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饲浩介带来的变革之风,冰冷而高效,开始渗透进申城僵化的肌体。然而,这阵风也吹动了原有的权力格局,激起了潜藏的暗流。在光明与阴影的交界处,无声的渗透与新旧势力的摩擦,同步上演。
第一幕:楔入(沈清河线)
沈清河的“春芽”计划,在“特别基金”的滋养下,终于结出了第一颗果实。一名化名“顾明远”的年轻自己人,凭借出色的笔试成绩和一份由沈清河安排的、无可挑剔的“推荐信”,成功通过招聘,进入了“经济重整委员会”下属的统计处,担任一名最普通的文书助理。
顾明远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旧中山装,看起来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木讷。他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最晚离开,做的无非是整理文件、誊写数据、跑腿送信这类最枯燥的杂活。他像一颗被投入水中的石子,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涟漪。
然而,就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顾明远以其惊人的记忆力和细致,开始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信息。他记住了委员会内部的组织架构、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文件流转的规律,甚至哪些官员喜欢喝什么茶、与谁交往过密这类看似无用的细节。这些信息通过死信箱,被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沈清河手中。
这一天,顾明远在替副课长整理废弃文件时,“偶然”发现了一份被误扔的、关于近期主要物资仓库盘存计划的讨论稿草案。他心脏狂跳,表面却不动声色地将这份文件混入其他待销毁的文件中,在下班时,利用例行检查的短暂盲区,用微型相机迅速拍下了关键几页。
当晚,这份计划副本就摆在了陈朔的桌上。
“虽然只是讨论稿,但指明了他们下一步清查的重点和大致时间表。”沈清河指着照片上的内容,“这为我们调整物资储备和转移关键物品,赢得了至少一周的提前量。”
陈朔仔细看着照片,点了点头:“这颗‘钉子’,埋得很好。告诉他,继续保持静默,他的任务不是窃取核心机密,而是成为我们在那里的‘眼睛’和‘耳朵’,感知这个新机构的运行脉搏。”无声的楔子,已成功打入敌人新架构的内部。
第二幕:嗅探(苏婉清线)
与此同时,苏婉清的技术小组也感受到了来自鹈饲团队的压力。老谭监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蜂巢’系统对特定频段(尤其是商业电台和疑似地下电台常用波段)的扫描强度和频率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而且,扫描模式变得更加随机,难以预测。”
阿杰则带来了更具体的发现:“苏姐,我分析了他们新增的校验协议,发现其中一部分算法,与我们在一些缴获的、带有大藏省背景的加密设备上看到的特征码有相似之处。我怀疑,鹈饲带来的技术团队,可能直接参与了‘蜂巢’系统这部分安全模块的升级。”
这意味着,“蜂巢”不再仅仅是梅机关的武器,它正在与鹈饲的经济重整工作更紧密地结合。敌人试图用技术手段,编织一张更密、更智能的监控网,来保障其经济命脉的安全。
“他们想用‘蜂巢’来监控资金流动,追查我们可能的经济活动。”苏婉清判断。她立刻指示:“阿杰,继续深挖校验协议,寻找规律甚至漏洞。谭工,重点监测与委员会、各大银行、交易所相关的无线电通信,尝试建立他们的通讯模型。我们要在他们完全整合成功之前,找到应对之法。”技术的暗战,因鹈饲的介入而骤然升级。
第三幕:摩擦(鹈饲 vs 竹内)
鹈饲浩介的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竹内晋作的势力范围。当审计小组要求调阅由梅机关控制下的几家“特别贸易公司”的账目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抵制。
竹内亲自给鹈饲打了个电话,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鹈饲阁下,你所说的这几家公司,涉及帝国战略物资的调配与特殊经费的使用,其账目属于最高机密,直接对参谋本部负责。你的审计权限,恐怕无法覆盖于此。”
鹈饲在电话那头,声音同样没有任何温度:“竹内阁下,我的权限来自东京大藏省和最高统帅部的联合授权,旨在厘清申城所有经济环节。任何阻碍经济重整、可能导致新的腐败和资金流失的‘机密’,都在我的审查范围之内。如果这些公司确实涉及战略物资,我更需要确保其运作的透明与高效,防止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岩里晴臣。”
电话两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火药味。
“我会向参谋本部请示。”竹内最终生硬地回应,随即挂断了电话。
他愤怒地将话筒摔在座机上。鹈饲的步步紧逼,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些“特别贸易公司”是他维系自身权力、获取额外活动经费的重要渠道,绝不容许外人染指。岩里案的阴影尚未散去,他必须守住自己最后的堡垒。
第四幕:定策(陈朔线)
三方动态迅速汇集到同仁堂密室。
“鹈饲与竹内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沈清河总结道,“这是我们乐见的结果。”
“但鹈饲对‘蜂巢’的整合,对我们威胁更大。”苏婉清提醒。
“顾明远站稳了脚跟,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陈朔综合着所有信息,“鹈饲想要建立新秩序,竹内想要守住旧地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这新旧交替之间的裂缝。”
他做出指示:
“第一,沈老,通知顾明远,暂时停止主动获取敏感文件,专注于观察委员会内部的人事动态和权力划分,特别是鹈饲团队与本地原有官僚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需要知道,谁是鹈饲的坚定支持者,谁是阳奉阴违者,谁又是可以争取的中间派。”
“第二,婉清,技术小组的首要任务,从‘破解’暂时转为‘规避’和‘学习’。摸清升级后‘蜂巢’的监控规律,确保我们自身的通讯安全。同时,尽可能多地收集其新协议的数据,为将来的反击做准备。”
“第三,关于竹内和鹈饲的矛盾,我们暂时作壁上观,甚至可以……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匿名渠道,给鹈饲提供一些关于竹内那些‘特别贸易公司’的、无关痛痒但能火上浇油的小线索。让他们互相消耗。”
陈朔的策略清晰而冷静。他不再急于发起直接的攻击,而是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利用对手阵营内部的裂痕,耐心地布局,等待着将局部优势转化为全局胜势的最佳时机。新旧摩擦的火花已经闪现,而他,正准备适时地、隐蔽地,添上第一把柴。
【第二十四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