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缘于如来三十二相:你不是在执着我的这个三十二相吗?将何所见:按照常人来讲,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我难道是用鼻子看见、耳朵看见的?还不是眼睛看见呐?有智慧的人一听就明白,佛是话中有话呀!你如果说是用眼睛所见的话,难道佛不知道?问这句话就是告诉你,不要以为你是用眼睛看到的。

谁为爱乐:明明就是阿难一个人,你如果讲,是我们还是别人呐?是不是答非所问?这是问阿难,你是用什么东西来执着这个相?是谁在发生这种情执?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果然不出佛所料,阿难执着于心能想、眼睛能看,把心和眼分开。这段经文一目了然。凡夫都是这样认为:眼睛能看,心能想,并产生情执,而且他这种心还停留在第六种意识心里。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佛是一步一步引导阿难。既然你讲是心目,那应该知道心和目在什么地方。一般人讲,眼睛在额头下面,心在肚里面啊!这就叫同分妄见。恰恰这就是无量劫以来的大悲哀。所以在这里佛首先指出来问题所在,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明白,就不能降伏尘劳。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打这个比喻一目了然,非常形象。要去打仗,你如果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你还出什么兵?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这是正面提出使你六道里轮回的根本的原因。因为你想错了,你看错了,你没有明白真理。唯心与目,今何所在:人身难得,你如果稀里糊涂一辈子,都不知道人怎么来的,不知道为什么眼睛能看不能听、耳朵能听不能讲话、嘴巴能讲话不能走路,不知道我这个皮肉筋骨是怎么回事,你是白来一趟。这是了脱生死的一个根本问题。可是许多人却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天天看到我、天天看到你、天天看到他,却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还在那里我长你短、这么样那么样,那是不是节外生枝?是不是无聊?

诸佛哀叹啊:众生可怜!最该解决的问题他不去过问!就像宣化上人讲: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晓。因为我们就是有来世,来世就是有无量的来世啊!有来世就有轮回。幸亏得到一个人身,你还不抓紧时间一了百了?听经闻法能把人饿死、冻死吗?我们是要解决无量的生生世世的大事。今生今世就是把这个地球上的财产全部给你,把地球上的那些大官全部给你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又能怎么样?我们要善于比较,要看破、要分析、要选择。

所以一般人是不是感到很好玩呐?「还问这样的话?」你如果问那些修行人眼睛在哪里,「肯定在面部的!眼睛难道还长在头顶上啊?」他甚至还冲你一下子,「心在哪里?心在我口袋里!」意思是,「这个话你还值得问吗?」可是把像这样很平凡的问题提出来问,真是石破天惊呐!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阿难也是辩才无碍啊,但他是强词夺理。他本来可以直接讲眼在脸上,心在肚里,而他却找出种种的理由作为挡箭牌。

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在这里他引用的是同分妄见,认为大家都认为对的东西就是对的。这是阿难在这里的第一种妄见,「一切世间,十种异生」,他认为一切众生都是这样认为的,以自己的想当然来代表真理,在世间逻辑里叫诡辩。有些烦恼习气很重的人,他往往引用的话是那些和他烦恼习气一样重的人说的;他不去学习那些有智慧的人讲了什么真理。

即使引用所有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都不足以为真理;就是引用佛的三藏十二部经,都不足以为真理。大家明白吗?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所讲了义大法是唯一的真理。所以我们教化众生的难度很大呀!很大很大呀!几千年以来「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在法华会、楞严会你看看,往往讲一品经、讲几段经就有无量的人证果了。因为他明白了真理,因为真理不可战胜。

