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艺术中心的回廊里,应急灯的光晕在地面投下深浅不一的光斑,如同被打碎的月光。李师傅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踩在绷紧的竹篾上,带着小心翼翼的沉重。他的工具箱里,那把断了尖的篾刀正安静地躺着,刀刃上的缺口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四年前那个雨夜的故事。
老人的手心沁出了细密的汗珠,紧紧攥着的手机在裤兜里微微发烫。录音文件还停留在最后一段,苏曼琪那句“肝腹水又严重了“的声音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展馆里虚假的平静。李师傅加快了脚步,守真工坊的展位就在前方转角,昏黄的灯光从竹编顶棚的缝隙中漏出来,在地面拼出细碎的图案,像一幅未完成的竹编图谱。
他想起三个月前沈知行来乡下采风的情景。那时青川的竹林刚经历过一场春雨,新竹破土而出,带着清冽的草木气息。沈知行蹲在竹楼前,手里拿着老式录音机,认真记录着老匠人讲述的“三蒸三晒“工艺口诀。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落在他年轻的脸上,专注的神情让李师傅想起了年轻时的沈老爷子。
“李伯,这道工序的温度控制是不是有什么讲究?“沈知行当时问得格外仔细,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我父亲说过,第三次蒸制要用松木火,温度要控制在 85c左右,这样竹材才不会脆化。“
李师傅当时就觉得奇怪,沈家的核心技艺怎么会向外人透露?现在想来,沈知行那时就已经在为守真工坊铺路了。这个发现让老人的心绪更加复杂,他停下脚步,望着守真工坊展位的方向,灯光下那个熟悉的身影还在忙碌着,正是林微言。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半掩的竹编门帘。门帘上的“平安结“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摩擦声。林微言正坐在矮凳上,面前摊开的“云纹流水“屏风已经修补得差不多了,最后一缕月光透过玻璃幕墙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微言小姐。“李师傅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林微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温暖的笑意取代:“李伯?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忘拿什么东西了?“她放下手中的竹篾,指尖还沾着细小的竹纤维,“我刚把屏风补好,您看看这纹路接得自然吗?“
李师傅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展台前,目光落在那扇屏风上。断裂的竹篾已经被巧妙地衔接起来,流云般的纹路在灯光下蜿蜒流转,若非细看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这门“续篾“的手艺是林微言父亲的绝技,需要将新篾在温水里浸泡三小时,待其湿度与旧篾完全一致才能续接,稍有不慎就会留下生硬的接口。
“像溪水遇石,绕过去还能连起来。“李师傅轻声赞叹,目光却变得沉重起来,“微言小姐,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可能...可能会让你心里不舒坦。“
林微言察觉到老人语气中的异常,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她放下手中的工具,认真地看着李师傅:“李伯,您说吧,是不是展会上出什么事了?“
老人从工具箱里掏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录音界面。他的手指有些颤抖,好几次都没按准播放键:“我刚才路过苏氏展位,听到...听到沈少爷和苏家小姐在吵架,我把一些话录下来了。“
林微言的心猛地一沉,指尖下意识地抓紧了衣角。沈知行和苏曼琪?他们又在一起?四年的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回那个雨夜,苏曼琪挽着沈知行的手臂从她面前走过的画面清晰浮现,像一根刺扎在心头。
“他们...吵架?“林微言的声音有些干涩,她努力维持着平静,“他们有什么可吵的?“
李师傅按下了播放键,苏曼琪尖锐的声音立刻在安静的展位里响起:“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帮守真工坊改良工具?你以为你半夜在工作室整理老匠人技艺录像我不知道?沈知行,你做这些不过是在自我感动!“
录音的音质不算清晰,夹杂着展馆空旷的回音,但每一个字都像石子投入林微言的心湖。她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改良工具?他...他帮我们改良过工具?“
守真工坊的通风系统确实在半年前进行过改造,加装了湿度感应器,当时工匠们都以为是林微言联系的厂家。还有上个月突然出现的几台新式篾刀,刀刃角度特别适合编织“冰裂纹“,大家都称赞是林微言眼光好,从外地淘来的宝贝。
“还有这个。“李师傅快进录音,沈知行低沉而愤怒的声音传了出来:“青川竹编的核心技艺根本不在图谱上,而在'三蒸三晒'的竹材处理工艺里,在'活结'编织的指法里!你们就算拿着图谱也做不出真正的精品!“
林微言的呼吸骤然停滞。“三蒸三晒“的具体参数是她父亲留下的笔记里最模糊的部分,每次处理竹材都要反复试验。直到三个月前,她突然发现工作室的记事本上多了几行小字,详细记录着不同季节竹材的蒸制时间和晾晒天数,笔迹苍劲有力,当时她还以为是哪位老匠人补充的经验。
