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李元吉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父亲走出大门,登上手下早已准备好的高头大马。
见父子俩挥动马鞭,李夫人赶紧走近两步,出声提醒:“快去快回啊,我就站在这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李元吉“哈哈”一笑:“您就瞧好吧,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哎!”李大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怎么说你们好呢。”
李夫人白了他一眼:“你这人!天天端着做什么?假正经。”说完转头看着李元吉,“这一点,你可千万不能学你爹,开心了就笑,生气了就哭,随性而为,潇潇洒洒,自由自在,多好!”
“哈哈!”李元吉夸张地点了点脑袋,“娘说的对!”
“哎!”李大人又无奈一叹,然后率先打马离开。
李元吉“嘿嘿”一笑,赶紧大摇大摆的跟上去。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果然不假,泰安的冬天虽然没法和铁石城的滴水成冰相提并论,但也已经很冷了,不过,李元吉现在不仅没有感觉到半点凉意,反而觉得铠甲里面热乎乎的,就像着了火一样,于是便大大咧咧地抬起手臂,拉了拉胸口上的那层厚厚的护心镜。
见这孩子如此心浮气躁、毛手毛脚,李大人立即皱起眉头,正色道:“吉儿,昨天夜晚是怎么跟你说的?”
听了这话,李元吉立即端端正正地坐好,然后出声解释:“爹,我没得意忘形,我就是有些热。再说了,你和娘又不是外人,等真见到外人,我肯定会泰然处之,就算泰山崩于前面也不会改色的。”
李大人一脸严肃地回答:“嗯,知道就好。”
只是他这话刚说完,李元吉又笑嘻嘻地转过头来催促:“爹,快点,我都等不及看你加官进爵了。”
李大人立即板起脸:“你……”
李元吉赶紧插嘴:“哎呀,我知道啦,赶紧走吧。”说完双腿一夹,陡然提速。
李大人无奈地摇摇头,只得提速跟上。当然,一旦李元吉转过身去,他的眼神便柔和不少。一边走着,他一边宠溺地看着孩子的背影,见这熟悉的背脊日渐强壮,心里不禁生出一阵感慨:孩子是真的长大了!
这时,一缕阳光突然穿破云雾射过来,正好照在李元吉这身中郎将铠甲上。这身银色的铠甲就好像突然镀上了一层炫目的金箔,发出道道耀眼的金色光芒。笼罩在这圈金光中的李元吉,此刻就像一尊巡视人间的天兵天将,看起来格外威风,格外霸气。李大人的嘴角咧的老高,心中暗暗得意:“哈哈!这!就是我的儿子!”
父子俩刚走到宫门附近就看到皇宫门口已经排起了数条“长龙”,两人不禁对视了一眼,昨天夜晚聊天时他们就聊到今天的朝会应该不一般,但这番场景还是大大超出了他们想象。
前面那片区域可不是谁都能骑马的,所以两人早早地跳下马,然后步行过去。
来到宫门前,李大人找到一支文官队伍,径直走过去,在队尾站定。见此情形,李元吉也赶紧屁颠屁颠跟过去,站在父亲身后。
李大人大惊失色,立即压着声音提醒:“臭小子,这是你的位置吗?”然后抬手指着另一边的武官队列,“去那边。”
李元吉却不挪步,“嘿嘿嘿”地傻笑着:“我就想跟你站一起。”
李大人眼睛一瞪:“胡闹!这是哪里?是你胡来的地方吗?赶紧走,没规没矩。”
两人正拉扯着,一个穿着绯袍官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已走了过来,对着李元吉微微拱手,笑呵呵地问候道:“哈哈,小李将军,早安!”
