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持续数日,直至外界形势隐隐有所不稳,且在西安附近,负责封锁的部队,在游隼悄悄引导下,与日本人的特战队发生交火。
至此,西安的张杨二人及谈判代表们,感觉到局势在恶化,谈判工作骤然加速,最终,达成并签署初步协议后,老蒋成功搭乘飞机返回。
在飞机起飞后,电话才打来,林默这边,立即带人赶至机场附近,一表忠心,二则是防范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飞机顺利降落,蒋校长并没有直接回城,而是让通知军政高层人员前来,毕竟他也清楚,本次兵谏,外面出了不少事端,机场这里有人拱卫着他,还能及时离开,回城,可不敢保证不会有人铤而走险,还是处理妥当再说。
为保证不发生意外,他们的行程并未通报给更多人,所以这些人需临时召集过来,而这中间的时间空当,便给了林默一次当面汇报的机会。
首先报告的,自然是兵谏后,国内某些人及日本人的动向,及情报处与各方间的交锋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情况,没有添油加醋。
其次便是关于本次突发事件的分析研判报告,还附带民意调查,日本人的关键物资储备情况,以及刚刚传回的几则情报。
日本国内及占领区,部分物资开始被管控,军事相关的工厂开始全力开工,仓库中储备的武器弹药,也在装船装车输往各地。
同时,预备役加速扩充,老兵有部分被召回,基本坐实了林默在报告中的猜测,战争准备在加速,最后一点遮羞布被揭开,对面连伪装都不再有。
另外,林默还递上了一份行动计划,翻开,便是黄建仁所整理的情况概括,既有其庞大组织的记叙,也有在本次事件中,这些人被动员,所爆发出的力量。
在最后,才是林默附上的那份行动计划,以禁烟为名,对日本人在国统区的烟土走私及情报网络,进行彻底的肃清。
以禁烟为名,占据大义名份,易获得国内外各方支持,且整条贩售网络中,有不少以真实身份参与的日本人,以禁烟为名,也好处置他们。
不过,林默的行动注解中,行动目的还有三,一是清除日本在华最大的一个情报网络,战争爆发后其威胁太大,甚至战争爆发前的威胁也一点不小,就像本次事件时,其通过汉奸这些,不止一次掀起讨伐风浪。
另一目的,则以目前之境况,以不抗战迷惑日本已无用(挽尊),民意鼎沸,国府也只能卸下伪装,团结各方抗日。
兵谏一事,致校长声威受损,需迅速做出回应,以挽回民意,正好以禁烟之名,大张旗鼓掀起一次大规模行动,以彰态度。
同时,也转移开注视在西安的目光,方便事变妥善解决。可不是蒋校长回来了,西安的事便了结,后续如何处置张杨二人,如何处置其麾下军队也是麻烦。
不可能不管不问,也不可能直接发兵讨伐,毕竟有十数万军队,不说打不打得过,其还与红党凑一块,若投红党,可就麻烦了,最好方案,是和平解决,分化瓦解收编。
但若舆论关注较大,处置起来难免束手束脚,他们也会借力,而关注度降低,处置起来可灵活很多,也不会因一些小事便轻易引起太多非议,导致舆论沸腾。
第三个目的,则是走私烟土这条线,以及与他们合作的那些汉奸,所握资财不是一个小数目,正好借此行动查抄,利用此笔资金,在战争爆发前,进行军事准备冲刺,采买武器装备,迅速提升军事实力。
老蒋看完计划书,沉默良久,最后,询问了林默分析研判中的不少说法,及相关情报详情后,最终还是同意了此方案的实施。
林默退下准备,不过也接到了一个脏活,控制送老蒋前来的少帅,林默接了令,并没有规劝啥的!
嫌隙猜忌已生,放人回去,蒋校长也不可能是真心放过,把人留下,老蒋至少还不会下杀手,且放回,还可能为西安那边事变解决带去不必要变数。
林默明晃晃带人上门,把随行人员武器卸了,少帅清楚怎么回事,没有为难反抗,林默也没撕破脸,上刑具之类。
只是表示,校长希望他留下,磋商如何妥善解决西安问题,将人请至另一地暂居,其实就是软禁,随后戴老板便安排人,接手此事。
至于林默,找上黄建仁,将批复告知,跟进将近两年的黄建仁,终于不再压抑着情绪,放声大笑。
发泄完,找来徐顾煜、王鹤峰、林文华、沈松、王明坤等人,开始制订更详细的行动草案,此行动,肯定不是黄建仁手下弟兄能搞。
甚至行动二科乃至整个情报处,被动员起来依旧不够,此走私谍报网络,是极其庞大的,沿海、沿运河、沿铁路公路,光干线便有十数条。
而从这些干线上,又延伸出去无数支线,如蜘蛛网一般,将华北、华中、华东等广大地域都被履盖其中。
卷入其中的,公职人员到地方豪门,从贩夫走卒到帮会团伙,从走私势力到土匪强人,无数人被粘到此网之上,若算上普通帮众、普通家属及商社职员这些,波及人数怕是不下百万,核心人员也有数万,单靠情报处的力量,短时间内难以抓捕控制。
所以,此次行动,情报处方面,主要负责啃硬骨头、看押审讯重要人员,以及监督查抄、清点等涉财相关工作,财物可是要上交的。
对于财物上交,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以往行动中,缴获大额财物,他们同样是上缴处里,而现在,情报处的资金量已够惹人注目,且此行动很仰赖上面支持,再贪心可不合适。
等众人将粗略行动计划做好,蒋校长,也顺利与南京的军政高层交涉妥,还通过电台,联系了各地军队及地方势力,沟通妥当,这才带人回到城内。
林默等人也松了一口气,本部解除戒备,众人回到山脚驻地,继续完善方案,一直在空中巡逻的特战队也落回机场,收队候命,舟艇部队同样也回归了驻地。
