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等人的刁难与顾晏礼冰冷却强势的回护,如同一道分水岭,悄然改变了林溪在顾家宅邸的处境。下人们变得更加恭敬,甚至带上了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再无人敢随意议论或靠近静心斋。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属于族老势力的窥探目光,也暂时收敛了许多。
然而,林溪并未因此沾沾自喜或放松警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顾晏礼的回护,更多是出于家主威严不容挑衅,以及对他这个“特殊工具”所有权的宣示,与私人情感无关。若他自身没有价值,或者行为逾越,那冰冷的回护随时可能转化为更无情的镇压。
他将那瓶清心露小心收好,非到精神力消耗过度时绝不轻易动用。顾晏礼赐下的资源是助力,却不能成为依赖。他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修炼,将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波澜都沉淀下来,化作前进的动力。
有了顾晏礼那“忘技而存神”的点拨,加上《基础符箓精解》的系统理论,林溪在符箓一道上的进展可谓一日千里。他不再拘泥于一笔一画的精准模仿,而是开始尝试理解符纹结构中蕴含的天地至理,将自己的心神意念,自然而然地融入绘制过程。
他绘制出的符箓,灵光愈发内蕴饱满,效果也显着提升。一品符箓对他而言已无太大难度,甚至开始涉猎一些简单的二品符箓。虽然成功率还不高,但每一次成功,都让他对符箓之道的理解更深一层。
这种专注于自身成长的充实感,逐渐冲淡了因顾晏礼若即若离的态度而产生的微妙心绪。他开始享受这种不断突破、不断变强的过程。力量,才是立足的根本,才是能够平等对话的底气。
这一日,他正在尝试绘制一种二品辅助符箓——“聚灵符”。此符能小范围汇聚天地灵气,加速修炼,对灵力掌控和精神力要求极高。他失败了数次,不是灵力输出不稳导致符纹断裂,就是汇聚灵气的“意”无法完美凝结。
他并不气馁,放下符笔,走到窗边静立,调整呼吸,运转《藏息诀》,让自己的心神彻底沉静下来。他回忆着顾晏礼指尖那抹灵光的圆融自如,感受着空气中流动的、稀薄却无处不在的灵气。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玄妙状态。不再刻意去想如何绘制,不再去纠结成败,只是纯粹地去感知,去体会那“聚”的意境,仿佛自身也化为了一个漩涡,自然而然地吸引着周身的能量。
当他感觉心神与灵气的流动达成某种奇异的和谐时,他重新走回桌边,提起符笔。
笔尖蘸满朱砂,落下。
这一次,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不带丝毫烟火气。灵力随着他的意念平稳输出,勾勒出的符纹仿佛拥有了生命,自行呼吸吐纳,与周遭的灵气产生共鸣。
当最后一笔完成,符纸上光华流转,一个微型的灵气漩涡在符箓上方隐约成型,持续了数息才缓缓散去。
二品“聚灵符”,成!
而且品质极佳!
林溪看着这张成功的符箓,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但更多的是一种明悟后的平静。他感觉到,自己卡在某个瓶颈许久的灵力,似乎也随着这次成功的绘制与心境的突破,有了一丝精进的迹象。
他盘膝坐下,将那张“聚灵符”置于身前,激发。
顿时,静心斋内的灵气变得浓郁起来,丝丝缕缕地向他汇聚。他运转起顾家基础功法——虽然这具身体资质普通,但有聚灵符辅助,修炼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淌,比往日更加凝练了一丝。精神力的覆盖范围和精细操控能力,也有了微弱的提升。
这种实实在在的、源于自身努力的增长,带给他的满足感,远非外物的赏赐或他人的回护所能比拟。
他知道,自己正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或许缓慢,却坚实无比。
修炼结束,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橘红色的暖光透过窗棂,为清冷的静心斋增添了几分暖意。
林溪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走到院中。他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心中一片澄澈。
顾晏礼是座冰山,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是督促他不断向上的动力。
但他不再仅仅是为了靠近他而变强。
变强本身,已经成为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之一。
他回到书桌前,开始整理今日的修炼心得和符箓练习笔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记录着他的每一步成长。
他将笔记与之前记录疑问的册子放在一起。下个月初一,他又有新的问题可以请教了。
这一次,他问的将不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关于符箓与天地能量共鸣的更深层次原理。
他很好奇,顾晏礼会如何解答。
他也很期待,下一次见面时,自己又能站在一个怎样的高度。
静心斋的烛火再次亮起,映照着少年沉静而专注的侧脸。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但他心志已定,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