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第三天傍晚,一种以硝石、硫磺、木炭为基础,混合了特殊油脂和植物粉末的“格物烟雾弹”试制成功,能够产生持续数十秒的、范围可观的白色或灰色浓烟。
第一批烟雾弹连同赶工出来的火器,被立刻送走。
当这批物资抵达狼牙口时,那里的战局已经惨烈到极致。
韩老将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以及叶明之前建议的“轰击后方”战术,勉强守住了核心阵地,但外围防线已多处被突破,伤亡极其惨重,被驱赶的百姓也死伤枕籍。
得到增援后,韩老将军立刻组织了反击。
在一个风向有利的清晨,庆军突然向正在准备新一轮进攻的北狄军阵,发射了数十枚床弩抛射的炸药包和上百枚“格物烟雾弹”!
轰隆隆的爆炸再次在北狄后方响起,制造着混乱与死亡。而更让北狄士兵惊愕的是,与此同时,大片大片的浓密烟雾在战场中央弥漫开来,迅速遮蔽了双方的视线!
“怎么回事?!”
“看不见了!”
北狄阵中一片慌乱。
借着烟雾的掩护,韩老将军亲率一支精锐,突入被隔断的前沿,奋力砍杀混在百姓中的北狄督战队,并尽可能引导幸存的百姓向后撤离。
同时,城墙上的守军也利用烟雾的遮蔽,用弓弩精准射击那些因视线受阻而陷入混乱的北狄士兵。
这一战,虽然无法完全挽回之前的损失,但成功地挫败了北狄的攻势,稳住了摇摇欲坠的防线,并救回了部分被裹挟的百姓。
北狄军队在陌生而诡异的“烟雾法术”和持续不断的爆炸打击下,士气受挫,不得不暂时后退。
狼牙口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消息传回,朝野稍安。格物院再次证明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烟雾弹这种看似“辅助性”的发明,在特定战术下,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
然而,叶明看着战报上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和被拯救百姓的泣血描述,心中没有半分喜悦。
北狄的凶残与顽强,远超他的预估。
技术优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而敌人毫无底线的战术,更是让战争的残酷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他知道,与北狄的这场战争,已经彻底演变成了一场综合国力、技术革新、以及意志与人性极限的全面较量。
格物院不能有丝毫停歇,必须研发出更强大、更决定性的力量,才能在这场钢铁与血肉交织的风暴中,为大庆劈开一条生路。
而下一场风暴,或许很快就会到来。他必须更快,必须走在敌人的前面!
狼牙口的惨烈战事,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打在叶明和整个格物院的心头。
北狄的凶残、坚韧以及他们在火器上的快速追赶,都昭示着一个残酷的事实——仅凭现有的“震天雷”、床弩抛射和烟雾弹,已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战争正朝着更加惨烈、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滑落。
必须要有更革命性的突破!必须要有能一锤定音的利器!
叶明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间进展最为缓慢、挫折最多的工坊——手持管状火器研发组。
之前的尝试,受限于材料、工艺和理论认知,屡屡碰壁,不是炸膛就是射程不及弓箭,几乎被视为鸡肋。
但此刻,面对北狄步步紧逼的压力,叶明知道,不能再犹豫,必须集中所有力量,攻克这个难关!
他将墨恒、赵青川以及院内最好的铁匠、负责“惊雷”项目最资深的工匠全部集中起来,成立了“破军项目组”,目标只有一个——在最短时间内,造出第一支堪用的手持射击火器!
“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错了。”
叶明在项目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开门见山,“总想着一步到位,造出精良、安全、威力巨大的火铳。”
“但现在,我们等不起!我们要的,是一个能在五十步内,破开北狄铁甲,并且能由普通士兵经过短期训练即可使用的武器!哪怕它笨重,哪怕它射速慢,哪怕它有风险!”
他提出了一个退而求其次,但更为务实的方案——“火门枪”或者说“火绳枪”的雏形。
“放弃复杂的击发机构,就用最简单的火门点火!”叶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陋的示意图。
“一根坚固的铁管,一端封闭,只在靠近封闭端的上方开一个小孔,谓之‘火门’。使用时,从管口装入定量火药,压实,再放入铁珠或铅块。士兵手持长杆,一端缠绕用硝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缓燃火绳。”
“射击时,将燃烧的火绳顶端凑近火门,引燃管内火药,将弹丸射出!”
这个设计,舍弃了精度、射速和部分安全性,追求极致的结构简单、生产快速和基础的破甲能力。
“关键在于!”叶明强调,“第一,枪管!必须足够坚固,能承受火药爆炸的冲击,不能炸膛!需要最好的熟铁,甚至尝试用灌钢法反复锻打!”
“第二,火药!必须颗粒化、定量化,保证每次发射的威力稳定!”
“第三,弹丸!需要标准化,大小重量一致!”
“第四,训练!要编写最简明的操作章程,让士兵形成肌肉记忆,避免慌乱中出错!”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整个项目组如同上紧了发条,开始了疯狂的冲刺。
枪管的锻造是最大的难题。最好的铁匠反复试验,采用多层熟铁卷裹、用格物院改进的水力锤反复锻打、内壁镗光工艺,不惜工本,只为追求那一点点可靠性的提升。
第一批十根枪管,在严格的压力测试下,最终只有三根合格。
火药的定量包装和颗粒化工艺被进一步完善。
赵青川带领算学小组,精确计算了不同长度、口径枪管的最佳装药量,并设计了特制的小量勺和定装纸包,力求装填快速、计量准确。
墨恒则负责设计配套的附件——用于清理枪膛的通条、用于放置火绳的火绳夹,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可以支撑枪管、便于瞄准的木质枪托(借鉴了弩托的结构)。
时间在挥汗如雨和无数次失败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