“这...“林微言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走到工作台前,翻开那本泛黄的记事本,找到那几行神秘的字迹。此刻再看,那笔锋转折间的熟悉感让她心头一颤——那分明和沈知行少年时给她写过的便签字迹如出一辙。
李师傅看着她震惊的神情,轻轻叹了口气:“微言小姐,后面还有更要紧的。“他继续播放录音,苏曼琪威胁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恶意:“明天在组委会的总结会上,你公开宣布苏氏竹艺是青川竹编唯一正统传承,承认守真工坊的技艺都是从我们这里'借鉴'的。然后...你和林微言彻底断绝联系。“
录音戛然而止,林微言却觉得那些话语还在耳边回荡。她猛地站起身,不小心带倒了身后的竹筐,里面的竹篾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她胡说!“林微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沈知行怎么可能会答应这种事?他明明知道...知道守真工坊对我意味着什么。“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堆刚到的竹材上,最近的慈竹确实不如从前柔韧,编织时经常出现脆裂的情况。苏曼琪在录音里提到的“优质竹材都在苏家仓库“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
“还有沈老爷子的病。“李师傅的声音更低了,带着怜悯,“苏家小姐说...说沈老爷子肝腹水严重了,需要立刻住院,但苏氏的医院只给沈少爷开绿灯。“
林微言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一阵窒息般的疼痛蔓延开来。肝腹水?她上个月去青川看望沈老爷子时,老人虽然清瘦,但还能在院子里散步,怎么会突然这么严重?她想起沈知行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眼底的红血丝和日渐憔悴的面容,原来不是因为展会忙碌,而是...
“这不可能。“林微言摇着头,试图驱散这些纷乱的思绪,“如果他真的这么难,为什么不告诉我?四年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积压多年的委屈和愤怒,“他以为这样就是保护我吗?他知不知道这种沉默让我多难受!“
眼泪毫无预兆地滑落,滴落在胸前的星图挂饰上,补全的北极星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个挂饰是沈知行在展会开幕那天悄悄放在她展位的,当时她以为是哪个匠人送的贺礼,现在想来,那上面的编织手法分明融合了沈家特有的“星点结“。
李师傅看着她泪流满面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那把断了尖的篾刀,轻轻放在桌上:“微言小姐,你父亲留下的这把刀,当年断尖那天,就是沈少爷和苏家小姐吵架的第二天。有些事,或许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林微言抚摸着篾刀上的缺口,冰凉的触感让她渐渐冷静下来。四年前那个雨夜的画面再次清晰浮现——她站在巷口,看着沈知行站在苏家的车旁,苏曼琪亲密地挽着他的手臂。雨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也冻结了她伸出的手。这些年来,她一直以为那是沈知行的选择,却从未想过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可是...“林微言擦干眼泪,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如果他真的在帮我们,为什么要和苏曼琪纠缠不清?为什么要让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对?“
李师傅张了张嘴,却发现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个手艺人,不懂年轻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只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录音里还有很多,沈少爷说...说苏家的合同是伪造的,图谱是被骗走的。他还说要个人签协议还债,不让苏家动青川竹编的根基。“
林微言沉默了,她走到玻璃幕墙前,望着外面被月光照亮的竹林。晚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极了沈知行少年时在竹林里教她辨认竹材的声音。那时他说:“好竹子要经得住风雨,弯而不折才是真韧性。“
难道这四年的沉默和疏远,都是沈知行的“弯而不折“?这个念头让她心乱如麻,既希望这是真的,又害怕再次陷入失望的深渊。
展馆里的时钟滴答作响,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林微言转过身,目光落在工作台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木盒上。那是她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里面装着一些早年的竹编样品和工具,她一直没来得及仔细查看。
“李伯,您帮我看看这个。“林微言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样物件:一把竹制量尺,上面刻着细密的刻度;几枚不同型号的竹篾刀,刀刃都保养得十分锋利;还有一个半成品的竹编香囊,上面只完成了一半的“缠枝纹“。
李师傅拿起那个香囊,指尖轻轻拂过竹篾的接口处,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是...沈家的'暗扣'手法!每道纹路的结尾都藏在背面,表面看不出接头,现在很少有人会这种功夫了。“
