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只有将这些基础打牢,他才能真正地“如臂使指”,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有头衔的亲王。

其间,也并非没有插曲。

譬如,那位工部郎中李文博,在得到朱棡的鼓励后,果然干劲十足,几乎是隔三差五便往百工坊跑,与那些老匠师们泡在一起,钻研弓弩改良之事。他甚至真的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关于改进制弓胶合剂配比的方案,以及一套初步的弩机部件标准化生产流程构想,再次呈送到了朱棡案头。

朱棡看过之后,对此人办事的效率和务实精神更为欣赏。他并未直接插手工部事务,而是通过张诚,以王府的名义,向百工坊提供了一笔不算太多、但足以支持前期实验的“赞助”资金,并暗示周墨,对李文博的“不务正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笔钱,自然是从系统空间的黄金里支出的,来源清晰(可解释为王府产业利润),用途正当,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李文博得知后,对朱棡更是感激涕零,工作的热情愈发高涨。朱棡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又譬如,关于向兵部、户部请求补充军械物资的行文发出后,果然如预料般并未立刻得到痛快答复。兵部回复称各地卫所需求亦大,需统筹安排;户部则言道国库开支浩繁,需仔细核验数目。官样文章,推诿扯皮,本是常态。

朱棡对此似乎并不意外,也并未动怒。他只是让张诚将京营和百工坊那边更加详实的数据(甚至包括了一些士卒因兵器粗劣、甲胄不全而在操练中受伤的具体案例)再次整理,以更加恳切、同时也更凸显问题严重性的语气,二次行文。同时,他授意几个与晋王府关系尚可、又在相关衙门有些影响力的中下层官员,在适当的场合,“无意间”提及晋王殿下对北伐筹备事宜的关切以及遇到的困难。

这种看似被动、实则步步为营的施压方式,效果反而比直接以亲王身份强令要好。几天后,兵部和户部的态度便明显软化了不少,批覆的文书里虽然依旧打着官腔,但拨付部分紧缺物资的流程,总算开始缓慢启动了。

这一日午后,朱棡刚处理完一批文书,感觉有些眼酸颈乏,便起身走到窗边,远眺庭院中的绿意,活动着筋骨。

窗外阳光正好,几只雀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跳跃着。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只见张诚快步走入书房,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殿下,”张诚行礼后,低声道,“刚收到太原那边的密信,和珅送来的。”

朱棡转过身,眉头微挑:“哦?那边情况如何?”他心中挂念着之前发现的、有人暗中窥探王府产业之事。

张诚从怀中取出密信呈上,沉声道:“和珅回报,经过连日暗中查探,已然初步摸清了那些窥探者的底细。他们并非一路人马,而是分属两拨。一拨似乎与江南的几个大盐商有关,动机不明,但行事尚算规矩,似乎只是想摸清王府盐业的底细和门路。而另一拨……”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行事更为诡秘,手段也更下作,试图收买府中低等仆役,打探王府名下几处铁矿和工匠作坊的情况。和珅设法抓了一个舌头,严加拷问之下,那人熬刑不过,招认出……他们是受了京城‘永昌号’东家的指使。”

“永昌号?”朱棡眼中寒光一闪。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是京城里一家规模不小的商号,表面上做的是绸缎、药材生意,但背地里……据他所知,与某些勋贵之家,甚至可能和东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果然!还是有人将手伸到了他的根基之地!而且,手段如此下作!

“和珅处理得很好。”朱棡压下心头的怒意,语气冰冷,“告诉和珅,江南盐商那边,暂且不必理会,维持现状即可。至于永昌号派去的人……”他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找个由头,让他们在太原地界上,‘合情合理’地吃点苦头,比如货物被扣、伙计惹上官非之类,不必伤人性命,但要让他们知道疼,知道太原是谁的地方!另外,让我们在京城的人,仔细查查这个‘永昌号’,看看它背后,到底站着哪路神仙!”

“是!殿下!”张诚领命,眼中也闪过一丝煞气。有人敢对王府的根基伸手,那就要做好被剁掉爪子的准备。

“还有,”朱棡补充道,“提醒和珅,加强王府产业内部的管控,尤其是涉及核心工艺和账目的部分,绝不能再让外人钻了空子。”

“末将明白!”

张诚退下后,朱棡独自站在窗边,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未能平息。太原的麻烦,看似是商业竞争,实则背后必然牵扯到朝中的势力。这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他的任何一点动作,都可能触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引来反噬。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他深吸一口气,将这份警惕与杀意深深埋入心底。斗争,从来都是全方位的。

当晚,朱棡依旧按时回到内院,与常清韵和徐妙云一同用晚膳。他没有将太原的烦心事带入这温馨的时刻,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听着徐妙云叽叽喳喳地说着养胎的趣事,与常清韵聊些府中庶务。

只是在晚膳后,他陪着徐妙云在庭院中散步时,看着天边那轮渐渐丰盈起来的月亮,忽然若有所思地对身旁的常清韵说道:“清韵,我记得……再过几日,便是中元节了吧?”

