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买两辆,因为另一辆是给你的。”
“啊?”何雨水激动得说不出话,“真、真的是给我的?”
何秋点头:“你宿舍离厂区有点远,有辆车上下班也方便。”
何雨水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二哥,你对我太好了,比亲哥还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何秋打趣道:“你以身相许,我也不介意。”
何雨水脸一红,害羞地低下头。
她不是没想过,只是担心何秋不同意。
很快,两辆新车从仓库推了出来。
何秋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问题,这才推着车走出百货商场。
推着崭新的自行车走在路上,回头率高达九成。
毫不亚于现代大街上走过一个穿着时尚的美女。
到了岔路口,何秋和何雨水的分开了。
两人住的方向不同。
骑着车,迎着晚风,何秋终于体会到有交通工具是多么惬意。
可当他路过一个修车摊时,脑海中系统突然发出提示。
“叮,发现违法行为!”
“案件定性:倒卖自行车,投机倒把!”
“事情经过:韩春明通过收集废弃自行车零件,自行改装组装后高价卖给车贩,已触犯法规,请立即处理。”
何秋立刻刹车,转头看向一旁的修车铺。
果然看见一个瘦瘦的年轻人推着辆自行车,正和车贩讨价还价。
何秋认出这人,正是电视剧《正阳门下》的男主角韩春明。
“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他。”
何秋微微一笑,停下车,在路口等着。
很快,韩春明和车贩谈妥了价格,他以五十块的价格,成功卖出那辆十块钱组装的车。
“这钱赚得真容易!”
“改天再多弄几辆,肯定能卖更高价!”
韩春明美滋滋地数着钱,心里乐开了花。
突然,何秋推车挡在他面前:“小子,你胆子不小啊,连自行车都敢倒卖?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韩春明皱眉警惕地问:“你谁啊?哪只眼睛看见了?”
何秋从口袋里掏出红袖章,在他眼前晃了晃:“我两只眼睛都看见了。”
“我靠,你……你是稽查队的?”
韩春明顿时吓得满头大汗。
看见何秋的红袖章,韩春明脸都绿了。
他转身就要跑。
可步子还没迈出去,衣领就被何秋一把揪住,硬生生拽了回来。
何秋冷哼一声:“你这是打算往哪儿溜?”
韩春明眼见无法脱身,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笑脸:“哪儿的话!我就是、就是走错方向了!”
“同志,我知错了,一定认真检讨,您可千万别处罚我!”
何秋将他从头到脚扫视一遍。
这小子精瘦的身板,加上那油滑的腔调,简直和电视剧里的形象如出一辙。
他一把将人拽到旁边,严厉喝道:“少说没用的!姓名?住址?”
韩春明忙答:“韩春明,家住...门框胡同102号。”
何秋目前所在的前门胡同,离门框胡同并不远。
直线相距,也就五六百米。
他们大院苏萌的奶奶,就在前门胡同的街道办任职。
何秋声音冰冷:“我问你,你清不清楚自己这种行为有多严重?这可是扰乱秩序的大问题,要是被抓,够你把牢底坐穿!”
韩春明吓得冷汗直流,连声道歉:“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再也不敢了。”
“求您千万别送我去派出所,我刚赚的那些钱都给您,只求您别罚我。”
何秋语气平静:“这可是你自己提出的,我没逼你。”
说罢,他一把抓过韩春明手里的钱,直接塞进了自己口袋。
看着辛苦攒车挣来的钱就这么没了。
韩春明心疼得像在滴血。
那可都是他的血汗钱啊。
韩春明勉强挤出笑容:“同志,钱都给您了,我...能走了吗?”
“等等。”
何秋手往背后一探,从系统里取出那根伸缩索烟杆:“帮我看看这是件什么东西。”
韩春明不情愿地接过来,但一上手,眼睛顿时亮了:“黄铜烟杆,还是能伸缩的,上面刻着外文——这、这可是好东西啊,有些年头了!”
韩春明熟读历史典籍,后来又拜在九门提督门下。
对古董文物、字画旧物,可谓了如指掌。
看中他这份能耐,何秋决定将他收归麾下。
让他帮自己在民间搜集些古董字画,留着日后升值。
何秋看着他:“钱我不白拿你的,这根烟杆你拿走,就当交个朋友。我叫何秋,以后有事可以来前门胡同街道办事处找我!”
韩春明喜出望外:“这么贵重的东西,真给我了?”
何秋点头:“我觉得你这人不错,对我脾气,就当交个朋友!反正这东西在我这儿也不值钱。”
“太好了!”
韩春明激动地握住何秋的手:“多谢多谢!太感谢了!我叫韩春明,在义和食品加工厂上班,你想吃面包就来找我,我带你免费尝!”
何秋知道韩春明痴迷收藏古玩。
所以收服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古董。
对这烟杆,何秋虽了解不深,但也清楚——
它绝对不止值六十块钱,所以这笔交易,怎么算他都不亏。
“行了,以后注意点儿,别又被逮着。换别人可没我这么好说话,走了!”
