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烽火照临安
方腊大王“吴山定策”的将令,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冰水,整个杭州城“刺啦”一声,从之前那种焦灼不安的议论纷纷,瞬间转入了一种高速、压抑而又目标明确的战时状态。这不再是猜测和恐慌,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的庞万春,整个人就像一根被点燃了引信的火铳,恨不得立马就炸响。军议一散,他连铠甲都没顾得上脱,带着一股子硝烟味儿就冲回了城西的军营。人还没进帅帐,他那打雷似的嗓门就已经炸开了:
“擂鼓!聚将!紧急军令!快!快!快!”
咚咚咚!咚咚咚!
急促如暴雨般的聚将鼓声,刹那间撕裂了军营傍晚的相对宁静。各营、各队的将领,无论是正在吃饭的、擦枪的、还是已经准备歇息的,闻鼓声如闻雷霆,扔下碗筷、抓起兵刃、边跑边披甲,用最快的速度向中军大帐狂奔。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庞万春麾下主要的校尉、都头以上军官,黑压压地站满了一帐。人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和兴奋,目光灼灼地盯着主位上那位浑身杀气、如同即将扑食的猛虎般的总指挥。
庞万春没半句废话,直接跳到帅案前,大手“啪”地拍在临时铺开的一张更详细的临安、余杭周边地图上,震得笔墨乱跳。
“都听好了!大王有令!咱们前军,不在杭州城里当缩头乌龟!咱们要前出,把战场顶到杭州北大门外头去!”他声若洪钟,每一个字都砸在将领们的心头,“老子的前敌总指挥部,就设在临安!”
他粗壮的手指重重戳在临安县城的位置:“这里,背靠天目山余脉,面对一片富庶平原,水网密布,是宋江那厮从湖州方向过来的必经之路!也是拱卫杭州的咽喉!咱们的任务,不是缩在城里等死,是像一颗钉子,给老子狠狠地钉在这里!像一块磨刀石,要把宋江大军的锋芒,给老子磨钝了!像一窝马蜂,要叮得他满头包!让他没到杭州城下,就先脱三层皮!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帐下众将齐声怒吼,士气瞬间被点燃。当兵的,尤其是这些跟着方腊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兵,最怕的就是窝囊地守城,最喜欢的就是主动出击。庞总指挥这命令,对他们胃口!
“好!”庞万春眼中凶光毕露,“现在听令!”
“先锋营指挥使,‘穿山甲’赵虎!”
“末将在!”一个身材矮壮、肌肉虬结的将领踏前一步,声如闷雷。此人擅长山地奔袭,打洞挖壕是一把好手。
“命你率本部三千人马,多为步卒,配足锹镐,连夜出发!限你明日午时前,赶到临安!给老子干三件事:第一,加固临安城墙,特别是北门、东门,把护城河再给老子挖深一丈!第二,在城外要道、隘口,抢修壁垒,多设陷坑、拒马!第三,派出哨探,前出五十里,给老子盯死了北面、东面!宋江的斥候肯定也撒出来了,碰上就给老子往死里打!但要抓活的,老子要舌头!”
“得令!”赵虎抱拳,转身就冲出大帐,点兵去了。
“中军第一、第二厢都指挥使!”
“末将在!”两名沉稳的将领出列。
“你二人,各率本部五千人马,作为中军主力,携带全部粮草辎重,拂晓出发,午时后必须全部进驻临安城!到达后,立即接管城防,协助赵虎加固工事,并派出游骑,清扫战场周边,确保主力侧翼安全!”
“得令!”
“骑兵营指挥使,‘一阵风’孙彪!”
“末将在!”一个精悍的年轻将领跃众而出,眼神锐利。
“你的两千轻骑,是老子的眼睛和拳头!不随大队行动。立刻出发,分散成二十人一队的小股,给老子撒出去!覆盖临安以北、太湖以西的所有区域!你们的任务不是决战,是侦察!是骚扰!是猎杀宋江的斥候!遇到小股敌人,就给老子吃掉!遇到大队,立刻回报,不许恋战!老子要宋江大军的一举一动,都摆在老子案头!能不能办到?”