林微言的心跳漏了一拍:“您确定?这是我在父亲的旧物里找到的,我还以为是他自己做的。“
“错不了。“李师傅肯定地点点头,指着香囊内侧一个细微的标记,“看到这个小三角了吗?这是沈老爷子的记号,当年他给供销社供货时都要刻上这个。“他顿了顿,若有所思地说,“你父亲和沈老爷子年轻时是师兄弟,后来因为一些误会闹翻了。但说到底,他们都是把青川竹编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
林微言拿起香囊,指尖感受到竹篾特有的温润。她想起小时候听母亲说过,父亲年轻时曾和沈家一起办过竹编合作社,后来不知为什么散了。父亲从此绝口不提沈家,连带着她也很少接触沈知行,直到少年时在竹林里偶然相遇。
“这么说,我父亲和沈家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差?“林微言若有所思,“那四年前的事...“
“四年前的事太复杂了。“李师傅叹了口气,“那年沈老爷子突然住院,沈家工坊又出了安全事故,苏家用一笔钱把局面稳住了。当时大家都以为是沈家走投无路投靠了苏家,现在看来,这里面恐怕另有文章。“
林微言走到展柜前,那里陈列着守真工坊的镇店之宝——一幅“百鸟朝凤“竹编屏风,是她父亲花了三年时间完成的杰作。屏风右下角有一个微小的“云纹“标记,她一直以为是父亲的签名,此刻却突然发现,那云纹的走势和沈知行修补过的竹编样品惊人地相似。
“李伯您看这里。“林微言指着那个标记,“这个云纹的弧度,是不是和沈知行上个月帮我们修复的'松鹤延年'挂屏上的一样?“
李师傅凑近细看,眉头渐渐皱起:“确实很像...沈少爷的手法更利落些,但这起笔收锋的习惯骗不了人。难道...“老人突然想起什么,“你父亲临终前是不是留下过什么话?关于沈家的?“
林微言摇摇头,又点点头:“他当时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了,只是反复指着墙上的竹编图谱,还有...还有这个。“她从脖子上取下那个星图挂饰,补全的北极星在灯光下闪着微光,“这原本是个不完整的挂饰,我父亲一直带在身上。那天他把这个塞到我手里,只说了'补全...真相'几个字就咽气了。“
“补全真相...“李师傅喃喃自语,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微言小姐,你把沈少爷给你的那个挂饰拿来对比看看!“
林微言依言取下挂饰,两个星图放在一起,果然严丝合缝。更令人惊讶的是,补全部分的竹篾颜色虽然稍浅,但编织的密度和角度与原来的部分完全一致,就像是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
“这不可能...“林微言的声音充满了震惊,“我父亲去世时,沈知行明明在国外参加交流活动,他怎么可能知道挂饰的事?“
李师傅却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也许沈少爷早就知道这个挂饰的存在,甚至...甚至你父亲生前就和他有联系!你想想,'三蒸三晒'的工艺参数,改良的工具,还有这些相似的编织手法,难道都是巧合吗?“
这个猜测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林微言心中的迷雾。她想起父亲去世前几个月,确实经常有人看到他在竹林里和一个年轻人说话,当时她以为是收竹材的商贩,现在想来,那个身影的轮廓和沈知行十分相似。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偷偷摸摸?“林微言还是无法理解,“如果他们真的有联系,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合作?“
“恐怕和苏家脱不了关系。“李师傅的语气变得凝重,“录音里苏家小姐说,沈少爷要是不听话,就揭穿他和守真工坊'非法转移技术'的事。还说要让老匠人一辈子的名声都染上污点。“
林微言的心沉了下去。她知道非遗传承人的申报对守真工坊意味着什么,那是父亲毕生的心愿,也是所有老匠人的心血所在。如果苏家真的在申报材料上做了手脚,后果不堪设想。
“我必须查清楚。“林微言的眼神变得坚定,她走到电脑前,调出最近的竹材采购记录,“您说苏家垄断了优质竹材,我倒要看看我们最近收到的货到底有什么问题。“
她将最近三个月的检测报告逐一对比,发现竹纤维强度确实在逐月下降,尤其是最近一批货,合格率比标准低了近三成。更奇怪的是,供应商的名称虽然没变,但送货地址却悄悄换成了苏家旗下的一个物流公司。
“果然有问题。“林微言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我联系一下青川老家的王叔,他是做竹材生意的,应该知道这边的情况。“
电话很快接通了,王叔憨厚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微言啊,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展会还顺利吗?“
“王叔,我问您个事。“林微言开门见山,“最近咱们那边的老慈竹是不是减产了?我这边收到的货质量不太好。“
王叔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声音压低了许多:“这事说来话长...今年春天旱灾,确实减产了不少。但好竹子还是有的,就是...就是都被苏家收走了。他们给出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两成,还说要是不卖给他们,以后就别想在青川混了。“
林微言的心沉到了谷底:“他们还威胁你们?“
“可不是嘛。“王叔叹了口气,“苏家现在在青川势力大得很,县领导都要给他们面子。对了微言,你小心点那个沈家少爷,听说他...他和苏家走得很近,前段时间还帮苏家收了好几个老匠人的手艺配方。“
这个消息像一盆冷水浇在林微言头上,让她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冷却。沈知行帮苏家收配方?这和李师傅听到的录音完全相反。到底哪个才是真相?
