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冬雨敲打着玻璃,发出单调而冰冷的声响。
林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
福勒刚刚汇报完罢工谈判的次要进展,但房间里的气氛因为不久前那通电话而变得异常凝重。
哈维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清晰而精准地复述了道格·琼斯那个贪婪又胆小的印刷工会主席带来的消息:《星报》、《国家询问报》上的毒汁、指向他和玛利亚的暗箭、SbK幕后操盘的线索...
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SbK下作的手段还是超出了预期。
愤怒在林恩胸腔内激荡,瞬间又被一股更强大的力量——近乎冷酷的冷静——强行冷却、塑形。
他不是布朗克斯的小混混,也不是玛丽亚·凯莉那种面对攻击只会哇哇哭的小女孩。
他是拥有《纽约邮报》、与议员谈笑风生、刚从战争风暴中攫取过亿财富的LINK。
这种下三滥的泥坑打法,必须用一种更精准、更致命的方式终结。
对等回应?我为什么不能做的更过分?
“哈维还在线吗?”
“是的,boss。”切换到工作状态的福勒立刻应道,将手中昂贵的卫星电话递给他。
林恩接过电话:“哈维,情况我清楚了。现在,联系你的老东家谢尔登·温莎尔。”
哈维曾是温莎尔&威廉姆斯律所的王牌律师,谢尔登是查克·舒默的岳父,更是那个将甘比诺家族这条线,看似不经意却紧密地连接到林恩世界的人。
“告诉他我的要求,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我要知道具体是哪些人接受了SbK的钱,重点不是印刷厂本身,是那些承接SbK订单的小报编辑部具体在哪里,他们存储那些污秽的仓库地址在哪里。”
他停顿了几秒,仿佛在给哈维和遥远的谢尔登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他们都知道这种“要求”意味着甘比诺家族的地下力量将被调动。
“琼斯要的钱,满足他。如果他以后在工会或者在《邮报》里想要个轻松点的顾问头衔拿干薪,也可以谈。眼下这条消息,值。”
林恩对小人物的利用向来毫不吝啬,也更毫不怜悯。
“好的,老板,我马上办。”哈维的回答简洁而职业。
林恩挂了电话,但没有放下,手指摩挲着冰冷的机身。
视线重新投向窗外的雨幕,他在思考。
琼斯还提供了关键信息——他顺藤摸瓜,找到了SbK负责执行这个恶毒计划的核心执行人之一的名字!这个人掌握着具体的操作链条。
但这个人,绝不能碰。
直接交给高蒂的人处理?痕迹太重,一旦被反查,麻烦无穷。
自己扣在手上?更不行。
我是个歌星,一个正当的商人,一个拥有媒体、商业帝国初具规模、并渴望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认可的艺术家。
又不是什么黑手党。
手上染血——哪怕是最间接的——都是彻底断送未来的愚行。
一份躺在保险柜上的文件跳进他的脑海——比尔提交的关于化工厂及其附属项目的报告。
为了保证手里那位价值颇高的苏联化学专家伊戈尔的安全,也为了应对化工厂可能的“特殊安保需求”——翻译过来就是应对潜在的环境抗议者冲击甚至更糟的情况,比如凝胶大卖导致大公司强行挖人。
他安排比尔通过“特殊渠道”,为伊戈尔招募了一支刚刚从东欧远渡重洋抵达纽约的安保小队。
最新提交的附属报告里,比尔的措辞谨慎中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团队由六名经验丰富的退役军人组成,具备扎实的战术素养和强健体魄,足以胜任高水平安保工作。鉴于其复杂背景及近期抵美,身份证明文件、工卡、绿卡尚未办理,需我方担保方可最终完成。】
【另外,经安保主管雷恩初步评估,此批人员近身格斗能力远超一般标准,反侦察与渗透意识尤其突出,实战经验极为丰富。建议尽快完成身份办理,使其能合法上岗...”】
自己正是要等雷恩检验他们的身手,这份申请才一直拖着没签字。
黑户。
身手顶级。
身份在法律上“不存在”。
需要自己这个雇主签名才能“合法化”。
报告还压在案头,等待自己的“最终审批”。
这份报告此时不再是对化工厂安全的评估,简直是一份为他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他立刻再次拿起电话,拨通哈维的号码,快速而清晰地下达指令:
“哈维,再联系比尔。告诉他,我要立即调用他招募的、专门保护伊戈尔的那支东欧安保小组。让他们暂时脱离比尔那边,直接向你负责。
把那个SbK的臭虫给我挖出来!报酬三倍于他们之前谈定的最高年薪,现金支付。预先支付一半作为行动启动金。这些钱和给琼斯的钱找老周从别的渠道批。”
电话那头的哈维只顿了极短一瞬,随即平静回应:“明白。我即刻联系比尔和老周。”
林恩挂了这第二通电话,转身走向书桌。
窗外城市的灯光在他眼中跳跃,他拿起桌上的内线座机,看着站在一旁、眼中既有担忧又混合着一丝职业兴奋的福勒。
“福勒,联系安德烈。立刻。”
安德烈是《纽约邮报》主编,也是林恩手里最忠诚的媒体喉舌。
福勒迅速拨通号码,将电话递给林恩。
“安德烈,我是LINK。现在,动用你在纽约所有狗仔、线人的关系网。发布最高级别悬赏:所有和威尔逊·菲利普斯三人组相关的丑闻、负面新闻、未证实传闻、私生活混乱爆料、团队内斗证据、乐队私生活照片、录音、一切能把她们拉下神坛的东西——不限真伪!”
SbK喜欢玩抹黑?喜欢人身攻击?
我就打你们最重要的这棵摇钱树——威尔逊·菲利普斯组合。
制造对手丑闻、操纵媒体风向、挖掘情感丑闻甚至挑动挑动团队内斗,都是SbK的惯用手法。
这些手段我统统用在你们身上。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带着碾碎对手的狠戾:
“从现在开始,任何有效线索,报价是狗仔圈常规收购价的——三倍!立刻生效!钱?不用你担心,要多少给多少!拿到消息就交给弗雷德报道,给我狠狠的编排...”
弗雷德是娱乐版块的绝对灵魂——一个能将绯闻编成诗、把丑闻炒成爆款的“艺术家”,也是最开始让林恩喜欢上《邮报》的记者,那份自己和查理辛的对比表格简直是神之一手。
“SbK想玩脏的?我要让她们这棵唯一的摇钱树,从根上烂透!
我要她们的颁奖季所有提名变成烫手山芋!我要让她们的歌声和她们的负面新闻一样,响遍纽约每条肮脏的小巷!给我挖!狠狠地挖!用钱,砸烂她们的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