此时,太阳也彻底落下,直至第二日,朝阳升起,一夜无事发生,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下,又请示了具体行动时间,希望有序配合,得到准确答复后,林默等人才布置起来。
大行动需要布置的时间,但在此之前,还有另一项行动需要搞,秋后算账,将锁定的其他日谍,进行逮捕追查等一系列工作。
秋后算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吸引其目光,毕竟事后,情报处还没一点动静,肯定会遭其怀疑。
此行动,由刘震山,带领各队队员执行,余下的人,则为大行动做准备工作,像是调集人员物资等等。
像食猿雕及其雀鹰小队,秘密自水路出川,负责两湖赣皖等地,攻坚一些棘手目标,没错,日本人的烟土走私网络,已延伸至这些地区。
原因,一个,自然是日本人孜孜不倦下功夫,水匪势力被捣毁也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则是重庆周边的改革,还顺带禁了罂粟种植,所以,日本人趁着市场真空进来了。
而在陕西的八支队伍,也悄悄撤出,回到中转基地整备,准备奔赴地执行新任务,都是先东出,再北上进入太行山中的基地,由南自北分散在各地候命。
太行山中,同样布置了特战室的中转补给基地,也不止太行山,国内很多较大的山区内,多数都有特战室的基地或起降场,甚至在敌占区内,用于实施跳蚤战术,就是直接通过飞行器,直接机动至各地。
海东青、游隼、猎隼、雕鸮四队及对应雀鹰小队,主要藏在太行内,需要时,东出支援华北华中各地,若行动需要,还需进入山陕等地进行支援。
而金雕、兀鹫及对应雀鹰,便负责江浙沪及沿海一线,沿海一线,可不止包含华东海岸线,更北更南皆在其中,因其可便用水上飞机,进行更远距离的机动。
而各地情报处站点,身份半公开的人员,在行动即将开始时,也会调集参与,由本部人员监督,执行部分抓捕及看押审讯工作。
至于行动主力,主要是协调各地驻军配合,优先抽调中央军连队,若没有,地方军警也可用,但原则上,尽可能相互调换,异地用警。
没办法,地方上的军警,被此股势力侵蚀的情况比比皆是,大量参与进走私贩售,甚至投靠成为汉奸的也不在少数。
再算上,与当地走私团伙、帮会土匪、地方豪门等,这些与烟土走私纠葛不清的个人、家族及势力有关联的军警更多,不异地用警,这些人压根不能用。
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进行,刘震山那边的反谍行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被锁定的部分日谍,像危险大、留着无太多价值的,迅速被逮捕。
抓获便是突审,其中有不少扛不住交道的,又顺着线索,扩大战果,起获更多日谍。
日谍机关自然会做出反应,或派人接应骚扰,或进行袭击报复,亦或是设下陷阱埋伏,手段众多,带来了一定困扰。
但也仅是困扰,金雕跟兀鹫可不是吃闲饭的,抓捕这类危险任务,基本都由他们这些专业人员执行,日本人组织的炮灰外勤,根本不够看。
当然,不是说这些外勤人员能力不行,都是挑来的老兵,单兵战斗力还是很不俗的。
但离开了正规军队的战斗体系支撑,像机枪、炮兵火力的配合,以及熟悉的战场环境,又没有进行严格训练并搭建新的战斗体系及编组。
直白来说,就是破坏了原本的组织架构,又未构建出新的,直接导致这些人变成了散兵游勇,面对严格选拔训练出的兵王,且有一套成熟作战体系支撑的特战队,这就是在鸡蛋碰石头,造不成什么威胁。
不过,众人也不敢大意,根据情报显示,日谍机关,已组建了不止一支特战队,而从在西安那边的遭遇来看,其战斗力并不弱。
游隼引导日特战队与东北军进行交火,一方面,确实是为当时的局势破冰,另一方面,则也是在当地,不便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并没有把握将那些人无声处理。
双方激烈交锋,吸引了很多的目光,尤其业内人员,各方情报势力都盯着,而林默等人,则借此机会,将大行动前期的人员物资准备妥当。
而西安那边,事情也在尝试进行解决,但其内部,却是分歧极大,且对蒋扣张,对谈判各项事宜,颇为不满。
尤其是,老蒋准备推翻在西安时许下的一些条款,西安那边更是极为不满,已把事捅了出去,还组织游行支援活动,引得舆论喧嚣,各界对蒋校长的处置方案,颇为不满。
之前,对林默这份计划,并不算积极的老蒋,吃了瘪,终于急了,催促起来,让他们尽快动手,好转移民众视线,并挽回一些威望。
准备得差不多了,林默也并未拒绝此指示,但也不能操之过急,所以林默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设计让反谍的弟兄们脱身。
也不麻烦,寻了个,与特工总部扯上干系的案子,下了手,意外波及到特工总部,将他们引下场来。
这几年,情报处迅速发展,势力飞速膨胀,还立下大量功勋,声威一时无两,跟他们的矛盾冲突也日益加深,双方仇怨无数。
而这一次,情报处的果断站队,整个情报处,全力支持蒋夫人和谈工作,戴老板还亲随飞行西安,将校长迎了回来,赚得天大功劳,往后必然颇受亲睐,那是要起飞的架势。
做为敌人对手的特工总部,那是羡慕嫉妒至极,最主要的,是危机已悬头顶,毕竟若结束内战抗日,他们布局的情报工作,跑马圈下的地盘,重要性将降至谷底。
对于已将陷入生死危局,而对头又风光无限的特工总部而言,情报处一动,立马像炸毛的猫,视此为挑衅打压,挥舞起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