“王叔,您确定是沈知行收的配方吗?“林微言追问,心提到了嗓子眼。
“亲眼所见还能有假?“王叔的语气十分肯定,“就在上个月,他还去了张大爷家,呆了一下午才走。后来张大爷就把他最拿手的'万字纹'配方卖给苏家了,气得好几天没吃饭。“
林微言挂了电话,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她跌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检测报告,又看看桌上的录音手机,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谁。如果沈知行真的在帮苏家打压同行,那之前的种种“帮助“又算什么?是欲擒故纵的把戏,还是别有用心的伪装?
“微言小姐,你别着急。“李师傅看出了她的挣扎,“这里面可能有误会,沈少爷说不定是有苦衷的。“
“苦衷?“林微言苦笑一声,“四年前他有苦衷,四年后他还有苦衷。难道他的苦衷就是看着苏家一步步蚕食青川竹编,看着守真工坊举步维艰?“她拿起那个补全的星图挂饰,用力攥在手心,竹篾的边缘硌得掌心生疼,“如果他真的在意,为什么从来不肯亲口告诉我?“
李师傅张了张嘴,却发现无言以对。有些话,旁观者说得再清楚,当局者若不亲口承认,终究是镜花水月。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东西,递给林微言:“这是沈少爷三个月前托我交给你的,他说等合适的时机再告诉你是什么。我看现在...或许你该看看。“
林微言疑惑地接过油纸包,触感坚硬,形状像是一本书。她小心翼翼地打开,发现是一本线装的旧书,封面上写着“青川竹编技艺考“,作者署名是沈知行的祖父。翻开内页,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有些是沈老爷子的字迹,有些则明显是沈知行后来添加的。
在书的最后几页,夹着一张折叠的纸。林微言展开一看,竟然是一份详细的竹材处理流程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竹材的最佳处理方案,甚至包括应对旱灾、水灾等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最让她震惊的是,图的右下角赫然写着一行小字:“赠微言存阅,盼守真工坊传承不息——知行“。
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她在记事本上见过的那手熟悉的笔迹。
月光透过竹编顶棚的缝隙,在图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微言的指尖轻轻拂过沈知行的签名,心中百感交集。这份流程图显然是精心绘制的,上面标注的许多细节连李师傅这样的老匠人都未必清楚。如果沈知行真的想帮苏家,又何必费这么大功夫?
“这...“林微言抬头看向李师傅,眼中充满了困惑,“他既然有这份心,为什么不直接交给我?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隐秘?“
李师傅叹了口气:“傻孩子,这还不明显吗?他是怕苏家知道啊。“老人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沈少爷夹在中间难做人啊。一边是病重的父亲,一边是咄咄逼人的苏家,他要是明着帮我们,苏家还不知道要使出什么手段来。“
林微言沉默了,她想起沈知行在座谈会上的发言,那句“非遗传承不是资本包装,是实事求是“当时听来像是在指责苏家,现在想来更像是一种隐晦的表态。还有他看她的眼神,当时她只觉得里面充满了复杂的情绪,现在才读懂其中的挣扎和歉意。
“可是王叔说的事又怎么解释?“林微言还是无法完全释怀,“他为什么要帮苏家收配方?张大爷的'万字纹'是守真工坊的看家本领之一啊。“
“这里面说不定有蹊跷。“李师傅沉吟道,“张大爷性子最倔,当年苏家出高价买他的配方他都不卖,怎么会突然松口?而且我听说张大爷上个月摔了一跤,住院花了不少钱,说不定...“
李师傅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林微言的心猛地一揪,如果真是这样,那沈知行岂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老匠人?她想起沈知行在录音里说的“不能让老匠人的名声被玷污“,或许他收配方是假,帮老匠人解围才是真。
就在这时,展馆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打破了两人的沉思。脚步声沉稳有力,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正朝着守真工坊的展位走来。
林微言和李师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这么晚了会是谁?
