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演武的兴奋余波尚未平息,林越已将精力投入到下一个紧迫的课题中。格物院成功量产板甲和钢弩,标志着华国的军工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也带来了新的“幸福的烦恼”——对高品质铁矿石,尤其是特定合金元素的需求与日俱增。
林越的“汉代工艺笔记”中,除了水泥、曲辕犁等基础科技,还零散记录着一些对现代工业至关重要,但在汉末几乎无人认知的矿物知识。其中一种,便是“锰”。添加适量锰元素的钢材,硬度、韧性和耐磨性都会得到显着提升,是制造更精良武器甲胄,乃至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型机械的关键。
“先生,目前我们掌控的几处铁矿,虽储量尚可,但依格物院分析,其矿石化验后,均缺乏您所说的那种‘使钢骨强筋’的秘质。”格物院的一位年轻匠师,也是最早一批接受林越基础物理化学教育的学子,恭敬地汇报着,脸上带着一丝困惑。他们已能按照林越教导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矿物成分检测,但对“锰”这种抽象概念,仍理解不深。
林越沉吟片刻,展开一幅精心绘制的荆南、交广地区矿脉草图。这是他根据历史地理知识,结合本地猎户、药农以及早期勘探队的信息综合绘制的。
“零陵、桂阳境内的铁矿,多属褐铁矿、赤铁矿,品位一般,且伴生元素稀少。”林越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停留在武陵郡南部与南中(云贵高原)接壤的崇山峻岭处,“根据地质……呃,根据古籍记载与山川走势推断,这片区域,可能存在一种黑色、质重、常与铁矿共生的‘无名之石’,或可称之为‘锰矿石’。”
他看向负责勘探事务的度支司属官以及护卫队长:“组织一支精干的勘探队,由格物院匠师、熟悉山林的本地向导,以及一队精锐护卫组成。目标,武陵南部山区,寻找这种黑色矿石样本。”
“先生,那片区域已接近五溪蛮的活动范围,近年来虽无大规模冲突,但小股猎头、劫掠之事时有发生,风险不小。”护卫队长面露忧色。
“正因接近蛮族之地,人迹罕至,才更有可能找到未被发现的矿藏。”林越语气坚定,“风险固然有,但此物关乎我国军工命脉,不得不探。务必小心谨慎,非必要不与之冲突,若遇蛮族,尽量以物易物,示好为先。”他特意叮嘱,并让度支司准备了盐巴、布匹、小巧的铁器等作为交换物资。
数日后,勘探队悄然出发,深入了武陵山脉的莽莽林海。
与此同时,零陵城内,林越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一次勘探。他召集蔡文姬、大乔及度支司、工曹官员,商议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利用。
“锰矿寻找需时日,我们眼下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现有铁矿的利用效率。”林越在工曹的冶铁工坊内,对负责的匠人们说道,“高炉的鼓风效率还能再提升吗?我画一种‘水排’(水力鼓风机)的草图,你们看看能否仿制并改进……”
就在林越专注于内部挖潜时,遥远的武陵深山,勘探队正经历着意想不到的波折与奇遇。
山路崎岖,毒虫遍布,勘探队行进缓慢。依靠本地向导的经验,他们避开了一些已知的险地和蛮族村寨的狩猎区。几天下来,虽找到几处零星的铁矿露头,但经过匠师初步检测,均未发现林越描述的那种黑色伴生矿。队伍的气氛有些沉闷。
这日午后,勘探队沿着一条溪流溯源而上,希望能有所发现。突然,前方密林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喝声,夹杂着野兽的低吼。
“戒备!”护卫队长立刻下令,队员们迅速依托树木和岩石,弩箭上弦,刀剑出鞘。
只见从林中踉跄跑出七八个身影,衣着与汉人迥异,以兽皮、葛布为主,身上绘有彩纹,正是五溪蛮族。他们似乎正在被什么追赶,神色仓皇。队伍中间,一个看起来年纪最轻的蛮族少女格外醒目,她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皮肤呈健康的小麦色,五官深邃明丽,一双眼睛黑亮有神,即使是在逃亡中,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野性。她手中紧握着一柄镶有绿松石的短刀,动作矫健。
紧接着,三头体型硕大、獠牙外翻的野猪红着眼从林中冲出,直扑蛮族队伍!
“放箭!”护卫队长当机立断。
嗖嗖嗖——!数支弩箭破空而出,精准地射入野猪的脖颈、眼眶等要害。华国自产的改良弩箭威力惊人,其中两支更是采用了新式的三棱箭头,穿透力极强。两头野猪惨嚎着倒地,但最后一头体型最大的公野猪,皮糙肉厚,虽中了两箭,却更加狂怒,低着头,獠牙对准了那个蛮族少女,猛冲过去!
