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又跳出一条新消息。
“客户咨询:贵司是否有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的密封窗?使用场景为中药提取车间,常年温度三十七度以上,湿度超百分之九十。”
刘好仃盯着这行字,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了一下。他调出后台数据面板,把过去四十八小时内的咨询记录拉出来,按关键词筛选。一共有十二条明确提到“高温”“高湿”“起雾”“密封失效”等词,分布在食品加工、医疗消毒、电子制造三个行业。前天定下的标准——三天内十次同类提问——已经踩线了。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探头喊了一声:“王姐,老陈,老周,来一下,五分钟。”
王姐正戴着耳机接电话,点头示意马上到;老陈从一堆旧订单档案里抬起头,合上文件夹就往外走;老周刚进门,手里还拎着相机包,顺脚把门带上。
五分钟后,四人围在小会议桌边。白板空着,记号笔盖还没打开。
“数据到了。”刘好仃说,“十二条,跨三个行业,诉求高度一致——不起雾、不变形、不漏气。我们之前设的标准,过了。”
王姐摘下耳机放在桌上:“真不是偶然?”
“如果是偶然,不会集中在同一个温湿度区间。”刘好仃打开笔记本电脑,把统计图投到墙上屏幕,“你看,这些客户提的问题,背后都是实际运行中的故障。有人三个月内换了两次玻璃,有人说密封层自己脱落。这不是挑剔,是真有需求没被满足。”
老陈皱眉:“可咱们现在产线全满,研发排期也到下季度了。要是这时候另起炉灶,怕两边都顾不上。”
“我不是要马上投产。”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先搭架子,再填内容。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这事儿能不能干,值不值得干。”
“怎么个搭法?”老周问。
“三块:客户到底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将来怎么说。”刘好仃分别标出三个角,“第一块,王姐继续盯客服系统,凡是涉及工业环境的咨询,单独归类,每天整理一份简报;第二块,老陈帮忙翻历史订单,看有没有类似配置已经卖出去过,结构上能不能复用;第三块,老周你多跑工地,拍真实使用情况,尤其是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王姐笑了:“你是想先摸底,再动手?”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宣传,不承诺,只回应。已经有客户问了,就不能装看不见。但也不能说得太满,先收信息,反向推可行性。”
老陈还是有些犹豫:“万一客户以为我们要出新产品,结果拖半年没动静,回头投诉怎么办?”
“那就更得管住嘴。”刘好仃说,“现在谁也不准对外提‘研发’‘新品’这些词。只说‘正在收集使用反馈’‘有类似案例可供参考’。话术我来定,王姐你改一版温和版回复模板。”
“行。”王姐掏出手机备忘录,“我回头发群里。”
老周插话:“我明天去一家中央厨房,听说他们窗户天天结水珠,工人拿毛巾擦都来不及。我去拍点视频,顺便问问他们最烦的是哪一块。”
“记得问具体温度和通风情况。”刘好仃提醒,“还有他们之前换过几次,用的是哪家的材料。”
“明白。”老周拍了下相机包,“真实画面最有说服力。”
刘好仃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 客户痛点归集(王姐)
- 现有能力梳理(老陈)
- 场景素材采集(老周)
然后加了一句:“每周三下午三点,十五分钟站会,同步进展。谁有新发现,随时群里说。”
“这么个小群,算不算正式小组?”王姐打趣。
“现在不算,以后可能算。”刘好仃笑了笑,“先叫‘临时响应机制’,听着不吓人。”
老陈终于松了口气:“这样稳妥些。至少我们是在看清边界的前提下往前走,不是闭眼冲。”
“就是这个意思。”刘好仃合上笔帽,“机会来了,不能视而不见;但也不能一头扎进去摔跤。咱们慢一点,稳一点,反而更快。”
散会后,王姐回客服台重新设置关键词提醒,老陈抱着档案盒往资料室走,老周检查相机电量准备明日外勤。刘好仃留在会议室,把刚才讨论的内容整理成一条条待办事项。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工业场景需求筹备进度表》,光标停在第一行。
输入第一条任务:建立客户问询分类标签体系。
按下回车,光标跳到第二行。
他顿了顿,继续写:联系质检组调取耐高温边框产品历史测试数据。
第三条:汇总近三年涉及高湿环境的售后维修记录。
写完,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十一点二十三分。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桌角那杯凉透的茶水上,水面映出一小片天空。
他没动,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等着下一个动作落下去。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低头一看,是系统自动推送的客户留言更新。
他点开。
“用户咨询:贵司是否有抗蒸汽腐蚀的专用玻璃?使用环境为肉类加工厂清洗区,每日高压冲洗三次,现有产品两个月内出现边缘渗水。”
刘好仃看完,没说话,直接把这条复制粘贴进文档下方的备注栏。
然后新建第四条任务:整理现有胶条材质耐腐蚀性参数清单。
他敲下最后一个字,手指离开键盘,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王姐回来送打印件。
“又有新的?”她站在门口问。
“刚来一条。”刘好仃指了下屏幕,“清洗区,高压冲洗,两个月渗水。”
王姐点点头:“这类问题越来越集中了。”
“所以得抓紧。”他说,“你那份日报,今天下班前能弄出来吗?”
“六点前发你邮箱。”
“好。”
王姐转身要走,又回头:“你说,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像……偷偷攒东西?”
刘好仃笑了:“不是偷偷,是悄悄。等东西攒够了,自然有人看见。”
王姐也笑了,走了。
办公室安静下来。
刘好仃重新看向屏幕,文档还开着,四项任务整齐排列。他把鼠标移到第五行,双击左键。
输入第五条:初步拟定下周站会议题方向——是否具备微调现款产品的技术基础?
回车。
光标闪烁。
他伸手去拿茶杯,发现水早就凉了。
站起来走向茶水间,路过公告栏时瞥了一眼,生产排期表上密密麻麻全是红蓝标记,下一周的试产计划已经排满。
回来时,电脑屏幕暗了一下,又亮起。
新的系统提示弹了出来。
他快步走回去,坐定。
屏幕上写着:
“客户留言提交:我们厂现有玻璃在恒温湿房中使用不到四个月即发生密封失效,请问贵司是否有长期稳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