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洛阳的百姓得知天子并未立刻倾国之兵尽出,而是先派遣三千精锐为先锋探查时,民众在短暂的议论后,纷纷表示理解与赞同。
“陛下圣明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对围拢过来的街坊说道,“那破界门后是何光景,谁也不知。贸然大军压上,若中了埋伏,或是后方不稳,岂不坏了大事?先派精兵探查,站稳脚跟,才是老成谋国之举!”
“是啊!冉闵太尉、张辽将军、赵云将军,都是我大汉一等一的猛将,有他们为先锋,定能马到成功!”
“徐庶军师足智多谋,有他随行,必能洞察敌情!”
“三千破界先锋营,皆是我大汉百战锐士,定能旗开得胜,扬威异域!”
民意的支持,如同汹涌的江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朝廷的决策。
与此同时,整个洛阳,乃至整个大汉的战争机器,都在为这场前所未有的跨时空征战而全力开动。
南郊祭坛已被划为绝对禁区,重兵把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半步。
那金色的“北宋破界门”依旧巍然耸立,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能量波动。
军营之中,灯火彻夜不熄。冉闵、张辽、赵云亲自坐镇,从各军中挑选最悍勇、最机敏、最忠诚的士卒。
被选入“破界先锋营”者,无不视此为无上荣光,激动万分。
将作监的工匠们在官员们的亲自督领下,日夜赶工,将库房中最好的武器装备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校,一车车最好的箭矢、充足的干粮、疗伤药材被运往南郊大营。
不过,将作监的工匠们仍然不止一次的向军中要出征的将领们表达着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千年之后的北宋时期武器可能比他们这大汉时期兵器锋利太多了,要一定小心。
毕竟,那是千年之后啊。
武器、铠甲比大汉时期优良这太可能了。
而兵器、铠甲可是决定胜率的关键因素。
并且将作监的工匠们还多次嘱托,若是千年后的武器比他们强,要立即俘获对方武器,进行更换武器。
若是能够抓来千年之后工匠,务必带回来。
……
皇宫,承德殿侧殿。
刘昊并未休息,他站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深邃。
沙盘一侧是大汉疆域,另一侧则是根据天幕景象和有限信息模拟出的汴京周边地形。
戏志才、郭嘉、荀彧等核心重臣皆在。
“陛下,三千先锋营已基本遴选完毕,装备、粮草三日内必可齐备。”戏志才禀报道。
“嗯,”刘昊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传令给冉闵,抵达彼界后,首要任务是建立稳固的桥头堡,摸清汴京周边敌我态势。若事不可为,以保全兵力、接应百姓为要,不可浪战。”
“臣明白。”戏志才应道。
郭嘉补充道:“陛下,可让先锋营多带一些我大汉的旗帜、诏书,以及粮食,既能救济灾民,亦能彰显陛下仁德,收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