常清韵微微一怔,点头道:“是,王爷记得没错。”

“中元祭祖,寄托哀思……”朱棡目光悠远,仿佛透过月色看到了别处,“也该找个时间,去祭拜一下……常家的长辈了。”

常清韵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抬起头,有些愕然又有些感动地看着朱棡。她自然明白,朱棡口中的“常家长辈”,指的是她那位早已“逝去”的、名义上的姐姐,以及常家的列祖列宗。朱棡此举,无疑是在向她,也向外界表明,他并未因常氏的“早逝”而疏远常家,甚至更加念及旧情。这对于如今在朝中地位有些微妙的常家(常茂、常升)来说,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和安抚。

“王爷……”常清韵声音有些哽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好了,”朱棡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和地笑了笑,“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到时候,你和我一同去。”

月色如水,静静地洒在相携而行的三人身上。前路的艰险与暗处的风波,似乎都被这皎洁的月光暂时驱散了。但朱棡知道,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努力,才能守护住眼前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温情。

月色清辉,如同给晋王府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晚风带着夏末初秋之际特有的、微凉的草木气息,轻轻拂过三人的面颊。徐妙云到底怀着身孕,走了没多远便有些气喘,朱棡便扶着她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下休息。

徐妙云靠着朱棡,仰头看着天上那轮渐圆的明月,忽然轻轻“啊”了一声,扯了扯朱棡的衣袖,小脸上带着几分天真与好奇:“朱棡哥哥,你刚才说中元节祭祖……那,我们是不是也要给……给那位常姐姐烧些纸钱元宝呀?”她口中的“常姐姐”,自然指的是那位在官方记录中早已“病逝”的、朱棡的“元配”常氏。

此言一出,气氛顿时有了一瞬间的凝滞。常清韵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垂下了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掩去了眸中复杂难言的情绪。她便是那位“已故”的常氏,此刻却要以妹妹的身份,听着旁人议论如何祭奠“自己”,心中滋味,难以言表。

朱棡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失笑,伸手轻轻点了点徐妙云的额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的宠溺:“你呀,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祭奠之事,心意到了便可,不必拘泥于形式。况且……”他顿了顿,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常清韵,意有所指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过得好好的,想必……‘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倒是活着的长辈,更需我们时时惦念、恭敬孝奉。”

他这话,既回应了徐妙云,更是说给常清韵听的,是在宽慰她,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珍视的是眼前活生生的人,而非一个冰冷的牌位。

徐妙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心思单纯,并未察觉其中深意,只觉得朱棡哥哥说得有道理,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指着天边一颗特别亮的星星,兴奋地问那是什么星。

常清韵听着朱棡的话,心中那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感动交织在一起,化作眼底一丝若有若无的水光。她悄悄吸了口气,将翻涌的心绪压下,抬起头,顺着徐妙云指的方向望去,柔声解释道:“妹妹,那颗是织女星呢。你看,隔着银河对面,那颗亮的是牛郎星。再过些日子,到了七夕,还能看到鹊桥相会的传说呢。”

她的声音温柔平和,将方才那一丝微妙的气氛悄然化解。三人又坐着说了会儿闲话,直到夜露渐重,徐妙云也开始打起哈欠,朱棡才起身,亲自送她回房安歇。

送走徐妙云,庭院中便只剩下朱棡与常清韵二人。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四周愈发安静,只有秋虫不知疲倦的鸣叫。

“王爷,”常清韵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方才……多谢王爷。”她知道,朱棡提议祭拜常家先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她和她的家族考量。这份心思,她感念于心。

朱棡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她。月光下,她穿着一身淡青色的襦裙,未施粉黛,容颜清丽,眼神如水,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沉静与温柔。他伸手,轻轻拂开她被晚风吹到颊边的一缕发丝,动作自然而亲昵。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朱棡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低沉温和,“常家是你的母家,便是我的姻亲。常茂、常升他们,在军中亦是有为将领,于公于私,我都理应照拂。更何况……”他凝视着她的眼睛,“我知道,你心里始终记挂着他们。”

他话语中的理解与体贴,让常清韵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烟消云散。她抬起眼眸,迎上他的目光,眼中漾开浅浅的、真切的笑意:“能得王爷如此相待,是清韵之幸,亦是常家之幸。”

两人相视一笑,许多未尽之语,皆在不言之中。他们并肩缓缓走在回廊下,月光将他们的身影勾勒得如同一对璧人。

“祭拜之事,”朱棡沉吟道,“就定在中元节前两日吧。我会让老周提前准备好祭品车驾。届时,你与我同去,也……让‘她’看看,我们如今都很好。”他口中的“她”,指的自然是那位名义上已故的“常氏”,也是此刻站在他身边的常清韵。这话语带着一种只有他们两人才懂的、隐秘的承诺与温情。

“嗯,听王爷安排。”常清韵轻声应道。

……

接下来的几日,晋王府内外依旧按部就班地运转着。朱棡每日埋首于书房,处理着仿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政务文书。北伐的筹备工作在各方或主动或被动的推动下,缓慢而坚定地进行着。兵部户部那边,在晋王府接连几次“有理有据有节”的行文催促以及某些无形的压力下,终于开始陆续拨付之前卡着的部分军械和药材,虽然数量距离预期仍有差距,但总算开了个好头。

工部郎中李文博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在朱棡提供的资金支持和默许下,他与百工坊的几位老匠师通力合作,竟然真的在复合弓胎的胶合剂稳定性上取得了突破,初步试验显示,新处理的弓胎在不同干湿环境下,性能衰减明显减小。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穿越之边疆崛起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奋斗在激情岁月北洋钢铁军魂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靖康逆转:易枫传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唐:家父程咬金书虫眼中的历史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玉佩求生之路抗倭战神帝王串串烧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九鼎圣王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