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迟了!”
张君宝闭上双眼,深深吸了口气,再睁开时,眼中满是决绝。
只见他缓缓举起手中木剑,剑尖指向守城将军。
守城将军见此,惊恐地瞪大双眼,拼命往后缩,却又不敢起身逃跑。
“今日,我便替天行道。”
张君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忍,但更多的是坚定。
木剑一挥,一道凌厉的剑气瞬间斩向守城将军。
守城将军瞪大了眼睛,想要再喊出一句求饶的话,却已来不及。
随着一道血光闪过,他的身躯缓缓倒下,转眼便没了气息。
解决了眼前之事,张君宝心中并没有一丝轻松。他看着满地的尸体,轻轻叹了口气,将木剑收起。
这是最基本第一次主动取人性命,即便对方罪有应得,可生命消逝的沉重感,还是让他内心难以平静。
稍许过后,张君宝走到那个衙役面前,此时他早已没了呼吸,但眼睛依然睁得大大的。
他缓缓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合上把衙役的双眼,而后站起身,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四周剩余不少士兵,但没人敢上前阻挡,纷纷让出一条道来。
张君宝本想去寻找张翠山,顺便打探一下江湖最近的情况。
然而,他念一想,如今回武当山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潜意识告诉自己,武当山怕是真的出了内奸。
想到这里,张君宝踏上了回武当山的道路。
一路上,张君宝脚步匆匆,心中满是忧虑,经过几日的奔波,才回到武当山脚下,他没有声张,悄悄朝着山上走去。
当夜幕降临,武当山被一层黑幕所笼罩,张君宝来到外竹林,抬眼望向紫霄殿的大门。
此时的武当,在张君宝眼中,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同。气氛沉闷压抑,仿佛有一层阴霾笼罩着。
张君宝一直在竹林里待着,原本打算天一亮便现身,不料到了夜里,有个人影匆匆朝着竹林走来。
他心中一动,赶忙藏了起来,待那人靠近之后,他才是悄悄探出头来。
借着微弱的月光,张君宝惊讶地发现,黑暗中竟站着两个人!
听到其中一个人的声音,与俞莲舟的声音十分相像。
张君宝的心猛地一沉,心里莫名地担忧起来:难道莲舟叛变了?这怎么可能?
张君宝继续躲在暗处,听着两人的对话。虽然听不太真切,但那隐隐约约的只言片语,似乎都和一些不轨之事有关。
待两人走后,张君宝只觉得一阵心疼,他捂着胸口,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夜色渐深,张君宝在竹林里辗转反侧,满脑子都是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他才强撑着疲惫,起身朝着紫霄殿走去。
清晨的阳光洒在武当山上,却驱不散张君宝心头的阴霾。
他刚踏入紫霄殿,俞莲舟就与宋远桥、张松溪等一众弟子迎了上来。
“师父!您可算回来了!”俞莲舟脸上挂着笑容,快步走了上前。
张君宝看着俞莲舟的模样,喉间发紧,只是微微点头,眼中藏着说不出的复杂。
就在众弟子准备离开之时,张君宝突然喊道:“莲舟,你先别走。”
俞莲舟听到张君宝的声音,急忙停下脚步,转过身走了回来,语气温和地问道:“师父,您找我有事吗?”
张君宝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深吸一口气说道:“莲舟,为师年事已高,武当掌门之位,往后便交给你吧。”
话音落下,殿内的气氛紧张了起来。
俞莲舟先是一愣,随即急忙摆手推辞:“师父!这万万不可!您德高望重,武当只有在您手上,才能位列武林之巅!”
他的声音焦急,说话间,额头不自觉地冒出了冷汗。
张君宝看着俞莲舟慌乱的样子,心里笃定他是在演戏。
沉默片刻,他语气冷淡道:“既如此,你且去帮着打扫庭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回头再谈论接任掌门一事。”
俞莲舟虽满脸不悦,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应下:“弟子遵命,这就去打扫庭院。”
往后一段时间,张君宝都没有再见俞莲舟,即便偶尔想起,也不当一回事。
宋远桥等人觉察到了不对劲,感到十分焦急,却不敢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