脚步声在展位门口停住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竹编门帘外,高大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挺拔。
“微言,你还在忙?“顾屿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我路过看到这里还亮着灯,就过来看看。“
林微言站起身,心中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顾屿是守真工坊的法律顾问,也是她父亲的学生,这些年一直默默支持着工坊的发展。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是顾屿帮她处理了无数法律纠纷,甚至垫付了不少资金。
“顾大哥?这么晚了你怎么会在这里?“林微言拉开门帘,让顾屿进来。他穿着一身深色西装,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看起来刚从什么正式场合回来。
“刚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顾屿的目光扫过展台上的文件和散落的竹篾,最后落在林微言微红的眼眶上,“出什么事了?我看你脸色不太好。“
林微言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把录音的事告诉顾屿。顾屿一直对沈知行颇有微词,认为他优柔寡断,配不上林微言的坚韧。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在怀疑沈知行的动机,恐怕又会引来一番劝说。
“没什么,就是在整理展会资料,有点累了。“林微言避开顾屿的目光,转身去收拾桌上的文件。
顾屿却注意到了李师傅手里的手机,以及老人脸上复杂的神情。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展台前,目光落在那本《青川竹编技艺考》上:“这不是沈家的传家宝吗?怎么会在你这里?“
李师傅下意识地把手机藏到身后,有些局促地说:“是...是沈少爷托我交给微言小姐的。“
“沈知行?“顾屿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语气也变得严肃,“他又想干什么?微言,我不是提醒过你离他远一点吗?苏家现在到处散播你们合作的谣言,这个时候和沈家扯上关系,对你的申报很不利。“
林微言的心沉了下去,果然如她所料,顾屿一听到沈知行的名字就反应激烈。“顾大哥,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她试图解释,“沈知行他可能...“
“可能什么?“顾屿打断她的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躁,“可能他是真心帮你?微言,你太善良了,总是把人想得太好。你忘了四年前他是怎么伤害你的吗?忘了这四年他是怎么和苏曼琪出双入对的吗?“
“可是录音里说...“林微言还想争辩,却被顾屿再次打断。
“录音?什么录音?“顾屿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李师傅,“李伯,您是不是听到什么了?沈知行那个人最擅长演戏,他的话怎么能信?“
李师傅被顾屿的气势震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虽然觉得沈知行不像坏人,但顾屿说的也是事实,这四年沈知行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误会。
林微言看着两人之间的僵局,心中更加混乱。她拿起那份竹材处理流程图,递给顾屿:“顾大哥,你看这个。这是沈知行画的,上面标注的工艺细节连很多老匠人都不知道。如果他真的想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屿接过流程图,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却更加凝重:“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指着图上的几个参数,“这些数据看似合理,实则在湿度控制上留了隐患。如果按照这个参数处理竹材,短期内看不出问题,但半年后就会出现脆化现象。微言,这是典型的技术陷阱!“
林微言的心脏像是被狠狠击中,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顾屿:“你说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我怎么会骗你?“顾屿的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怜悯,“我专门研究过沈家的工艺,他们的'三蒸三晒'在最后一道工序上有自己的独门秘诀,绝不会轻易外传。沈知行给你的这些数据,表面上没问题,实际上缺少了最关键的一步——用松木灰水浸泡。“
李师傅也凑过来看,脸色渐渐变得苍白:“确实...确实少了这一步。松木灰水可以增加竹材的韧性,是沈家工艺的核心机密之一。“
林微言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她想起自己已经按照图上的参数处理了两批竹材,如果顾屿说的是真的,那这两批材料做出的成品半年后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到时候不仅守真工坊的名声会受损,连非遗申报都会受到影响。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林微言的声音带着颤抖,眼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如果他不想帮我们,可以不做,为什么要设这样的陷阱?“
顾屿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因为他身不由己。苏家想搞垮守真工坊,但又不想自己动手留下把柄,所以就让沈知行来做这个恶人。这样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苏家都能全身而退。“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微言,清醒一点吧。沈知行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苏家,这四年来从未改变。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李师傅张了张嘴,想说录音里沈知行明明在对抗苏家,但看着流程图上确实存在的漏洞,又把话咽了回去。他只是个手艺人,不懂这些复杂的算计,或许顾律师说得才对。
林微言瘫坐在椅子上,目光空洞地看着那份流程图。上面的字迹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嘲讽的笑脸,嘲笑她的天真和愚蠢。她想起沈知行在座谈会上坚定的眼神,想起他悄悄放在展台上的星图挂饰,想起李师傅录音里他愤怒的声音,这一切难道都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还有更糟的消息。“顾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林微言,“苏氏已经向组委会提交了异议,声称守真工坊的'云纹流水'屏风抄袭了他们的专利设计。他们还附上了沈知行早年的设计草图作为证据。“
林微言接过文件,双手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文件上的设计草图确实和“云纹流水“屏风有几分相似,但那分明是她父亲二十年前的作品,怎么会变成沈知行的设计?
“这是伪造的!“林微言气得浑身发抖,“这是我父亲的心血,他们怎么敢这么做!“
“他们当然敢。“顾屿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因为现在沈家的图谱在他们手里,沈知行又选择站在他们那边。在所有人看来,你们守真工坊确实像是在模仿沈家的技艺。“他看着林微言苍白的脸色,语气更加沉重,“微言,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你必须面对现实。沈知行不值得你这样付出,更不值得你冒险。“
林微言抬头看着顾屿,眼中充满了迷茫。顾屿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幻想。如果连沈知行都不可信,那她坚持的一切还有意义吗?守真工坊的未来又在哪里?
