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和任命仪式结束后,汪洋在一众同事的簇拥下回到了他工作多年的派出所。
虽然即将赴任新岗位,但他在所里人缘极好,加上高升之喜,大家都围着他道贺。
“汪所,不对,现在得叫汪局了!厉害啊!今晚必须请客!”
刑侦骨干老王揽着他的肩膀,声音洪亮。
“就是就是,汪局,东来顺走起!大家说好不好?”
“好!”
众人笑着起哄,小小的派出所前院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汪洋脸上带着笑,心里也颇为感慨。
他对着众人拱手:“感谢各位兄弟多年支持!晚上我安排,一个都不准跑!”
他顿了顿,“我先去办公室收拾下个人物品,给新所长腾地方。”
“走走走,咱们帮汪局收拾!”
热心的小李嚷道。
“对,搭把手!”
汪洋本想拒绝,但架不住大家的热情,一行人便说笑着来到了他原先的所长办公室。
办公室门打开,熟悉的陈设映入眼帘。
汪洋正准备说点什么,目光却猛地定在了靠墙的位置——那里,赫然堆放着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而他的办公桌上,则躺着一张纸。
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骤然停止跳动了一瞬!
巨大的震惊如同电流般窜过全身。
又来了!就在他升职表彰的当天!
“老家人”再次悄无声息地将“礼物”送到了他最熟悉的地方!
“咦?汪局,你这儿怎么还放着几袋粮食啊?”
眼尖的小李已经发现了麻袋,好奇地凑过去看,“嚯,是麦子?您这是……准备搞副业还是咋的?”
他开了个玩笑。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汪洋的脑子飞速运转,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多次应对的经验让他瞬间压下了惊涛骇浪。他脸上露出一个无奈又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语气尽量轻松自然:
“咳,别提了。老家农村的亲戚,实在人!听说我……呃,可能工作有点变动,非说城里吃不到好粮食,硬是让人捎来的新麦种,说是让我蒸馒头尝尝。我这昨天刚收到,还没想好往哪儿搬呢,就先堆这儿了,占地方,让大家见笑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极其自然地走过去,仿佛随手将那张至关重要的纸条拂进了手心,揣进了裤兜。
“嘿,老家特产好啊!”
老王没多想,哈哈一笑。
“汪局就是人缘好!”
众人注意力被成功转移,又开始调侃起老家的热情亲戚。
汪洋心中焦急万分,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
他借着要整理私人物品、有些文件需要单独处理为由,连哄带劝,总算把这帮热情洋溢的老部下们都暂时请出了办公室。
门“咔哒”一声轻轻关上,隔绝了外面嘈杂的说笑声。
办公室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有汪洋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他背靠着冰凉的门板,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手心里,那张纸条已经被汗水微微浸湿。
他立刻走到窗边,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小心翼翼地展开了纸条。
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内容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让他心神剧震:
「七年生高产冬小麦原种。于理想条件下试种验证,其多年生性状稳定,亩产最低预估如下:
第一至第四年,产量约500公斤 (100%)
第五至第六年:产量约450公斤 (90%)
第七年:约400公斤 (80%)
第八年会急速衰减到150公斤,因此,第七年重新耕种最佳。
一次播种,七年累计亩产约三千三百公斤,墙边麻袋内为原种,性状稳定,可自留扩繁,盼推广。」
汪洋的瞳孔猛地收缩,拿着纸条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他虽然不是农业专家,但也清楚记得,去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恐怕连一百公斤都勉强!
而这纸条上写的,亩产是现有产量的五倍!
更重要的是“七年生”——这意味着种下去一次,可以连续收获七年!
这将节省多少人力、物力和种子成本?
对整个国家,对人民,意味着什么?!
巨大的信息量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认知。
他反复看了三遍,确认每一个字都牢牢刻在脑海里,尤其是那关键的数字“七年”和“三千三百公斤”!
不敢再有丝毫耽搁,他迅速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一个平时存放重要文件的铁皮盒子,将这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条小心地放了进去,锁好。
然后,他猛地转身,目光再次投向墙角那几袋看似普通的麻袋。
这一次,他的眼神完全不同了。
那不再是看待几袋粮食的眼神,而是在凝视着能够改变无数人命运、支撑起国家未来的希望之火!
他没有任何犹豫,沉稳的来到办公桌前,抓起了电话听筒,手指因为极致的紧张和激动而微微颤抖,拨通了父亲的号码。
电话几乎是瞬间就被接通。
“爸!”
汪洋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无法抑制的急促和震颤,“老家人……他又来了!这次给了种子!纸条上写着‘七年生高产小麦’总产量达三千三百公斤,平均一年在四百五十公斤以上!给了好几麻袋种子,一袋大概一百斤左右!”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何雨柱上次给先生的种子没有经过汪洋,因此汪洋和汪父并不清楚有了一批高产种子。
对方送来这样的种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随即,汪父的声音传来,带着同样的震惊和前所未有的凝重:
“多年生?!亩产超过四百五十公斤,你确定?!”
汪父在参加革命前,也是种过地的。
四百五十以上代表什么,他非常清楚。
如今华夏要向工业国转变,但农业是稳定的基石,也需要农业反哺工业。
如果多年生小麦真的能达到这种产量,对人力、粮食生产,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核弹和导弹是威慑他人的,能让国人站起来,而粮食,是能让全国人吃的饱,吃得更好。
用处不同,但战略意义没有高低之分,甚至,粮食的战略意义还要高上几分。
“千真万确!爸,字迹和之前一模一样!东西就在墙角!”
汪洋用力强调,手心因为紧握听筒而满是汗水。
“……我明白了!”汪父的声音陡然变得斩钉截铁,“你守着!寸步不离!我立刻上报!最高级别警戒接收!记住,在交接人员到来之前,这些东西,就是你此刻唯一的、最重要的任务!比你我的性命都重要!”
“是!保证完成任务!”汪洋挺直身躯,对着话筒低声却无比坚定地回应。
放下电话,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同最敏锐的鹰隼,紧紧锁在墙角那几袋看似普通、却可能承载着无限希望的麦种上。
窗外,是老同事们隐约传来的、关于晚上如何庆祝的欢快讨论声,而在这扇薄薄的门板之内,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无声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