说完,何秋骑上车,转身离开。
韩春明则紧紧攥着那根烟杆,舍不得放手。
在他眼里,这烟杆比六十块钱珍贵得多。
毕竟钱没了还能再赚,好物件错过了可就再也遇不上了。
把烟杆小心揣进怀里,韩春明兴高采烈地往回走。
一边走,还一边吹着欢快的口哨。
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韩春明回头,看见苏萌和程建军骑着车过来。
苏萌从车上下来,好奇地问:“春明,什么事这么开心?老远就听见你吹口哨了。”
韩春明昂首挺胸,一脸神秘:“这可是秘密,不能随便说。”
程建军在一旁不屑地撇嘴:“装神弄鬼的,苏萌我们走吧,别理他。”
韩春明却笑眯眯地说:“我只告诉苏萌,不告诉你。”
苏萌想了想,对程建军说:“你先回去吧,我跟春明说会儿话。”
等程建军走后,韩春明压低声音,把今天遇到的事告诉了苏萌。当听到他被何秋罚款时,苏萌忍不住笑出声来。
韩春明挠着头问:“我被罚钱,你怎么还这么开心?”
苏萌摆摆手:“没事没事,你接着说。”
说完经过,韩春明像往常一样,从包里掏出一个果子面包递给苏萌。这些面包都是他托朋友从厂里带出来的,专门用来讨好苏萌。
可他不知道,这些面包苏萌一个都没吃,全都送给了何秋。
此时,拐角的墙后,程建军阴沉着脸,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紧紧攥着自行车把,盯着苏萌手中的面包,突然计上心来。
“韩春明,别怪我,”程建军咬牙切齿,“谁让你跟我抢苏萌?这次我一定要让你知道,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第二天上午十一点,何秋正在小卖部门口喝汽水休息。
一个行色匆匆的男人走过来,付钱打了个电话:
“喂,是义和食品加工厂吗?我要举报!”
“举报你们厂生产车间的韩春明,下班时一定要检查他的包,肯定会有发现!”
电话挂断,那人就匆匆离开了。
何秋从小卖部后面走出来,望着那人的背影陷入沉思。
这时,脑海中响起清脆的提示音:
“叮,接到举报,偷窃事件。”
“举报人:程建军。”
“事件经过:韩春明偷拿面包,违反厂规,请立即前往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发放奖励。”
何秋皱起眉头:“又是举报韩春明?”
“上次已经放过他一次了,这次接还是不接?”
虽然系统发布了任务,只要处理韩春明就能获得奖励,但何秋考虑的不是眼前利益。
他必须从长远角度思考。韩春明是个人才,精通历史,善于发现古董,对经商也有独到见解。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何秋宁可不要系统奖励,也要想办法把他招揽到自己麾下。
否则,接下来的宏图大计,单靠他一个人很难完成。
他必须尽快组建自己的团队。
而韩春明,就是他的第一个目标。
义和食品加工厂。
这是一家专门生产面包、饼干等副食品的加工厂。
厂里职工的待遇还算不错,工作也相对轻松。
比起成天和钢铁打交道的轧钢厂,确实要舒适不少。
下班的广播响起。
韩春明和两个朋友收拾好东西,走向大门。
刚走一半,他突然停下脚步,神色紧张:“糟了,保卫科的人真来了!”
保卫科的人也注意到了他们,迅速围了上来。
“你就是韩春明?”队长冷冷地问。
韩春明点头:“是我,有事吗同志?”
队长盯着他的包:“包里是什么?打开看看。后面那两个也一样。”
韩春明不悦:“领导,您这是怀疑我们偷东西?”
“不是怀疑,是确定。”队长语气严厉,“我盯你们好几天了,别废话,开包!”
韩春明只能照做。
包里除了一个红本子和几张旧报纸,再无他物。
涛子和蔡晓丽的包也一样。
队长脸色难看,抓起报纸质问:“带报纸做什么?”
韩春明笑笑:“厂里规定不能带报纸吗?休息时看看不行?”
队长冷哼:“下次注意点!我们走!”
保卫科一无所获,愤然离去。
看着他们走远,韩春明松了口气。
涛子和蔡晓丽凑上来,惊魂未定:“春明,吓死我们了!要不是你提醒别带面包,今天可就完了!”
“对了,你怎么知道保卫科会来查我们?”
韩春明摇头:“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一个朋友打电话提醒我的。”
“朋友?”涛子结结巴巴地问,“你、你什么时候有这么个能未卜先知的朋友?”
韩春明笑笑:“刚认识的。先回去吧。”
刚出厂门不久,韩春明就遇见了何秋。
正是他打电话提醒了韩春明。
韩春明快步上前,抱拳道:“兄弟,大恩不言谢!要不是你,我今天就惨了!”
“丢工作不说,至少也得记个大过、扣奖金!”
他又好奇地问:“不过,你是怎么知道保卫科要来查我的?”
何秋回答:“因为程建军。”
“程建军?”韩春明疑惑,“是他让你帮我的?”
他和程建军从小一起长大,连工作都是程建军父亲帮忙安排的。
他一直把程建军当作最好的朋友,就连自行车被对方占去,也没抱怨过。
何秋摇头:“你可能把他想得太好了。打电话举报你的人,就是程建军。今天早上巡逻时,我亲眼看见的。”
“什么?”
韩春明惊愕地睁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我现在在食品厂的工作,就是他给介绍的。他要是想害我丢掉工作,当初何必帮我?”
何秋耸耸肩:“具体你们之间的事,我也不清楚。总之,你得小心身边的小人,不然要吃亏的。”
何秋的话让韩春明将信将疑。
虽然晚上的事有些奇怪,但让他去怀疑多年的好兄弟,他实在做不到。
可隐隐约约,他又觉得程建军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热心。
甚至有时候背对着他,都觉得后背发凉。
当晚回去后,韩春明悄悄把苏萌叫了出来。
“怎么了春明?我只能出来一会儿,我奶奶回来了,看得紧,不让我晚上出门。”苏萌不好意思地说。
韩春明点点头问:“苏萌,我问你个事儿,你觉得程建军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