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麾下原有一万五千兵马,拨给傅友德七千人、胡海三千人,自己袭坝又带走三千人,在这三路兵马覆灭后,郑遇春麾下便只剩两千兵马。
如果一开始寿春城中就只有这两千人,那郑遇春凭借自己的才能以及坚固的寿春城,指不定还能抵抗十几天乃至一个多月。
但很可惜,城中一开始有一万五千人。
当一万五千人中的一万三千人都被俘虏,或化作地府小鬼之后,剩下的两千人哪可能有战意?
觉得自己压力大的不妨看看现在的郑遇春。
李文忠战死后的第三天,大雨停歇,岳飞列阵寿春城外。
彼时的寿春城已然收到了李文忠战死、胡海被俘的消息,全军上下人心惶惶战意全无,城中大小世家甚至已经开始连夜制造各类物资,预备犒赏刘军了。
城下缓缓驰出一将,头戴镔铁荷叶盔,旁缀两串铜铃,身披乌金连环甲,腰束狮蛮带,左右各悬一把短刀,外罩墨色战袍,刀鞘上镶嵌七颗铜钉,气派非凡。
郑遇春站在城头,看到那将的刹那勃然大怒,嘶吼道:“傅友德,你眼中可有忠义?!”
傅友德历史上本是陈友谅部将,在其势穷后才转投朱元璋。
傅友德不甘示弱,回击道:“彼其娘也!”
“左将军乃汉室宗亲,威望远播于四海,岳镇南奉其名征讨不臣,所经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岂是朱元璋那乱臣贼子可比!”
“郑遇春,若你识相,早早献城而降,我还可保你不死。”
“否则,我必亲手斩下尔之首级,献于左将军!”
这时,副将也凑到了他跟前,苦口婆心劝其投诚。
郑遇春仍是不肯降,岳飞却也不攻,一直等到傍晚,在城头上守候了一整天的郑遇春终是架不住疲惫,唤来副将好生一番好顿后回到军帐中呼呼大睡。
子时,副将悄悄拉开帐帘,用绳子把郑遇春缠了个严严实实。
郑遇春从睡梦里惊醒,急忙喊身边的人来帮忙,可那些侍卫早就被副将伙同着刘军间谍杀散了。
接着副将推搡着郑遇春走上城头,举起白旗一挥,刘军旋即入城。
就这样,寿春正式沦陷,岳飞距离全据淮南,只剩合肥一城。
郑遇春见状只得认命,低头投降。
岳家军有规矩,不得干扰百姓生活,因而止步于城墙周边的军营,进而导致城中大小家族压根见不着岳飞的面。
他们诚惶诚恐,生怕哪里惹得岳飞不开心,便推举了一个有威望的代表去到军营中面见岳飞。
代表名唤蒋济,于江淮一带名闻遐迩,历史上是曹操的心腹谋士之一,与司马懿一同献出联吴制羽之计,侍奉曹魏四代君王,官至太尉。
蒋济武力55,统帅63,智力90,政治88.
其拜道:“平阿人蒋济,见过岳将军。”
岳飞初平寿春,亟需城中势力支持以安抚内部,因而对蒋济颇为礼遇。
二人一番交谈,彼此俱惊奇于对方的才干。岳飞抛出橄榄枝,希望蒋济帮助自己,蒋济欣然应允,被岳飞表奏为九江太守。
唐代杜牧有诗言:“自古江东多才俊”,蒋济不是岳飞第一个收获的人才,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他对岳飞说道:“寿春乃淮南之重镇,人口众多,朱军家眷多有在此者。”
“大将凌操,轻侠有胆气,其子凌统,年方九岁,却已有虎将风范。”
“今凌操家眷恰好在寿春城中,寿春既破,凌操已无后顾之忧,将军只需晓之以理,必可使其折服。”
岳飞照计行事,果真劝降了凌操。
很快,胡海亦被岳飞身上的浩然正气所折服,宣布投靠刘备,被授予别部司马的职务。
攻破寿春的影响绝不只在于寿春城内部,江东大小世家在听闻岳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破寿春城后,惊叹于其神速,开始明里暗里投资岳飞。
攻破寿春的第三天,蒋济为岳飞引荐了曾任九江都尉的陆骏。因为岳飞眼下在九江郡中作战,曾为九江都尉的陆骏多少也能提供一些帮助,是故蒋济最先引荐了此人。
陆骏出身于江东陆家,家族已被朱元璋血洗,然其在九江任职,当时不在吴郡现场,得以逃过一劫,直到现在才重返扬州。
他这个人本身是对天下格局无关紧要的,但他有个十分厉害的儿子,现年十五,只比诸葛亮小两岁,名唤陆逊。
继陆家之后,步家第二个有动作,历史上三年后才会出仕的步骘毛遂自荐,被授予丹阳太守职务。
所谓淮南,在扬州即为九江、丹阳二郡。
步骘武力49,统帅88,智力92,政治93.
顾家更直接,飞书一封给了尚在牢中的顾时,令其投诚。
汝南人吕范,为避难逃至寿春,历史上在此期间结识孙策,为其折服,但由于穿越者太过拉跨,没能把他带走,是故一直滞留于淮南,随众投靠了岳飞。
吕范武力71,统帅72,智力70,政治70.
历史上的丹阳都尉全柔,亦在此时加入刘军。与陆骏一样,他本人无关痛痒,只是其子全琮甚是出名。
一时之间,岳飞军威大振。
正在柴桑抵御刘裕的朱元璋闻讯后焦急万分,召集军中诸将议事。
大帐中,朱元璋坐于首位,左侧姚广孝、公孙衍、秦颂、陈瑞,右侧常遇春、常茂、朱棣、耿炳文、耿君用五将。
朱棣在钟离之战中脑尖逃过一劫,却因折损了扬州全部骑兵而惹得老朱震怒,因而被唤至柴桑中面责,之后就一直留在了柴桑。
朱元璋环顾左右:“今岳飞攻势甚急,短短几月时间,破寿春、钟离,我军折损兵力超三万,战死之大将更是数不胜数。”
“可刘裕列阵柴桑之外,亦难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