「同将识心,居在身内」,大家都认为心在肚子里。如果不讲《楞严经》,讲其它经的话,讲心在肚子里,没有一个不鼓掌的。大家都认可嘛!都是这么认为的。那讲这样的法还用你讲吗?还要讲佛法吗?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这个更厉害了,就拿你这个佛来讲,还不是跟我们一样?虽然佛眼长那么好看,像青莲一样,但它也是长在佛面,而不是长在佛背!注意啊,许多人都是这样,他打种种比方就是来为自己强词夺理。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浮根」,即浮尘眼根,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详解见《楞严经》卷四末)。胜义根只有高层次的天眼才能看到。它也是色法,还不是心法,相似于现在所谓的神经、纤维、细胞这一类,但还不是,只是相对来说可以这么观照。眼睛看不到,通过仪器可以观察到,等我们能感觉到的这个东西已经很粗糙。只在我面:这个解释为就在脸上。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他这个「识心」是含糊的,到底是心脏,还是这个意识心?是在肚子里,还是在脑袋里?但他知道在身内,不会跑到身外。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这段经文呢,是佛在设计套阿难。阿难所答,按世间法并没有错。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这句话佛为什么情愿绕那么多弯子?佛在逗机观教。你可以跟他讲一个小时的话、讲半个小时的话,其中你只要记好,把你关键的那一句话一套,就把他套出来了。我们向人家弘扬真理的时候,你如果一开始就来讲:我给你讲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法!讲了以后叫你当下成佛!人家屁股一拍就走,「你犯神经病呢?」所以我们要学会因势利导。这是不是佛的办法呀?

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户」是门,「牖」是窗户。门窗开着,叫「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所以我在这个讲堂里能够远远地看到。这句话很有意思,佛下面就抓住这个做文章。简单说,眼睛是借着打开的门窗而看到讲堂外面的只陀林。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好吧,就像你所讲的这种情况,坐在讲堂里能够借助门窗看到只陀林。

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有没有这样的人——坐在讲堂里看不到室内的东西,却能看到室外?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眼前的东西看不到,外面的东西却看得到,有没有这个道理?一般情况下没有。也有个别情况,就是老花眼,老花眼是照远不照近。但是这是个别性,个别性不能作为普遍性,开玩笑逗乐可以。佛讲的法是带有普遍性,你不能拿特别性、个别性来逗乐。

林泉:仍然是指只陀林,仍然是讲给孤园。给孤园里是不是有树林,有河流?注意,这就是《楞严经》文采的特色,同一个事物通过各种手法来表现。如果我们讲经说法为了让大家明白的话,我们最好反反复复地就是「只陀林」。讲佛法是「依义不依语」,只看怎样讲能够叫大家明了就怎样讲。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这是佛对阿难当头一棒。阿难讲没有这个人。佛讲,「怎么没有?你就是这个人。」这里才露出了真面目。所以佛这么一绕,阿难是不是上当了?到最后加到他头上去了。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心灵」,就是光明、灵智,能见、能知、能识,无所不知,一切明了。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如果你当下这个灵明之觉、灵明之性,确确实实在你肚子里。尔时先合:「尔时」,就是当时,「先合」,是首先应该。了知内身:知道里面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先看到自己的内脏,再看到外面的景物——有这样的众生吗?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退一步来讲,即使你里面看不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那指甲怎么生,头发怎么长,筋络怎么动,脉搏怎么跳,你应该都能看到。如何不知:你现在怎么不知道?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肯定地来讲,你里面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外面?至此,佛把阿难的第一个妄想心破除掉了。

告诉大家,佛这是方便说!如果站在他面前的是目犍连或者阿律多,佛会不会这样讲?这样讲就使自己处于被动了。那目犍连和阿律多就会讲:「我就是看得到我的五脏六腑啊!」哪怕一个外道都能,他还要把佛数落呢。这段话就是欺负阿难,他没有开天眼。真正来讲,你说心在不在内?它哪里也在,没有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心。可惜因为阿难他不懂得所有一切都是我的心。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所以阿难不懂得外面也是心,他讲心在内,这就是错误的。对于我们懂得了心无处不在的人,他讲在内是不是对的?对。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段经文就是佛第一次审问阿难,到底真心在哪里,也就是第一处破妄识。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阿难这个世智辨聪名不虚传。在整个七处破妄中,破「识在内」,这是根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都这么认为。那到其它六处,就是阿难被迫转计了。阿难既然强词夺理,佛就跟踪追击。

