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仪式结束后,更加繁琐且至关重要的舾装工作全面展开。
巨大的主桅、副桅被巨大的起重机缓缓吊起,精准地落入预设的桅座,工匠们如同蚂蚁般攀附其上,紧张地进行固定和索具的安装。
原本光秃秃的甲板上,开始铺设防滑的硬木,矮小的指挥台和必要的舱室被建造起来。
水线以下的船体,工匠们乘坐小船,仔细检查着每一块铁甲的铆接处,确保其水密性。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侧舷那八个黑洞洞的炮窗。
格物院火炮司专门为“龙吟”号设计定制的舰炮,被一一运抵船坞。
这些舰炮比陆战炮更短、更轻,以适应船上有限的空间和承重,但口径和威力并未缩减太多。
炮身通过带有转轴的炮架安装在炮窗内侧,可以通过滑轮组进行有限的俯仰和左右转动,炮架尾部还设计了挂钩和绳索,用以在发射后抵消部分后坐力,并方便将火炮拉回原位进行再装填。
叶明几乎每天都会到船坞巡视,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他特别强调了火炮甲板的通风和防火,要求在每个炮位旁配备沙桶、水桶和湿毛毡。
弹药库更是被设置在船体最核心、且有铁甲重点防护的位置,并严格规定了弹药输送流程。
与此同时,在安阳城外的校场上,另一场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第一批五十支“安阳二式”燧发枪正式列装顾慎的亲卫队。
相比于笨重的火绳枪,燧发枪更加轻便,操作步骤也简化了不少——打开火药池盖,倒入引火药,合上盖板,将定量纸壳弹药包用牙咬开,将火药倒入枪管,再将纸壳连同弹丸塞入,用通条压实,最后将击锤扳至待击发位置。
在严苛的训练下,亲卫队的士兵们迅速熟悉了新枪的操作。
那清脆的“咔哒”击发声,以及随之而来的轰鸣,让所有参与训练的士兵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不再受火绳的束缚,不再担心风雨天气,射击的节奏明显加快。
顾慎亲自监督训练,他看着士兵们排成三列横队,进行轮番齐射。硝烟弥漫间,枪声如同爆豆般连绵不绝,远处的木靶被打得碎片横飞。
“好!这才像点样子!”顾慎满意地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就是这装填,还是太慢!敌人骑兵冲到眼前,最多也就放两轮!而且,一旦被近身,这烧火棍还不如烧火棍好使!”
叶明在一旁观察着,闻言道:“所以刺刀的研发必须加快。另外,战术也要改变。燧发枪兵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长枪兵、刀盾兵紧密配合。我们可以尝试一种‘空心方阵’的雏形,外围由长枪兵和刀盾兵防护,内层燧发枪兵持续输出火力。”
他拿起一根长棍,在地上画出示意图,向顾慎和军官们解释着这种简易阵型的防御理念。虽然还很粗糙,但无疑为纯火器部队应对骑兵冲击提供了新的思路。
就在陆军忙着换装新式燧发枪、摸索新战术之时,“龙吟”号的舾装工作也接近了尾声。
桅杆耸立,风帆尚未挂起,但索具已备。侧舷的八门火炮已全部就位,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舷外。
这艘造型奇特的战舰,静静地停泊在船坞旁的深水区,如同蛰伏的巨兽,等待着唤醒它的那一刻。
这一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叶明、顾慎、周廷玉、陈三以及所有参与“龙吟”号设计与建造的核心人员,齐聚码头。今天,是“龙吟”号进行首次出海试航的日子。
经过严格选拔和初步训练的第一批水兵和炮手,已经登舰各就各位。船长由一位经验丰富、曾多次随林远船队出海的老舵手担任,他被叶明破格提拔为安阳水师都尉。
“解缆!升帆!”船长站在低矮的指挥台上,洪亮的口令通过铜皮喇叭传遍全船。
缆绳被抛回码头,巨大的白色硬帆在水手的号子声中,沿着桅杆缓缓升起,吃住了风力。“龙吟”号庞大的船身微微一震,开始缓缓移动,驶离码头,向着河口外的蔚蓝大海前进。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低矮的船型在航行中展现出了优势,受风面积小,船身更加稳定,不如传统高桅帆船那样摇晃得厉害。
航速果然如设计预期,在同等风力下,明显快于附近伴随护航的一艘传统战船。
“转向测试!”船长再次下令。
舵手奋力转动巨大的舵轮,船尾的舵叶划开水流。“龙吟”号的船头开始平稳地转向,虽然比不上小船的灵活,但在其庞大的体型下,转向性能已属上乘。
“好!船体响应灵敏!稳定性超乎预期!”陈三老船匠激动得胡须颤抖,对叶明说道。
叶明点点头,目光却投向了那八门紧闭的炮窗。“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进行火炮试射准备!”
“龙吟”号调整航向,驶向一片划定好的、无船航行的试射区域。靶标是几海里外一座无人荒岛边缘的礁石群。
“左舷火炮!准备!”炮长们的口令在火炮甲板上回荡。
炮手们迅速行动起来,打开炮窗,解开固定火炮的绳索,清理炮膛,开始装填弹药。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步骤清晰,忙而不乱。
“目标,前方礁石!距离,约三里!一轮齐射!放!”
随着指挥台一声令下,左舷的四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出了怒吼!
“轰!轰!轰!轰!”
四声巨响汇成一声沉闷的雷霆,震撼海天!炮口喷出的浓密白烟瞬间笼罩了小半个左舷海面!
巨大的后坐力让庞大的“龙吟”号都明显地向右侧倾斜了一下,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但很快就恢复了平衡。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远处的礁石群。只见那里腾起几股巨大的水柱和烟尘,隐隐传来石块崩裂的声响!
“命中!至少有两发直接命中礁石!”桅杆了望斗上的了望兵声嘶力竭地报告。
“成功了!火炮齐射成功!船体经受住了考验!”顾慎在码头上兴奋地大喊,周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叶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自豪的笑容。
虽然这次试射只是检验了最基本的航行和火力性能,后续还有漫长的海试和战术磨合,但“龙吟”号的首次出海,无疑取得了圆满成功!
它证明了低矮快速炮舰设计理念的可行性,证明了安阳有能力建造属于自己的强大战舰!
“龙吟”初啸,声震海疆。安阳水师,自此拥有了劈波斩浪的利刃。而陆地上,燧发枪的清脆鸣响也预示着陆军战术的革新。
安阳的武力,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周廷玉望着那逐渐远去的战舰帆影,又看了看校场上正在演练新阵型的燧发枪兵,捻须轻叹:“文武并举,陆海同强。大人,安阳之基,自此固矣!”
然而,叶明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