彼此杯中水的不同,又能证明什么?真正的信任,从来不需要依靠外物的测试。
林晓深吸一口气,看向李明,眼神变得坚定:“小明,之前的事情,过去了。从现在起,我们一起面对。”
李明的泪水再次决堤,但这一次,是如释重负的哭泣。
然而,就在团队内部因为这戏剧性的一幕而即将重新凝聚时,夏沫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美杜莎基金”亚历山大·陈的短信,内容简短而冰冷:
“林先生,鉴于贵司近期接连出现的运营事故及潜在法律风险,‘美杜莎’正式撤回投资意向。祝好运。”
资本的退场,如同最后的丧钟。
与此同时,林晓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邮件没有文字,只有一个音频附件。
林晓点开播放。
里面传出的,赫然是几天前,他和夏沫在办公室里,低声讨论是否要因为“金玉满堂”事件和李明近期状态,考虑让他暂时离开核心岗位的私密对话片段!
录音的效果很清晰,显然是由隐藏的设备录制!
内鬼,不仅存在,而且,就在他们身边如此之近的地方!甚至可能……就在刚才那间办公室里!
刚刚稍有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冻结。
囚徒的困境,非但没有解开,反而因为这条录音的出现,变得更加凶险和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