少女脸色微白,却并未退缩,反而握紧短刀,准备迎击。千钧一发之际,勘探队中一名臂力过人的护卫猛地投出一柄短矛!短矛带着风声,“噗”地一声深深扎入野猪的侧腹。野猪吃痛,冲势一缓。几乎同时,又是几支弩箭射来,终于将这头巨兽射倒在地,抽搐几下不再动弹。
危机解除,幸存的蛮族们惊魂未定,紧张地看着突然出现的勘探队。他们显然认出了这是汉人的队伍,眼神中充满了警惕,甚至有一丝敌意。
向导试图用半生不熟的蛮语沟通,表明并无恶意。那个蛮族少女,似乎是这群人的头领,她仔细打量着勘探队众人,目光尤其在他们的弩箭、甲胄和那些奇特的勘探工具上停留。她看到弩箭上那明显不同于普通箭矢的三棱箭头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她走上前几步,用带着浓重口音,但勉强能听懂的汉语说道:“你们……汉人?为什么来这里?这些……厉害的箭,是你们做的?”她指了指地上的野猪和护卫手中的弩。
护卫队长按照林越的吩咐,尽量表现出友善:“我们是来自南边零陵的勘探队,为寻找一种特殊的石头而来,并非来此狩猎或与你们为敌。适才情况危急,故而出手。”
“零陵?是那个……‘水泥城主’林越的地方?”少女眼中好奇之色更浓。林越的名声,似乎已随着商队和流言,传到了这片深山。
“正是。”队长有些自豪地回答。
少女若有所思,随即指了指地上的野猪尸体,又指了指勘探队携带的盐巴和布匹:“你们,救了我和我的族人。按我们的规矩,要报答。你们要找的石头,是什么样的?这片山林,我熟悉。”
匠师闻言,立刻拿出林越描绘的锰矿石图样(虽然画得抽象,但突出了其黑色、块状、沉重的主要特征),并用尽量简单的语言描述。
少女凑近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比划着重量,皱着眉头想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黑色的,很重的石头?好像……在‘魔鬼谷’那边见过!那里有很多黑石头,我们都不敢轻易靠近,传说那里有邪灵栖息。”
“魔鬼谷?”队长和匠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希望。
“嗯!”少女点头,“离这里不远,但路很难走,而且……”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忌讳,“那里确实有些古怪,鸟兽都不愿靠近。”
勘探队商议后,决定由这蛮族少女带路,前往她所说的“魔鬼谷”一探究竟。作为回报,勘探队将一部分盐巴、布匹和几把锋利的小铁刀赠予了她们。少女欣然接受,并让其他族人先行返回寨子报信,自己则带着两名蛮族猎手,亲自为勘探队引路。
路上,通过交谈,勘探队得知这少女名叫“阿朵”,是五溪蛮中一位颇有权势长老的女儿,性格活泼大胆,最喜欢探索山林,因此对这片区域了如指掌。
“你们那个城主林越,真的像传说里那样,能用泥土变出坚固的城墙?还能用奇怪的法子治好瘟疫?”阿朵一边灵活地在前面带路,一边回头好奇地问。
匠师笑着回答:“城主用的是知识,不是法术。水泥是几种石头烧制磨粉混合而成,治病靠的是隔离和煮沸饮水,都是有道理的。”
阿朵似懂非懂,但眼中的兴趣更浓了。
经过小半日的艰难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所谓的“魔鬼谷”。这是一条幽深的峡谷,植被相对稀疏,谷底遍布着黑色的岩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怪异气味。
匠师迫不及待地跳下谷底,捡起几块黑色石头,用随身携带的小锤敲开,观察断面,又掂量了一下重量,脸上瞬间露出狂喜之色:“是它!颜色、比重、还有这……这断面结构!很像先生描述的锰矿石!”
他立刻取出工具进行简单的现场检测——将矿石粉末与几种试剂(也是林越指导下制备的简易化学试剂)混合,观察反应。当看到预期的颜色变化出现时,他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没错!富含锰!而且伴生有铁矿!大矿!这是条大矿脉!”
整个勘探队都沸腾了!没想到这次冒险深入,竟然真的找到了目标矿藏,而且储量似乎极为可观!
阿朵看着狂喜的汉人们,眨了眨眼:“原来这种黑石头对你们这么重要?它真的不是被邪灵诅咒的吗?”
匠师勉强压下兴奋,解释道:“这不是诅咒,这是宝藏!用它炼出的钢,能做出更坚固的铠甲,更锋利的刀剑!”
阿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着谷中遍布的黑色矿石,不知道在想什么。
成功采集到足够样本后,勘探队决定立即返回。阿朵将他们送到安全地带,临别时,她忽然对护卫队长说:“告诉你们的城主林越,阿朵谢谢他的手下救了我和我的人。这种黑石头,就当是谢礼的一部分。如果……如果他还需要更多,或者想知道更多关于山林里的事,可以派人来‘黑苗寨’找我。”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狡黠而野性的笑容,“我对他……和他那些奇怪的知识,很感兴趣。”
带着沉甸甸的锰矿石样本和阿朵留下的信息,勘探队踏上了归途。这次意外的遭遇,不仅解决了华国军工发展的一个关键瓶颈,更似乎为未来与五溪蛮,乃至更南方南中蛮族的接触,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窗户。
林越在零陵行台,抚摸着勘探队带回来的、沉甸甸的黑色锰矿石样本,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期待的笑容。他听着护卫队长详细汇报遭遇蛮族少女阿朵的经过,尤其是阿朵最后留下的那句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阿朵……黑苗寨……”林越轻声重复着,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南中之地,“看来,我们和蛮族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传令格物院,立即着手研究锰矿石的冶炼配比方案!同时,让度支司准备一份厚礼,选派机灵可靠的使者,不日前往‘黑苗寨’,拜会这位阿朵姑娘,以及她的父亲。”
资源与外交,有时就在一次不经意的奇遇中,悄然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