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诸游牧部落的单一经济体再面对已经统一的大秦帝国的时候也会吃大亏,所以在经济上塞外诸游牧部落也必须整合。
原本历史上的匈奴就是在秦汉交际时期仗着塞内对自己施加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压力小而完成了诸部整合强大起来的,其中自然有冒顿的军事能力因素,但更多的应该还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
可在这条历史时间线上,冒顿还没从月氏国偷马逃回来呢嬴宏就已经生擒头曼了,塞外诸部受大秦帝国突然增加的军事压力影响,也就失去了内部整合的机会。
现在匈奴人熟知的还是部落制的生存方式,是各自生存,各自单一,谁看谁靠的太近都像是要抢自己牛羊女子的。
在被扶苏追杀时是被逼无奈,匈奴人只能团结在一起一块逃,那时生死都不能得知,也就没什么人顾及自己的牛羊女子了。
但现在扶苏不追杀了,奥德里西亚国也灭了,外部军事压力减轻的同时生存环境也有了,匈奴人就要又开始以往的生活了。
如此的人文环境下,若无外力推动,匈奴人很难自我革新。
须卜阿黎耶也向扶苏诉说了这般困境。
不过扶苏有办法“孤赐予你锡丰国,你既是锡丰王,锡丰国诸制度建设之事在你和张卿,你国内之杂乱孤为你解决。”
“追多瑙河上游,过南喀尔巴阡山脉还是达契亚人部,其已臣服,再西者罗马背伦,父皇方降伐,今亚平宁半岛北部波河平原新地,孤意收复,命你择军十万,合达契亚部为国西征,功成之时孤亦封赐。”
先说一下达契亚人。
扶苏西征前达契亚人有两地诸部,西地是多瑙河中游平原东部,东地是从南布格河直到多瑙河下游平原北岸的波多尔高地和黑海沿岸低地地区。
达契亚人此时称王者应是野马王,其所在就是东地。
不过匈奴人在被秦军追杀的同时不是将东欧践踏了个遍嘛,正在享受生活的野马王自然打不过正在寻求生路的匈奴人,也就那样轻描淡写的死了,东地达契亚人诸部也就被突袭而来的匈奴人赶到了多瑙河中游平原。
紧跟着李信就追着匈奴人来到了多瑙河下游平原北岸,并设麓镇而驻军。
正因为资源不够、地盘不够的而遭西地“同胞”排斥挤兑的东地达契亚人又在秦军身上看到了希望,三次联系两次沟通,东地达契亚人便先向扶苏臣服了。
扶苏当然不会再把波多尔高地和黑海沿岸低地地区再还给东地达契亚人,没有道理嘛。
因此,扶苏便一边派遣使者往多瑙河中游平原联络西地达契亚人诸部一边卖给东地达契亚人武器。
扶苏可是提前派了使者提前说好了,只要西地达契亚人也臣服,扶苏就扶持达契亚人在多瑙河中游平原建立一个或两个政权。
此时西地达契亚人也才占据多瑙河中游平原东部嘛,那不是还有中部和西部可以供两地地达契亚人瓜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