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并未被这个尖锐的问题激怒,反而露出了一个更加从容、甚至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他微微颔首,仿佛早就期待着有人能提出这个层面的质疑。
“感谢你这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沉稳而有力,“你说得对,高端芯片产业链的研发,确实是一场集资金、技术、人才于一体的极限挑战,失败的风险如影随形。任何单独一家企业,哪怕是巨头,面对这样的高山,都会显得势单力薄。”
他先是坦然承认了挑战的艰巨性,这番姿态让台下许多人都暗自点头。
“但是,”李焕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语气陡然变得宏大而坚定,“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橙子科技投身于此,从来不是抱着‘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悲壮心态。我们视自己为一名发起者,一个引信。”
他略微停顿,让这个定位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回响。
我们率先点燃这根引信,不仅要用成功的经验,更准备用可能遇到的挫折与教训,来证明这条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汇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的手臂在空中划过一道坚定的弧线,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感召力,圣人有云: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做一件大事,我们不应先问是否可能,而要问是否应该。
他目光如炬,直视那位提问的学者,将问题精准地抛回:那么,我想请教你,也请在座的诸位共同思考:推动华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化,这件事,应不应该?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位学者身上。他怔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从质疑逐渐变为深思,最终,在众人的注视下,他郑重地点了头,沉声答道:应该。
李焕朗声接道,既然我们共同认定这件事是应该做的,是必须做的,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行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他环视全场,望向每一位企业家:在座的各位都是华国产业的栋梁。我相信,每家企业都能根据自身的实力与禀赋,在这条漫长的产业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的专攻核心架构,有的突破制造工艺,有的构建软件生态,有的提供应用场景……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为华国的智能未来,铸造一个坚实、安全、自主的算力基石!
这番呼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李焕成功地将针对他一家的能力质疑,升华为对整个华国产业界集体智慧与力量的动员。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他望向提问者,眼神清澈而自信,这早已不是橙子科技一家能否‘驾驭’的课题。这是一个时代的叩问,等待着我们整个华国科技产业用行动去共同回答。而我们,愿意做那个最先挽起裤腿、蹚入深水的探路者。
掌声再次雷动,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这个原本只有十分钟的演讲,因接连不断的深度互动,被延长了整整半小时。
主持人不得不上前控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再接受最后一个问题。
话筒被传递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经济学家手中。他扶了扶眼镜,声音沉稳却切中要害:
李总将AI喻为通往未来的钥匙,并呼吁各界重金投入芯片产业链,愿景确实宏大而美好。但作为一个研究经济周期的人,我不得不提出一个现实的担忧:当资本和企业蜂拥而至时,这个领域是否会催生巨大的产业泡沫,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李焕听到这个问题,非但没有回避,脸上反而露出赞许的神色。他缓步来到舞台的中央。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非常关键。”他的开场白带着由衷的赞赏,“泡沫,确实是每一个新兴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都无法回避的伴生现象。”
他坦率地承认了风险的存在,这份坦诚首先赢得了众人的倾听。
“但我们需要区分两种泡沫,”李焕话锋一转,伸出两根手指,“一种是虚妄的投机泡沫,它由纯粹的资本贪婪驱动,追逐短期概念,击鼓传花,最后留下一地鸡毛。而另一种,是发展的泡沫,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发酵的过程’。”
这个新颖的比喻让在场许多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回想一下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李焕引导着大家的思绪,“当时成千上万的.公司兴起又倒下,资本市场经历了过山车。但大浪淘沙之后,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留下了遍及全国的光纤网络,留下了经过实战锤炼的工程师队伍,留下了一整套成熟的风险投资与创业体系,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几家真正奠定今日数字生活基石的伟大企业。”
他稍稍提高声调:“没有那次‘泡沫’的洗礼,就没有华国互联网产业的今天。 它就像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虽然夹杂着雷暴,却彻底浇灌和松动了板结的土壤。”
他将话题拉回当下:“芯片与AI产业也是如此。当资本、人才和政策开始向这个领域汇聚,短期内必然会出现重复投入、估值过高、甚至一些滥竽充数的项目。这不可避免,也无需恐惧。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筛选器,时间会充当最公正的裁判。”
“我们的任务,”李焕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给出了建设性的方向,“不是因噎废食,害怕泡沫而不敢投入。我们的任务是建立正确的‘游戏规则’——通过建立清晰的产业标准、严谨的技术评估体系、以及着眼于长远的耐心资本,来引导这些汹涌的资源,尽可能地流向那些真正在做实事、有核心技术的团队,去催生‘优质泡沫’,挤出‘劣质泡沫’。”
最后,他以一个充满哲理的比喻作结:
“诸位,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啤酒杯上的泡沫,就去拒绝杯中的美酒。我们要做的,是掌握好倒酒的技术,既享受泡沫带来的醇香,又能喝到下面真正的琼浆。对于华国的芯片与AI产业,我的态度是:拥抱热潮,保持冷静,专注实干,相信时间。”
他的回答,既承认了泡沫的客观存在,又赋予了其积极的历史意义,更给出了务实的应对之道。那位提问的老经济学家听完,缓缓地点了点头,虽然没有再说话,但眼神中流露出的,已是深深的认同。
李焕用他深刻的洞察力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再次将一个尖锐的挑战,转化为了凝聚共识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