展馆外的竹林被晚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是在为林微言此刻的心情伴奏。她拿起那把断了尖的篾刀,指尖轻轻抚摸着刀刃上的缺口,那是四年前那个雨夜留下的印记。当时她以为是自己不小心摔坏的,现在想来,或许另有隐情。
“顾大哥,你还记得四年前那个雨夜吗?“林微言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确定,“那天我父亲的篾刀突然断了尖,你说这会不会和沈知行有关?“
顾屿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突然提起这件事:“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它干什么?一把刀而已,断了就断了,别胡思乱想。“
“可是...“林微言不放弃,“李伯说,那天晚上沈知行和苏曼琪吵了一架,第二天我父亲的刀就断了。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顾屿的脸色沉了下来:“微言,你怎么回事?怎么老把什么事都往沈知行身上扯?他要是真在乎你,在乎这把刀,就不会眼睁睁看着苏家欺负你这么多年!“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躁,“我看你是被他灌了什么迷魂汤,连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了!“
林微言被顾屿严厉的语气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她从未见过顾屿如此激动,这让她心中反而升起一丝疑虑。顾屿一向冷静理智,为什么一提到沈知行就变得这么情绪化?
“顾大哥,我只是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林微言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这四年来,你一直帮着我,我很感激你。但沈知行的事,我想自己弄清楚。“
顾屿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对不起,微言,我刚才太激动了。我只是不想看到你再受到伤害。“他走到林微言身边,语气温和了许多,“你想想,如果沈知行真的对你有感情,为什么四年都不联系你?为什么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选择沉默?“
这些问题像针一样扎在林微言心上,让她无法反驳。是啊,如果沈知行真的在意她,为什么会让她独自承受这么多?
“我这里有份文件,或许能让你彻底清醒。“顾屿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上面是一份医院的诊断证明,“这是沈老爷子的病历,上面显示他的肝腹水是慢性疾病,虽然需要治疗,但远没有苏曼琪说的那么严重。苏家明显是在夸大病情,目的就是为了要挟沈知行。“
林微言接过病历,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如果沈老爷子的病不严重,那沈知行的妥协和退让又算什么?是真的被苏家要挟,还是以此为借口?
“还有这个。“顾屿又拿出几张照片,上面是沈知行和苏曼琪在各种场合的亲密合影,有商业酒会,有私人聚会,甚至还有一张两人在沈家老宅门口的照片,“这些都是最近半年拍的,你觉得如果他真的不情愿,会和苏曼琪走这么近吗?“
照片上的沈知行虽然表情有些疏离,但并没有推开苏曼琪的手。林微言看着这些照片,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渐渐熄灭。她想起李师傅录音里沈知行说的“我会还清所有债务“,难道这些亲密都是他还债的一部分?
“微言,别再自欺欺人了。“顾屿的声音带着一丝怜悯,“沈知行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苏家,选择了那条更容易走的路。他对守真工坊的那些所谓帮助,不过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愧疚感,或者是苏家授意的缓兵之计。“
林微言沉默了,她走到展台前,看着那扇修补好的“云纹流水“屏风。月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上面,流云般的纹路在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这屏风上的每一根竹篾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也寄托着父亲的期望。如果连沈知行都不可信,那她还有什么理由坚持下去?
“可是...“林微言的目光落在屏风角落一个细微的标记上,那是她刚才修补时特意留下的小记号,用一根比头发还细的竹丝隐藏在云纹的褶皱里,“我还是想再确认一下。“
她突然想起沈知行在座谈会上说的一句话:“真正的竹编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每一根竹篾都记录着匠人的心意。“或许答案就藏在这些竹编作品里。
林微言走到存放老样品的展柜前,打开柜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守真工坊多年来的精品。她仔细查看每一件作品,尤其是那些近几年制作的竹编,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
在一个不起眼的竹编食盒前,林微言停住了脚步。这个食盒是三年前制作的,上面的“团圆结“编法十分复杂,当时她费了很大功夫才完成。此刻她突然发现,食盒底部的一个角落,有一根竹篾的颜色与其他部分略有不同,编织的手法也更加细腻。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食盒,在灯光下仔细查看,发现这根特殊的竹篾上刻着一个微小的“知“字,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是...“林微言的心脏狂跳起来,这个“知“字,分明是沈知行名字里的那个字!
