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硅之盼(终结篇)
魏明远在白纸上写下“绿硅设备改造,明日开工;目标:月底出合格产品”的字迹还未完全干透,车间里的机器轰鸣声就已循着晨光拉开了序幕。
设备改造按计划顺利完工,陈砚秋带着工人们反复调试,小批量试产一次成功——绿硅纯度稳定在99.2%,完全达到行业优质标准,困扰厂子多年的绿硅冶炼技术难题,就此圆满攻克。
按照既定方案,众人马不停蹄筹备大炉冶炼,日夜轮班盯着温控、进料,这一等,便是一周。
终于到了约定出炉的日子,上午十点钟的车间里,空气仿佛被拧紧的发条,每一口呼吸都透着紧绷的期待。
魏明远脸上依旧是平日的沉稳,指尖却不自觉攥紧了衣角,连迈开的脚步都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滞涩。这是厂子苦追几年的目标,是工人们盼着涨工资、过好日子的底气,如今结果即将揭晓,任谁都难掩心潮澎湃。
陈砚秋站在冶炼炉旁,神色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目光却死死锁定着工人清除废料的动作,一刻也未曾移开。谁都记得,若不是桂林订货会上刘经理的牵线,魏明远三顾茅庐的诚意相邀,这位在绿硅领域深耕二十年的专家,未必会轻易出山。
车间主任李建国与技术员小张干脆撸起袖子,亲自上手清理废料,铁铲与炉壁碰撞的“叮叮”声,在寂静的车间里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炉底,盼着那抹期待已久的绿色早点显露真容。
废料被一锹锹铲开,起初露出的只是夹杂焦黑杂质的硬块,众人悬着的心始终揪着,手里的动作却不敢有半分停歇。
陈砚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顶部的灯光,他俯下身,借着工具撬动的缝隙,仔细观察每一块露出的物料,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李主任,你看这!”
小张突然惊呼一声,手里的撬棍停在半空,眼睛瞪得溜圆。
李建国连忙凑过去,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块被废料包裹的物料,在灯光下泛着微弱却独特的光泽。不同于以往碳化硅的暗灰,那是带着通透感的淡绿,像藏在矿石里的翡翠。
他心头一震,连忙挥手:“慢着点清,别刮伤了!”
工人们立刻放缓动作,改用小铲和毛刷,小心翼翼地剥离表面废渣。随着清理范围扩大,更多带着绿色光泽的硬块显露出来,大小不一,却都透着晶莹剔透的质感,仿佛是大自然雕琢的瑰宝,而非高温冶炼的工业产物。
“这……这就是绿硅?”有老工人放下工具,指尖在半空犹豫着,想去触碰又怕弄脏,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陈砚秋上前,用专业仪器轻轻敲击,清脆的声响传来,他又凑近闻了闻,确认没有杂味,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语气笃定:“没错!是绿硅!纯度极高,完全达标!”
这句话像一颗火星溅入油锅,车间里瞬间炸开了锅。
紧绷的气氛一扫而空,惊呼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震得屋顶的灰尘都簌簌往下掉。魏明远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眼角泛起湿润,他悄悄抹了一把,转而露出释然又狂喜的笑容——这几年的煎熬与付出,此刻终于有了最好的归宿。
“赶紧清点数量!”李建国按捺住狂喜,大声吩咐。
工人们立刻行动,将一块块绿硅小心搬运到指定区域,逐一过磅、记录。当最后一个数字报出来时,车间里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猛烈的欢呼:“六吨!整整六吨!”
小张激动得跳起来,一把抱住身边的工友:“六吨啊!我们成功了!陈专家没白忙活!”