李元吉抬头一看,发现来人正是户部的李永安李尚书,于是赶紧抱拳回礼。这李尚书也是会审班子中的一员,两人也算共过事,所以他不陌生。
李尚书正要继续套近乎,哪知一扭头却突然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人。
见尚书大人看过来,李大人也赶紧抱拳问安:“大人,早安。”
李尚书脸上的惊讶表情转瞬即逝,换上了一副开心的笑容,然后跟这个下属热络地攀谈起来。他心里已然明白,从今天开始,这个下属就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身份绝对不会再如从前那般。
又聊了几句后,李尚书也就离开了。只是他一走,又立马有三人围了上来和李元吉套近乎。这三人走后,又马上有其他人围过来,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大家都不傻,经此一事后,太子之位必然非大皇子莫属,而作为大皇子的恩人,也是破获这一系列案子的首功之臣,李元吉日后的地位、成就自然无可限量,非同一般,所以自然想与之拉拉感情,露个脸。
作为李元吉的父亲,李大人自然也得到了大家的热情问候。在与大家聊天之余,李大人突然想起了上一次来这里经历。那次也是因为这孩子,那天他也是站在最后面,不过待遇却跟现在截然相反,当时别说跟他打招呼了,见他来了所有人都恨不得远远地躲开,唯恐让人误会跟他有关系。想到这里,李大人心里不禁生出些许感叹,当然,更多的还是开心。
这时,大皇子也赶了过来。见到李元吉父子,赶紧走过来和两人聊起来。聊完,不禁纳闷地问起来:“咦,你小子站这里干什么?”
李元吉尴尬一笑:“呵呵,我与父亲聊聊天,现在聊完了,这就去那边。”说着就准备往对面走。
大皇子却一把抱住他的肩膀:“去那边也不对啊,跟着我,我站哪里你就站哪里。”说完扭头笑嘻嘻地看着李大人,“李大人,我就带令公子去前边了。”这段时间他已经去李府做过两次客了,和李大人也算熟悉了,所以说话随意的很。
李大人“呵呵”一笑:“殿下请便。”
大皇子一走,四下之人看李大人的目光不禁更热切了好几分,因为他们感觉这李家飞黄腾达已是指日可待。
见大皇子到来,城楼上立即响起“咚,咚,咚”的鼓声,待鼓声一停,又响起一阵尖锐、高亢的喊声:“时辰到,开仪门,恭迎诸位大人上朝!”喊声一落,沉重的宫门便“轰”的一下,缓缓打开。
在等待期间,大皇子微微歪过脑袋,小声开口:“听说你小子在这里打过朝廷命官。”
李元吉尴尬一笑:“当时实在气不过,就忍不住动了手。”
大皇子神秘兮兮地开口:“告诉你一件事,我大楚立国三百年来,敢在这个地方打朝臣的,除了皇帝,你是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说完突然想到了萧虎,于是又加了一句,“哦,差点忘了,还有个姓萧的混小子。”
“啊!”李元吉立即感觉后背涌起一股寒意。
见李元吉脸色铁青,大皇子开心一笑:“哈哈,怂了?”说完又笑着补充,“下次再打,提前告诉我,我也来观战一番。”
李元吉连忙摆手:“我哪敢,再有下次,就算陛下容忍,我父亲也绝不会放过我。”
大皇子故作遗憾道:“唉!都说人‘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此话属实不假啊。”
李元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尴尬一笑,自己的胆子真的变小了吗?他不知道。
这时,前面又传来“咚”的一声响,大门完全打开。
大皇子转头看着李元吉,突然换上一副严肃地表情,开口道:“日后只管做自己,不用怕。”说完迈步朝里面走,一边走一边说:“走,跟着我。”
李元吉自然明白这话里的深意,于是立即深吸一口气,迈出步伐,坚定地跟上去。
奉天殿广场。
众人走到这里时,一眼就看到正前方的玉阶上放置着一尊高大的御座,于是便自觉的停下来,以文武为别,沿御道两侧依次站定。
这个地方自然不比外面,李元吉是有自知之明的,并没有继续跟着大皇子,而是在武将队列中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老老实实地站好。
片刻后,前方传来一阵高亢的喊声:“陛下驾到!”话音未落,就看到一驾十六人抬的銮驾从奉天殿后缓缓绕出,上面端坐的不必说,自然是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皇帝陛下。
銮驾来到御座前稳稳停下,福公公立即走上去,搀着陛下站起来,走向御座。
下面的一众文武大臣皆鸦雀无声,肃穆而立。待陛下坐定,这才齐齐拜跪在地,山呼:“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抬眼扫视一圈,这才开口道:“平身!”
群臣拜谢隆恩,然后才毕恭毕敬地站起。
陛下没说废话,直接进入主题:“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想必诸位也有所耳闻了,今天的朝会为的就是这件事。”说完看向大皇子,“珺儿,你来,先把楚昭、楚宗宝、还有那些贪官污吏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让诸位朝臣知晓,让天下百姓知晓。”
大皇子立即抱拳领旨,然后拾级而上,走到御案前,转身面向下面的朝臣,掏出衣袖里的折子,屏气凝神,大声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