“怎么了?“顾屿注意到她的异样,走了过来。
林微言指着那个“知“字,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顾大哥,你看这个!这是沈知行的记号!这个食盒完成后我一直放在库房,从来没给别人碰过,他怎么会有机会做记号?“
顾屿凑近一看,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这可能是巧合,或者是哪个学徒的恶作剧。你别什么事都往沈知行身上想。“
“这不是巧合!“林微言肯定地说,“这个编织手法是沈家特有的'暗线'技法,除了沈家人没人会!而且这个'知'字的写法,和他少年时给我写便签的字迹一模一样!“
她的心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如果沈知行在三年前就悄悄帮过她,那这四年来的沉默或许真的有隐情。
“微言,你太情绪化了。“顾屿的语气变得有些生硬,“一个字说明不了什么。就算是沈知行做的,也可能是别有用心。你别忘了,苏家一直想搞到我们的工艺配方。“
林微言摇摇头,目光变得坚定:“我不相信他是这样的人。顾大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必须自己弄清楚真相。“她拿起手机,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给沈知行打个电话,当面问清楚。“
顾屿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微言,你还要执迷不悟吗?现在打电话给他,只会让苏家抓住更多把柄!你想过守真工坊的未来吗?想过那些老匠人的心血吗?“
“正因为想到了,我才要问清楚!“林微言的语气也变得坚定,“如果沈知行真的在帮苏家,那我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保护好守真工坊。如果他有苦衷,那我们或许还有机会联手对抗苏家。无论如何,我不能再这样糊里糊涂地下去了。“
她按下了沈知行的电话号码,心脏因为紧张而剧烈跳动。电话响了一声,两声,三声...就在林微言以为没人接的时候,电话突然被接通了。
“喂?“沈知行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和沙哑,背景里似乎还有医院特有的消毒水味道。
林微言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却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听筒里传来沈知行轻微的呼吸声,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两个沉寂四年的心重新连接起来。林微言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颤抖,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微言?是你吗?“沈知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还有难以掩饰的惊喜,“你怎么会打电话给我?出什么事了吗?“
林微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沈知行,我有话问你。“
“你说,我听着。“沈知行的声音立刻变得认真起来,“是不是展会上出什么问题了?苏家又为难你了?“
他的关心听起来如此真诚,让林微言的心更加混乱。她看了一眼身旁脸色凝重的顾屿,又看了看李师傅鼓励的眼神,终于鼓起勇气问道:“你...你是不是一直在帮守真工坊?那些工具,那些工艺参数,都是你留下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沈知行低沉的声音:“是我。对不起,微言,我没告诉你,是怕...“
“怕苏家报复?“林微言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你和苏曼琪的事呢?那些照片,那些传言,都是真的吗?“
沈知行的呼吸明显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有些苦涩:“微言,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和苏曼琪...“
“够了!“顾屿突然抢过手机,对着听筒厉声说道,“沈知行,你别再欺骗微言了!你和苏家的勾当我们都知道了,那份有问题的工艺流程图就是证据!你以为这样就能搞垮守真工坊吗?告诉你,没门!“
“顾屿?你怎么会在那里?“沈知行的声音立刻变得警惕起来,“微言呢?让她听电话!“
“微言不会再听你胡说八道了!“顾屿的语气充满了愤怒,“沈知行,我警告你,离微言远一点!如果你再敢伤害她,我绝不会放过你!“
说完,顾屿直接挂断了电话,将手机还给林微言,语气不容置疑:“微言,你已经听到了,他根本不敢正面回答问题。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沈知行,一个只会躲在背后搞小动作的懦夫!“
林微言看着暗下去的手机屏幕,心中一片茫然。刚才沈知行的语气明明带着解释的意愿,却被顾屿打断了。她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直觉,还是该相信眼前的“证据“。
“顾大哥,你不该挂电话的。“林微言的声音带着一丝委屈,“我还没问清楚...“
“没什么好问的了。“顾屿的态度十分坚决,“他要是真有苦衷,早就来找你解释了,不会等到现在。微言,你醒醒吧,沈知行不值得你这样付出。“他看着林微言苍白的脸色,语气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但相信我,时间会证明一切。守真工坊还有我,还有这些老匠人,我们会一起撑下去的。“
李师傅看着眼前的僵局,轻轻叹了口气:“微言小姐,顾律师说得对,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工坊。不管沈少爷是真心还是假意,明天的总结会才是关键。苏家肯定会在会上发难,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林微言沉默了,她知道李师傅说得对。无论沈知行的真相是什么,明天的总结会都关系到守真工坊的未来。苏家既然敢提交异议,肯定准备了充分的“证据“,她必须想好应对之策。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林微言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李伯,麻烦您通知各位老匠人,明天一早来展馆开会,我们一起商量对策。顾大哥,麻烦您帮我准备一下反驳苏氏异议的材料,尤其是'云纹流水'屏风的创作过程记录。“
“没问题。“顾屿欣慰地点点头,“材料我今晚就准备好,保证让苏家无机可乘。“
李师傅也连忙点头:“我马上去联系大家,让他们早点过来。“
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林微言的心情却依旧沉重。她走到玻璃幕墙前,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竹林在月光下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像一幅变幻莫测的水墨画。
她想起沈知行少年时说过的话:“竹子扎根在泥土里,看起来很安静,其实一直在努力生长。真正的力量,往往藏在沉默里。“
难道这四年来的沉默,真的是沈知行的另一种生长?那个刻在竹编食盒上的“知“字,那份精心绘制却留了隐患的工艺流程图,录音里愤怒的声音和照片上亲密的姿态,这一切相互矛盾的线索,到底哪个才是真相?