“总指挥放心!保证让宋江军变成聋子、瞎子!”孙彪信心十足,领命而去。
“辎重营、工兵营!”庞万春继续点将,“携带所有工程器械、箭矢、火药、震天雷,随中军行动!到了临安,工兵营协助筑城,辎重营建立临时仓库,确保军需万无一失!”
“得令!”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风骤雨,清晰、迅猛,带着庞万春特有的粗粝和效率。不到半个时辰,整个前军两万余人马的调动方案已经部署完毕。将领们领了令箭,纷纷冲出大帐,各自回去调动部队。一时间,整个城西大营人喊马嘶,火把通明,如同一个被捅了的马蜂窝,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喧嚣。
庞万春自己也坐不住,带着亲兵卫队,直接驻扎到了北门瓮城内,他要亲眼看着部队开拔,也要第一时间得到前方传回的消息。
这一夜,杭州北门洞开,火把长龙如同一条流淌的岩浆,源源不断地向北涌去。沉重的脚步声、车轮的嘎吱声、军官的催促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惊醒了沿途无数的百姓。
许多百姓披着衣服,胆战心惊地扒着门缝、窗沿往外看,只见一队队盔明甲亮、杀气腾腾的兵士,沉默而迅速地穿行在夜色中。那种肃杀的气氛,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心悸。大家都知道,大战,真的要来了。
与此同时,在杭州王府,方百花坐镇中枢,协调着全城的防务和后勤。赵普的户部司灯火通明,算盘珠子响了一夜,调拨粮草、民夫的命令雪花般发出。方貌的教导队全部出动,在城内各处宣讲,稳定人心,同时组织民壮,协助城防。李彪的水军战舰,也趁着夜色,悄然驶出钱塘江口,进入太湖水域。韩冲的侦察司,如同无数只无声的蝙蝠,早已融入了北面的夜色之中。
整个“大炎”政权,就像一部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在方腊定下方略后,轰然启动,高效运转起来。
第二天下午,庞万春带着他的亲兵卫队,快马加鞭,抵达了临安县城。
此时的临安,已经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城头上,“炎”字大旗迎风招展,一队队士兵来回巡逻,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远方。城墙明显加高加固了不少,随处可见民夫和士兵一起抬石运土。城北和城东的护城河被拓宽挖深,浑浊的河水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城门外原本平坦的田野上,凭空多出了好几道蜿蜒的土垒、深深的壕沟和密密麻麻的拒马桩。空气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味、汗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味。
“穿山甲”赵虎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兴奋:“总指挥!您来了!城防已经初步加固,城外三道防线也已构筑完毕!哨探派出去了五拨,最远的一拨已经快到德清那边了,还没发现大队敌军,但零星斥候的交手已经有几次了,宰了三个,抓了两个舌头,正审着呢!”
庞万春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赵虎结实的肩膀:“干得不赖!像个钉子样儿了!抓的舌头问出什么没?”
“正在审,初步看,来的确实是梁山的人马,打头的是‘急先锋’索超的部队,离咱们这大概还有一天半到两天的路程。中军是宋江和卢俊义的主力,规模确实不小。”赵虎汇报。
“索超?哼,急先锋?老子打的就是急先锋!”庞万春冷哼一声,眼中战意更浓,“继续审!把宋江军的具体编制、装备、士气,都给老子掏出来!还有,告诉孙彪的骑兵,别光盯着大路,小路、山路、河边,都给我搜!宋江那帮人,鬼点子多!”
“是!”
庞万春登上了临安北门的城楼,凭栏远眺。北方,是一片逐渐起伏的丘陵和平原,更远处,是天目山黛青色的轮廓。此刻,这片土地看起来宁静而富饶,但庞万春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将被战火点燃。他甚至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带着血腥味的压力,正从北方缓缓迫近。
烽火,已经点燃。临安,这个杭州的北大门,已然绷紧了弓弦。第一场血腥的碰撞,随时可能在这片土地上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