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歇了会儿,继续道:“说来也怪,簪子卖掉后,阿莲的病,似乎一下子就好了。有一天早上,她突然就能下床了,脸上红扑扑的,气色好得不得了,还笑着给魏江做了早饭。魏江高兴坏了,以为是老天爷开了眼,他妻子的病终于好了。”
“正好那时,有趟去江南的长活儿,报酬很高。魏江想着,妻子病好了,家里也该添些用度了,而且他想把簪子赎回来。于是,他就接了那趟活儿,驾着船走了。”
“他在外头跑了足足两个月,吃尽了苦头,终于赚够了钱。他连家都没回,第一件事就是去当铺赎银簪子。在当铺里他碰到了邻居,邻居是来打首饰的,说他妻子又病了,已经快不行了。”
“魏江拿着簪子就往家跑。可偏偏那天,湖上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雾,三步之外就看不见人影。他又惊又怕,心慌意乱,他的船走错了路,耽误了好几个时辰才回到家。可惜呀,他妻子阿莲,已经没了。”
“他连妻子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他手里紧紧攥着那支‘并蒂莲’簪子,跪在妻子的床前,不吃不喝,不言不语。后来邻居去探望,发现屋子里已经空了。魏江和他那艘乌篷小船,都消失了。”
“后来,就有了传说。说魏江跳江自杀了。而他的怨气太重,散不去,便连人带船一起化作了这湖上的渡亡舟。他见不得世人再受他那样的‘爱别离、求不得’之苦,所以,每当起了大雾,他就会出来,渡那些和他一样痛苦的人,脱离苦海。”
宋雪凝一行人回到忘忧斋,讨论魏江的事情。
众人感情丰富,都被魏江生前的事情所感动,替他们夫妻惋惜。
但是对他死后的所作所为大为不解。
罗静姝紧锁眉头,“我不明白,魏江为何要掠夺乘客的‘雀阴魄’?为何要夺走别人的记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宋雪凝沉声道:“因为他早已不是魏江了。生死有别。活人和死人,或者说活人与怨魂自然不一样。现在他的心中只有悔恨和无穷无尽的执念。他自己沉溺在求不得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所以他便觉得,世间所有与思念相关的记忆都是痛苦的根源。他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强行抹去别人的记忆来减轻痛苦。所以他觉得自己是在做善事,而做善事能够弥补一些人内心的空虚。”
柳青点了点头,补充道:“他的逻辑看似自洽,实则充满了偏执。他将自己的悲剧放大到了所有人身上。我们需要找到破解他执念的方法,否则,越来越多的人要登上他的渡亡舟。”
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执念,要如何破解?
宋雪凝道:“并蒂莲银簪。魏江的执念,源于未能将簪子送到妻子手中,让他的妻子抱恨而亡。他自己也引以为憾。所以我们得找到这支簪子!找到这支簪子,可能消解他心中的怨念。”
“可那支簪子早就随着魏江一起沉入湖底,百年过去,恐怕早已锈蚀无踪了。”罗静姝叹气道。
“原本的那支簪子可能不见了,但是我们可以复制一支!城东秦记银楼!他们是在这家银楼买的簪子。我们去找找看,这家银楼是否还在做生意,还有没有同款的簪子?或者就算不在了,也问一问还有没有后人!我跟许多做金银首饰的人打过交道。按照工匠行当的规矩,如此珍贵的银簪子,极有可能会有一个用于展示的蜡模,或是详细的图样留底!方便日后继续打造。”李婉儿说道。
她素来对各类金银珠宝颇有研究。
事不宜迟,宋雪凝与李婉儿立刻动身,前往城东。
罗静姝则留下,将她们的发现告知陆霜,并继续关注几位受害者的身体状况。
而看护宋正卿的重任,落在柳青的肩上。
柳青和李婉儿一人照顾一天,倒也少了一些隔阂。
宋雪凝来到当初秦记银楼的位置。
京城浩大,百年变迁,早已物是人非。
曾经名噪一时的秦记银楼,如今早已不见踪影。现在是一家茶楼,茶楼里经常有人说书。
现在他们还在说湖神和渡亡舟的故事。
宋雪凝和柳青并未气馁。
就算这家产业没有了,但是当初银楼的主人应该有后人。
她们四处打听,花了三天的时间,找到了“秦记银楼”的一位传人。
这是一位姓秦的老人。
秦老先生住在一条偏僻幽深的小巷里。
宋雪凝和柳青前去拜访。
秦老先生的住所门扉紧闭。
二人叩门许久,才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将门打开。
听明来意后,秦老翁连连摆手:“什么并蒂莲,什么图样,没有,没有!都是百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说罢就要关门。
或许这些年他遭遇了许多不速之客,所以秦老翁不愿意见外人。
“秦老爷爷!”宋雪凝急忙用手抵住门,“我们知道这很冒昧,但这关系到许多人的性命!半月湖的渡亡舟,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
因为王衙内不停地推波助澜,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渡亡舟。
秦老翁不可能不知道。
宋雪凝见秦老翁有所迟疑,连忙加快语速说道:“渡亡舟害了很多人。上了这艘船的人,就会忘记记忆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而且身体会日益虚弱。而这艘渡亡舟主人魏江的怨念来源,是您先祖打造的那支簪子。我们不是经营首饰的同行,不指望靠这个挣钱,而是想用这个东西去超度一个被困百年的怨灵,拯救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同时也为了救我哥,我哥也一直想上这艘渡亡舟。”
秦老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他沉默了许久,才将二人让进了屋。
“唉,魏江的事情,我小时候听爷爷讲过。”
秦老翁颤颤巍巍地倒了两杯茶。
两个姑娘站起来双手接过茶杯。
“你们说得没错,我家祖上确实留下了那支并蒂莲簪子的图样,毕竟那是我家祖上的得意之作。所有的图纸珍藏在一个紫檀木的匣子里。”
“这个匣子,现在还在吗?”宋雪凝问道。
“只可惜啊,家道中落。我爹那一辈,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打包卖给了南城的‘聚宝阁’。图样也卖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至于现在流落到了何方,我就不知道了。”秦老翁微微叹气。
线索中断。
宋雪凝却不失望。
因为她们知道了图样的线索。
宋雪凝和柳青又去南城拜访秦老先生口中的聚宝阁,得知那批东西后来又被转手多次,几经流散。