“走,小张,抬一块出去,让大家好好看看咱们的宝贝!”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人合力选中一块约莫半人高的绿硅,形状规整,通体通透,淡绿色的质地在车间灯光下已足够夺目。他们找来帆布垫在下面,一前一后用力抬起,脚步虽有些蹒跚,却步步坚定,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此时车间外正是盛夏,烈日当空,万里无云。毒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远处的树木都被晒得蔫蔫打卷,唯有厂房顶端的五星红旗在烈日下猎猎作响。
原本在车间外等候的员工们,看到两人抬着大家伙出来,立刻涌上前围成一圈,不自觉地挡住了部分阳光。
“让一让,让阳光照过来!”李建国大声说。
众人连忙散开,让出一片开阔地。正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完完全全落在那块绿硅上——
一瞬间,奇迹发生了。
原本在车间里泛着淡绿光泽的硅块,在阳光折射下,突然迸发出耀眼的绿色光芒。那光芒不是沉闷的深绿,也不是刺眼的亮绿,而是像初春嫩芽般鲜活,又像深海翡翠般温润。晶莹剔透的质地让光线在内部不断折射、流转,仿佛整块硅石里藏着一汪流动的绿泉,每一个棱角都散发着璀璨光泽,看得人挪不开眼。
“我的天!太好看了!这就是陈专家带着我们熬了多少通宵炼出来的绿硅啊!”有女员工捂住嘴惊叹,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
头发花白的老工人,厂里的元老,见证过几次试烧失败,此刻浑浊的眼睛里噙着泪水,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绿硅表面,冰凉的触感带着玉石般的温润:“多少年了,多亏了魏总请来陈专家,我们终于炼出来了!”
阳光越烈,绿硅的光芒越夺目,甚至在地面上投下一片淡淡的绿色光晕,将周围人的脸庞映得泛着柔光。
工会干事小王拿着相机赶来,员工们纷纷要求与绿硅合影,谁都想把这历史性的一刻记录下来。他看向魏明远,得到对方笑容满面的点头后,立刻招呼大家站在绿硅旁,按下快门,将欢呼与荣光定格。
平日里严肃的车间外围,此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口哨声、欢呼声、赞叹声交织在一起,“陈工伟大”“魏总伟大”的喊声,在烈日下久久回荡。
魏明远和陈砚秋并肩站在人群外围,看着眼前耀眼的绿光和欢呼雀跃的员工,相视一笑。
“陈专家,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多亏有你,咱们才成了这事。”魏明远语气诚恳,满是感激。
陈砚秋摆摆手,笑容欣慰:“魏总客气了,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眼下这六吨算是开了个好头,”魏明远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绿硅上,语气坚定,“接下来抓紧推进扩大生产,把工艺标准化、流程化,尽快进入正规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我正有此意。”陈砚秋眼中闪过笃定,“后续我整理完整的生产技术规范,每个环节定好标准,再给工人做几轮专项培训,确保规模化生产品质稳定。”
“好!就按你说的来!”魏明远当即拍板,“资金和人力我来协调,你只管专心抓技术和生产规划,咱们争取三个月内完成生产线扩容。”
两人简短几句,便敲定了后续核心方向。
此时,厂区食堂传来阵阵饭菜香,庆功宴已经准备就绪。
“走,陈专家,”魏明远抬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庆功酒备好了,咱们陪大家伙儿好好喝一杯,不辜负这阵子的辛苦!”
陈砚秋含笑应允,两人并肩朝着食堂走去。
身后,绿硅的绿光依旧在阳光下闪耀,员工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厂区里的机器低鸣声都变得轻快起来。
庆功宴上,一张张笑脸映着灯光,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
魏明远端着酒杯走到众人面前,高声说道:“今天,咱们成功炼出六吨绿硅!绿硅冶炼技术圆满落地,这是陈专家的功劳,更是在座每一位的功劳!我敬大家一杯,愿咱们的生产线早日扩容,正规化生产顺顺利利,日子越过越红火!”
“干杯!”
众人齐声响应,酒杯高举,一饮而尽。
笑声、欢呼声在食堂里回荡,与窗外的月光、绿硅的微光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满是希望与荣光的画卷。
而属于他们的正规化生产之路,也在这庆功的欢腾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魏明远满心期盼的好日子刚刚启程,嫉妒的暗潮或许已在悄然涌动,但北服公司旗下的其他项目并未停歇脚步,小钢炉等项目正循着这股实干劲头紧锣密鼓改建,新的征程已然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