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阿难是典型的世智辨聪,他用世间法的那种逻辑推理——反正有个心,你既然讲不在内,那肯定就在外了。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阿难打了一个比方:我们的心就像一盏灯,如果这个灯在室内,自然先能照室内,然后从门窗再能照到室外。「后及庭际」,「庭际」,就是室外,是房间和庭院的交界之处。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所以阿难下了结论:众生不见身内而见身外,就像这个灯光一样,灯光在室外不能照内,所以我们的心在身外,不能照内——在身外只能看到外面的境界,而看不到自己的五脏六腑。

是义必明:这里的「必明」不是讲肯定,带有发问、带有试探性:这个道理「必明」,应该是对了吧?将无所惑:应该再没有什么疑惑了,再没有什么过错了。同佛了义:与佛所讲的了义法。得无妄耶:总没有什么不同吧?总没有什么错吧?看上去显得谦虚、好像征求意见,实际上是耍小聪明,反问这下总没有错吧?

下面进入第二处破妄识,破心在外。看佛怎么讲。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是诸比丘:你看这些比丘大众。适来从我:即刚刚随我。「适」,是刚才的意思。室罗筏城:是波斯匿王的国都,也叫舍卫城。循乞抟食:「循乞」,挨门挨户托钵;「抟食」,吃饭。古印度人吃饭怎么「抟食」呢?用手抓饭往嘴里吃,可能不像中国人还用筷子。归只陀林:我们一起回到了只陀林。我已宿斋:我已经吃过饭。

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你看众位比丘,如果一个人吃饭,其他人能不能饱?或者这么多比丘吃饱了,我能不能饱?一个意思。

很明显,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你们要深思啊!谁都救不了谁,没有救世主、没有神仙、没有皇帝,佛都不救人。听经闻法何其重要啊!可是现在五花八门的法呀,让我们抱以种种的幻想。佛讲了,那些方便是用来引导大家呀!根本的根本是,除非你自己明心见性,自己救自己。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前面讲各人吃饭各人饱是虚晃一枪,其实是把心和身分开比喻为你和我——你如果讲心在外的话,那么心就是张三比丘,身体就是李四比丘。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比如说心在外的话,可能就是目犍连,那身就是阿难。身心相外:是不是两个人呐?自不相干:各人吃饭各人饱,与你没有关系。则心所知:比如说张三比丘所知。身不能觉:李四比丘不能觉知。觉在身际:李四比丘所知。心不能知:那么张三也不能知。

这一段经文就是说,你想的我不能知道,我想的你不能知道,把身和心比成两个人。因为他把心放到外面来了,那就不能相互知道啊!比如说我的心在外面知道了冷、暖、痛,那我这个身知道吗?不知道。注意啊,这些比方不是很严谨。佛讲一切法都是权宜之计,无非让阿难自相矛盾。如果对两个有神通的人,佛会不会讲这个话?对于他心通的人他敢讲吗?因为他心通的人可以在禅定的过程中互相沟通。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兜罗绵」,是印度的一种小棉花,比中国的棉花壳子要小,花朵也要小,但是更白更细,以此比喻佛手柔软。汝眼见时,心分别不:这里把眼睛和心分开,仍然是来探讨阿难这种心态——他把心和眼是看成是一体还是二体。

如是,世尊:阿难回答了,眼睛看到了,心里肯定也知道。眼睛看到是不是在外?心里知道是不是在内?在这里把阿难的结论打乱。因为前面按照阿难的道理来讲,眼睛在外面看到,心不能知,就跟阿罗汉个人吃饭不能令众饱一样;可实际上眼睛看到外面的东西,心里就能感知。从这个道理推论上不能知道,但在实际上又知道了,就造成这个矛盾。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你眼睛看到,心里分别,那就是身心相干,怎么能说心跑到外面去了?仍然是在诘问阿难。实际上我们的心有没有内外?没有。所以七处破妄啊,你不能讲这些比方是对或者不对,它经不起逻辑推理,只是帮助我们把心往细处引。佛法里允许以邪破邪,用一种假设来破除对方的论据。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这是正论。你讲心在外,没有这个道理。佛在分别法中善巧地用各种比喻来引导阿难。那么按照究竟法来说,我们的心是不是在内、在外,无所不遍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又突发奇想,他脑子非常灵活。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为什么讲不在身内?因为它不能见内;为什么讲「不在身外」?因为眼睛往外看了,心里能够知道。所以「见」与「知」它没有相离。他不仅提出新的理论,而且有理论根据。既不在内又不在外,那总有一个所在。

佛言:处今何在?