林微言拿起那个补全的星图挂饰,北极星的光芒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她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补全真相“,难道这个挂饰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她仔细观察着挂饰的编织结构,发现补全的部分虽然手法相似,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沈知行的编织更注重实用性,竹篾的张力分布十分均匀,而原来的部分则更注重美观,纹路更加细腻流畅。
就在这时,林微言注意到挂饰背面的一个微小细节——在北极星的位置,有一根竹篾的末端没有被完全隐藏,露出一个细小的线头。她小心翼翼地拨开线头,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张比指甲还小的纸条!
林微言的心脏狂跳起来,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取出来,展开一看,上面用极小的字迹写着一行字:“苏家仓库,第三排左数第五个货架,真图谱在那里。“
字迹苍劲有力,正是沈知行的笔迹!
林微言看着这行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沈知行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信息藏在挂饰里?这是否意味着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揭露真相?那工艺流程图上的隐患,会不会也是故意留下的线索?
她想起顾屿说的“技术陷阱“,突然意识到一个可能性——那缺少的“松木灰水浸泡“步骤,会不会就是打开某个秘密的钥匙?松木灰水不仅能增加竹材韧性,还能让竹篾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泽,在特定的光线下会显现出隐藏的纹路。
林微言立刻走到工作台前,找到一瓶松木灰水和一盏紫外线灯。她小心翼翼地用棉签蘸取少量松木灰水,涂抹在那份工艺流程图上,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射。
奇迹发生了!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流程图上原本空白的角落竟然显现出几行隐藏的字迹:“苏家伪造合同,录音在李师傅处。老匠人配方已备份,在守真工坊地窖暗格。父亲病情被夸大,王叔可作证。“
林微言看着这些突然出现的字迹,激动得浑身颤抖。真相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她面前!沈知行果然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苏家,那些看似矛盾的线索,其实都是他精心布置的局!
“微言,材料准备好了,你看看...“顾屿拿着文件走过来,看到林微言激动的样子,不由愣了一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微言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带着坚定的笑容:“顾大哥,我知道真相了。沈知行他...他一直在帮我们!“
她将显形的流程图和藏有纸条的挂饰递给顾屿,激动地说:“你看,这都是他留下的线索!苏家仓库里有真图谱,老匠人的配方也有备份,连王叔都能证明沈老爷子的病情被夸大了!“
顾屿看着流程图上显现的字迹,脸色骤然大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这...这可能是沈知行的又一个圈套!微言,你不能这么轻易相信他!“
“这不是圈套!“林微言的语气十分肯定,“这些线索环环相扣,而且只有真正关心守真工坊的人才会知道这些细节!顾大哥,我知道你担心我,但这次我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
她拿起手机,再次拨打沈知行的电话,这一次,她一定要听到完整的解释。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背景里传来嘈杂的声音,似乎是在医院的走廊里。
“微言?你没事吧?刚才顾屿把电话挂了,我很担心你。“沈知行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
“沈知行,我看到你留下的线索了。“林微言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为什么...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沈知行低沉而真诚的声音:“对不起,微言,我怕打草惊蛇。苏家在各个环节都有人手,我不敢冒险。明天的总结会,他们会提交伪造的证据,你一定要小心。我已经找到王主任,明天他会帮我们揭露真相。“
“那你父亲的病...“林微言还是有些担心。
“别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沈知行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谢谢你,微言,谢谢你愿意相信我。明天,等我给你一个交代。“
挂了电话,林微言的心中百感交集。真相终于浮出水面,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明天的总结会,将是守真工坊与苏家的终极对决。
她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心中充满了决心。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要和沈知行一起,守护好青川竹编的未来,守护好那些老匠人一辈子的心血。
顾屿看着林微言坚定的眼神,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他轻轻叹了口气,将那份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桌上:“不管怎样,明天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林微言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开始整理那些关键证据。月光渐渐隐去,晨曦透过玻璃幕墙洒进展馆,给竹编作品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