你讲的心在的那个地方是哪里呀?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这个心虽然看不到里面,但是它却能看到外面。如我思忖:根据我的考虑思维。潜伏根里:潜藏在眼根里。

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阿难打了个比方,如同有人「取琉璃碗」——「琉璃碗」就是眼镜——「合其两眼」就是戴着眼镜。虽有物合,而不留碍:我通过这个眼镜看到东西,没有障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我的眼睛通过眼镜看到一切东西,当下就能分辨出是什么。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他讲「觉了能知之心」之所以不能看到里面,「为在根故」。怎么「为在根故」呢?因为我受这个身根的障碍。分明瞩外,无障碍者:之所以能够明明白白看到外面,没有障碍。潜根内故:因为心潜藏在眼根,通过眼球能往外看。为什么不能往内看呢?因为里面不是眼根了,眼根是亮的,就像眼镜一样。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讲:既然你把眼睛比喻为眼镜,那么,当我们戴着眼镜看外面的时候,眼睛能不能看到眼镜?能。那你的心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不能。既然我们不能,那你讲心潜在根里,而且打这个比方,能不能成立?不能。

这是第三处破妄识,破心潜眼根。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那还是自己的眼睛吗?有一个人很有智慧,说他能看到。在哪里看到?在镜子里。那把镜子打破了,还能看吗?他不做声了。幸亏他聪明。他没有讲,「我在你眼睛里,就能看到我的眼睛。」那我绝对不会讲,「我把眼睛掏了你能看到吗?」这是个笑话,很有意思,是不是?所以如果你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眼睛的话,眼睛还是你吗?就成了别人的东西了。镜子里的眼睛是镜子的,不是你的。「眼即同境」,眼睛就是外在的境界。「不得成随」,不是你的。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这是以法合喻。阿难认为心潜在眼根后面,并随眼根对外境的分别而分别。并打比方就像眼睛戴着眼镜看到外面的山河一样。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实际情况是,眼睛可以看到眼镜,而心看不到眼睛。既然看不到眼睛,那这个比方就是不成立的。最后,阿难的第三次狡辩仍然被佛否定。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这是阿难的第四个转计,执心分明暗——开眼见明,闭眼见暗,都叫见。

腑藏在中,窍穴居外:「腑藏在中」,五脏六腑在肚子里(《白虎通》云:五脏,即肝、心、肺、肾、脾;六腑者,即五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府;膀胱为肾之府;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小肠为心府、肺府。五脏者:肾为精藏;心为神藏;肝为魂藏;肺为魄藏;脾为志藏);「窍穴居外」,七窍(窍穴即七窍——眼二、耳二、鼻二、口一,为七孔穴)在外。

有藏则暗,有窍则明:「有藏则暗」,因为五脏六腑藏在皮肉里面,既然是藏,就必然在暗处,看不到;「有窍则明」,有窍穴就明明白白知道,耳朵听到声音、眼睛看到光、舌头尝到味、身体有感觉,都叫「明」。

今我对佛:我现在站在佛的面前,这个「佛」代表一切的外界。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开眼见到外界就叫「见外」,闭眼见到黑暗就叫「见内」,都叫见。

往后来讲,是充分展现出阿难的这种世智辨聪,一般的人还转不过来。由此可见阿难的悲剧:他太聪明了!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这里是先破阿难的后半段转计——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佛问:眼睛闭起来,这个暗境与眼睛是不是相对?在眼前,还是在脑后?在眼前、在外。那么如果暗境在眼前、在外面,怎么说是闭眼见内呢?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佛在这里故意地网开一面——就算你说见内是对的,在暗室中没有太阳、月亮、灯光,你既然见暗,那这里的东西都是你喽?佛也好、舍利弗也好、阿罗汉也好、我们在座同修也好、这些泥巴瓦块也好,都变成了你肚子里的蛔虫喽?暗室的境界都是你的焦腑了?焦是三焦,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脐之间,下焦在脐下,三焦为命府,是六府之一,所以叫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如果不相对的话,那眼睛能看到什么?你什么也看不到。我们能看到前面的摄像机,是因为摄像机与眼睛相对;看到天花地板,因为天花地板与眼睛相对。如果这些东西与眼睛不对,不在眼前,你看得到什么?啥也看不到。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进一步说明,眼睛闭起来见到暗,就说为见到身中。那么好了,「开眼见明,何不见面?」睁开眼睛看到明的时候,我们眼睛看到明,能不能看到自己的额头啊?

佛先顺着阿难的那种心态——暗明明在这里,明明眼睛往外看,看到了暗,你非讲眼睛往外看的时候却能看到内(见暗执为见内)。这个「见」是不是带有弯钩的性质?那么沿着这个道理,我们眼睛往外看的时候,是不是它也可以弯过来?弯过来看到自己的面。怎么不再弯过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啊?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如果你开眼见不到自己的面,那么假设的那种「内对」也不能成立。佛一步一步地把他套得紧紧的,这个带有比较紧密的逻辑性。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见到了面,你站在对面能看到自己的话,那你这个心还是你的吗?变成心外,变成别人的心了。那么你的心和眼睛是在虚空里。

一定要注意,这都是方便、善巧说法。其实我们心就是有这种功能。在没有达到这种功能的时候,用世间人的话来讲,就是把他当成傻瓜来哄他,是为了把他哄到那条路上去。用究竟法来讲,虚空山河大地是不是我们的心啊?都是的。这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空间上来传这样的法,要注意。

《楞严经》的次第就是有破有立,立的仍然是错误的,这叫权实并重、以邪破邪。否则没有办法叫人开智慧,诸佛没有办法开口。学习《楞严经》,你如果只看到前面第一卷,不看后面第二卷,你一定会把《楞严经》也变成邪法,佛是边立边破,讲到后面就逐步地把前面的理论都否定掉。比如说从第一步引导到第二步,第二步是真的;再往第三步引导的时候第二步又变成假的了;再引导到第四步,第三步又是假的。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如果你的心已经跑到身外,在虚空里,那就不是你的身体,不是「我所」了。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这是开玩笑。如果你一定要认为心、眼在虚空能够看到你的脸上,那我这个佛能看见你的脸,难道我也是你的身体?是不是很好笑?如果很多人都看到你了,那么是不是很多人就都是你的肉团了?你承担得起吗?那么用圆顿大法来讲,能不能承担得起?当下即是。

可见,这里仍然是方便说。我们当下是不是释迦牟尼?是不是阿弥陀?是不是观世音、天王大老爷?风云雨雾都是我,那么我是不是你?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大光明中谁非谁?你以此形成个口头禅,必有奇迹。你把它丢给里面的第七识,让他想去。睡觉之前、吃饭的时候留个念:「大光明中谁是谁?」往往你在梦中、定中、散步的过程中,你根本没有想这个事情,突然里面的人告诉你一个道理。这是真的。有时候前面第三页一个问题看不懂,先放下它,读到第一百零八页,第三页的问题突然明白了。心法不可思议呀!那就是真人在告诉我们,是不是?所以,有时候听不懂的问题你不要苦思冥想:怎么还不懂啊!怎么还不懂啊!你不要着急。把这个事情搁一搁,真人自然就会告诉你。这是真的。不要让里面的那个人在那睡懒觉啊!你要给他下任务。这就是师父传的秘诀。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如果你一定认为眼在虚空能看见,身体不应该知道,眼睛看的、身体知道的,分成两回事。这是反问,难道身体就应该不知道吗?就应该眼睛知道、身体不知道吗?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讲,眼睛能看到、身体能感觉到,这是两个感觉,那么,「应有二知」,你就有两个心了。

即汝一身,应成两佛:那你这一个肉团身应该成两尊佛了——阿难将来成佛,一个叫阿佛、一个叫难佛。行不行?不行,是不是?这是佛的反问。一人只能成一尊佛。当然,这个佛是十法界讲的方便佛,真正的佛只有一尊。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这是第四处破妄识,在七处破妄以后,我们再系统地、逻辑地概括一下。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穿越王妃要和离,禁欲王爷甜宠虐新婚夜,她带着药房武器库去流放抢回金手指,六零极品夫妻杀疯了惊!穿越被卖,夫妻俩疯狂爆马甲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小马宝莉之荒原影魔勇闯小马利亚造化灵诀帝君,公主驾着星舰逃婚了!请玩家不要招惹软糯NPC四合院:开局我做了医疗室女医生的小助理不负羲和逆天能量师:绝宠废材妻什么?我是四个崽子的恶毒后娘?花醉满堂异世界,来到这里后我反而被削了倾朝野:小国师他嗜我如命总裁大人,100分宠!影帝说他娶我罪爱甜妻病娇世子的毒医妃开局召唤682,觉醒不死不灭盗墓的盗友你的狂傲我喜欢,你的心门记得关穿到八五家属院:撩兵王!生乖崽穿成玄学毒妃后,阴鸷王爷被拿捏暴君修仙传重生之都市仙尊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情深不追忆琉璃美人命洛青是岚山和梦奈的学妹我都变成迪迦了,你才来系统?吴尘录无香自芳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快穿:小夫君他恃宠而骄我就是个反派,为什么总有人追我至尊人王名为深渊的旅团星际之结婚后,我过得风生水起炮灰拯救男配,天造地设一对和莲花楼一起穿越武侠世界带无限物资,嫁村里禁欲颜霸知青桃花源人乱天纪星穹铁道:性感丰饶,在线输出安陵容重生之锁清秋二爷的白月光重生啦北行游记沈总的偏执娇妻重生了载酒入青云,悍刀破九霄
315中文网搜藏榜: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极品男漂亮女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夜月之暗东隅虽逝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你妹又作妖啦充电风云录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爱你如旧霸总的冰冷特工妻快穿之女配对恋爱不感兴趣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暗黑向日葵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逃荒后,我怀孕了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异次游戏怦然心动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武祖之巅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汝本明珠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超神道士修仙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这不是意外你就是我的天堂吃货在修仙文里搞美食猫妖撩人恐怖街原神:在钟离面前,冒充岩王帝君人在疗养院,全靠病人逢凶化吉穿书后,我把龙傲天男主攻略了!贺景黎的小青梅可盐可甜穿入蔚蓝档案的我,带着多重身份龙图案卷集不曾宣之于口的秘密精灵之黄金牧场重新攻略病娇男主【快穿】局长今天抓到禁闭者了吗南娇宠驱魔道长又在警局露脸了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狗妖修仙记陆爷家的疯批小祖宗杀麻了短篇灵异故事大全觉醒天尊被迫闪婚,随手挑了全球首富!强势有染亮剑:让你抗战,没让打到东京从半夜娶寡妇开始开局被杀觉醒,男主他又凶又黏人佛系影后如何被小狼狗拐跑的重生王妃要嫁人,王爷急疯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找乐子从生化危机开始火影:卡卡西收养鸣人之后女配心愿系统【快穿】相亲当天,豪门总裁带我去领证我一个剑客无视防御很合理吧?阎王勾错魂,穿越闪军婚易孕多胎龙族:人在黑天鹅港,开局诱骗零拐个上神生个崽全员疯批,魔修重生进恋爱脑剧本莲花楼:共归途重生归来,炮灰她满京城杀疯了!飞车手游:怎么都是美女来泡我?倾世女帝:黑莲花翻身手册盗墓:阳春白雪的辉光东京日常,遇到了一个屑魔女直播算命:开局甩渣男破命案变调的轮回第四纪:灾厄使徒臣溺大闹渣男婚礼,豪门陆少扯我领证重生之八卦群恋爱脑拯救系统扮演男二后,反派每天都想贴贴我在中世纪当骑士盗墓:搬山遗孤,剑开天门四合院:摊牌了,就是要惩治你们天才遗孤,遇见他救世太难,只想养娃宠夫行不行从海贼开始吃软饭原来你是这样的女郎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陈情令系列之噢,乖!再钓钓我谍战只要我够苟,就没人怀疑我半小时领证!和霸道总裁闪婚后独享你的专宠四合院我是何雨柱香江第一名媛,我能看到别人气运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